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歇爾羅蘭對中國葡萄酒的建議,到首個單一葡萄園規程發佈

近些年來中國國產葡萄酒發展迅速,各個葡萄酒產區的相繼崛起,不少葡萄園和酒類生產企業在一些衝動或是沒那麼衝動的業內外資本的推動下,陸續建立發展,在市場上獲得一定認可。中國葡萄酒產區在國內葡萄酒行業人士們的勤奮努力和積極進取之下,在國際葡萄酒界也獲得不少尊重和重視。

不少葡萄酒廠的產品質量在國內外葡萄酒大賽裡獲得認可,越來越多的國產酒巨頭也把品質作為重點來關注。 儘管成績斐然,不過中國葡萄酒產區也面臨其它新興產區發展時的相同問題,粗放型管理生產帶來發展瓶頸,以及產品同質化現象。

米歇爾羅蘭對中國葡萄酒的建議,到首個單一葡萄園規程發佈

前些年我在聽到一些產區在談打造自己的產區葡萄酒典型性時,會覺得有點怪怪的。因為產區典型性應該是隨著對產區風土條件的深入細化認知,品種篩選和技術積累到一定成熟程度,然後慢慢自發形成,並從本產區的不同葡萄園和酒莊出產的產品裡總結出的,具有一定穩定性的共同特質和風格,這才是產區典型性。

而現階段大部分產區對當地風土的認知不夠,以及種植釀造技術積澱的不足,葡萄品種選擇比較盲目,都導致了無法總結靠譜的典型性,甚至有些把某些品種帶毒病症特質或缺陷不足當成了典型性。

米歇爾羅蘭對中國葡萄酒的建議,到首個單一葡萄園規程發佈

今年3月,世界級釀酒大師、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飛行釀酒顧問米歇爾羅蘭,在北京的一次研討會上也提到了這點,他說到了發現風土條件的重要性,從大的範圍到小的風土,他特別對中國葡萄酒的發展方向上提了建議:現階段發展思路該從大範圍粗放風土認知管理,向小地塊(單一園)風土特點的發現和潛力挖掘進行轉換。

米歇爾羅蘭對中國葡萄酒的建議,到首個單一葡萄園規程發佈

今年5月我去香格里拉產區走訪時,眼前一亮,這不就是我走過的中國產區中,單一葡萄園小地塊風土表現差異最明顯最豐富的產區。 很近的地塊,出產的酒會有完全不同且特質差異鮮明的表現,我腦海裡立刻提醒我,這地方是我瞭解的中國產區中很適合適用類似勃艮第產區葡萄園等級管理體系的地方。“太適合了!”。勃艮第葡萄園等級體系應該是我接觸到最能體現細化小地塊風土表現的產區管理體系之一。

也許中國單一園概念的產區管理體系樣板,可以從這裡開始,我蠻興奮地和當地最大的葡萄園擁有者香格里拉酒業的相關工作人員交流後,發現他們也已經不謀而合地開始走出這一步。

米歇爾羅蘭對中國葡萄酒的建議,到首個單一葡萄園規程發佈

米歇爾羅蘭對中國葡萄酒的建議,到首個單一葡萄園規程發佈

最近的好消息,經過香格里拉酒業的努力,中國第一個單一葡萄園管理理念的官方發佈的地方性產區管理規程:《迪慶高原釀酒葡萄種植技術規程》(DB5334/T 2—2018)在今年8月正式發佈。

雖然這個規程還是個相對簡單的版本,不過這邁出的第一步將會是中國葡萄酒產業里程碑式的事件。

米歇爾羅蘭對中國葡萄酒的建議,到首個單一葡萄園規程發佈

相信經過不斷的探索完善和適應中國本土管理文化的磨合,風土特點各異的單一葡萄園管理體系,會在下一步產區葡萄園管理中,尤其是精品酒莊領域,會帶來產品品質提升、風格特點的多樣性,更因地制宜的葡萄品種選擇,產區風格特點逐漸清晰的重要推進。

這時候我們來談國內產區風格典型性時才更有意義。中國葡萄酒從量變到質變的階段也將會真正到來。

<strong>陸江(Maxime LU)

Decanter亞洲葡萄酒大賽(Decanter Asia Wine Awards),意大利南部葡萄酒大賽(Puglia)、葡萄牙葡萄酒挑戰大賽-Wines of Portugal Challenge(Lisboa)等國際國內葡萄酒大賽專家評委;美食美酒旅遊類撰稿人,《葡萄酒在線》專欄撰稿人、《Decanter中文版-醇鑑中國》撰稿人,葡萄酒行業諮詢顧問,萬歐蘭葡萄酒教育首席講師,資深葡萄酒收藏顧問和買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