消失的园林|高居翰与止园:中美园林文化交流国际研讨会成功举办

2018年12月8日,“高居翰与止园:中美园林文化交流国际研讨会”在中国园林博物馆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园林博物馆和北京林业大学共同主办,邀请多位国内外著名园林行业专家学者围绕止园系列研究展开研讨交流。

消失的园林|高居翰与止园:中美园林文化交流国际研讨会成功举办

研讨会以止园为媒,深入探索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成就,旨在通过中国园林博物馆行业平台进一步弘扬中国优秀的园林文化,提高中国园林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共同推动中美关于园林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消失的园林|高居翰与止园:中美园林文化交流国际研讨会成功举办

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博大精深,园林和绘画都是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消失的园林|高居翰与止园:中美园林文化交流国际研讨会成功举办

▲明 张宏《止园图册》

止园研究正是由园林绘画切入园林研究的典型案例,围绕张宏的《止园图》展开的止园系列研究,在国内外学者的协力合作下,共同谱写了中美园林文化交流合作的佳话。

美国高居翰先生对于中国艺术研究具有很高的造诣,先后出版多部专著并收藏有《止园图》。

作为关键的推动者,高居翰先生对止园研究和传播中国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他长期研究中国绘画,被誉为“二十世纪最懂中国画的美国人”,给予张宏《止园图》极高的赞誉,并举办展览,使《止园图》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国际性的关注。


消失的园林|高居翰与止园:中美园林文化交流国际研讨会成功举办

▲《园综》由我国著名古建筑学家、园林艺术家陈从周先生和蒋启霆先生选编。此书的选编工作始于197

中国著名园林学家陈从周先生在《园综》一书卷首所附的十四页园林图,便来自这套图册。高居翰先生还联合洛杉矶美术馆,促成了张宏的《止园图》展,展出了20幅止园图。

消失的园林|高居翰与止园:中美园林文化交流国际研讨会成功举办

▲止园家族的现代传人,艺术大师吴祖光与新凤霞之子——中国当代书画家吴欢向中国园林博物馆捐赠书法作品

2010年中国学者曹汛先生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发现吴亮《止园集》,证明吴亮即为止园园主,确定止园位于江苏常州;并与高居翰先生取得联系,共同开展止园的艺术研究;2012年高居翰先生与中国学者合著出版《不朽的林泉——中国古代园林绘画》,成为该领域的首部著作。


消失的园林|高居翰与止园:中美园林文化交流国际研讨会成功举办

▲明代吴亮止园立雕复原模型 中国园林博物馆藏

消失的园林|高居翰与止园:中美园林文化交流国际研讨会成功举办

▲明代吴亮止园立雕复原模型 中国园林博物馆藏


消失的园林|高居翰与止园:中美园林文化交流国际研讨会成功举办

▲明代吴亮止园立雕复原模型 中国园林博物馆藏


消失的园林|高居翰与止园:中美园林文化交流国际研讨会成功举办

▲明代吴亮止园立雕复原模型 中国园林博物馆藏


止园位于江苏常州武进城北,建造于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园主人吴亮(1562-1624)字采于,号严所,万历二十九年(1601)进士,官至大理寺少卿。他辞官回乡后选择在武进城北的青山门外构筑止园,总面积为32000平方米。止园旧址现已不复存在,此立雕模型以明代吴亮所著《止园集》、明代画家张宏绘制《止园图册》和常州地方志等文献资料为依据复原而成,真实生动再现了止园的历史风貌,也展示出中国古代南方私家园林造园的精髓。

常州止园作为明代江南私家园林代表独树一帜,不仅具有高超的造园技艺,并真实反映了明代园林的家族文化,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中国园林博物馆作为研究、收藏、展示和宣传中国园林历史文化的专业博物馆,为了再现和展示中国古代园林的风采,策划组织了“消失的园林”系列研究,首选“止园”作为开篇,会同多位专家学者展开止园复原研究,以吴亮所著《止园集》、明代画家张宏绘制《止园图》和常州地方志等文史资料为复原依据,制作止园立雕复原模型,完成了从绘画向园林的跨越。

不仅真实生动地再现了止园的历史风貌和独到的造园技艺,展示出中国古代南方私家园林造园的精髓,同时也对深化古代园林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从《止园图》到《止园记》的发现与研究,再到止园模型的制作,国内外专家学者潜心合作,共同开展国际间园林文化交流与合作,不断将止园的艺术研究扎实地向前推进,探索中国园林的时代传承与国际传播。

消失的园林|高居翰与止园:中美园林文化交流国际研讨会成功举办

本次盛会的开展为中国优秀的园林文化走向世界的历程再掀新篇章,让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世界共享的文化遗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