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了李國慶,噹噹能否重回一線?

12月25日,李國慶發文就自己前一日在微博上的言論致歉,稱自己作為噹噹大股東之一,因個人言論給噹噹帶來了不好影響,同時他間接承認了自己的離職,希望公眾繼續關注在俞渝領導下噹噹的產品。

李國慶12月24日在微博“調侃”劉強東事件,結果被網友指責言論過激,噹噹網隨即發表聲明,譴責創始人李國慶的不當言論,要求其將噹噹logo從他個人微博號等處刪掉。同時,噹噹網還在聲明中表示,李國慶離開噹噹網管理層、決策層已有一段時間。

沒了李國慶,噹噹能否重回一線?

在外界眼中,李國慶一直是噹噹的大股東和最高決策人,但實際上他在噹噹的位置一路下降,從今年年初調離噹噹最重要的部門,到公司持股比例低於俞渝,一系列的跡象顯示李國慶正逐漸推出噹噹。

事實上,在今年1月,李國慶都仍然在噹噹任職。在噹噹新一輪組織架構調整時,李國慶變為僅負責公共事業部,而曾經他負責的自出版、實體書店則由新業務事業部助理總裁張巍接管。

沒了李國慶,噹噹能否重回一線?

這一次明升暗降,也成為了李國慶和俞渝在公司內部權力更迭的縮影。數據顯示,2010年噹噹赴美上市時,李國慶持股38.9%,俞渝持股4.9%;如今公司私有化後,俞渝持股已經飆升至64.21%,為噹噹第一大股東,李國慶持股比例卻下降至27.5%,為第二大股東。

權力的更迭似乎並沒有為噹噹帶來更大的機遇,即使是在圖書市場,噹噹的優勢亦不復當年。根據易觀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第三季度,京東首次超越噹噹成為第一大圖書電商,而噹噹則位居第二;而2014年第四季度時,噹噹的市場佔有率高達42.9%,處於絕對領先地位,京東的市場佔有率只有14.3%。

沒了李國慶,噹噹能否重回一線?

噹噹的前景仍不明朗,不過公司業績尚可,這也是李國慶時常質疑京東過於燒錢的底氣。根據海航科技收購噹噹時披露的財務情況顯示,2017年噹噹的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分別為103.42億元和3.62億元,較2016年分別增長14.27%、200%。

俞渝日前也在2018年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表示,噹噹目前是完全私有的公司,沒有銀行貸款,沒有任何資產處於質押狀態。她透露,今年噹噹網實現100億元的銷售收入,利潤也持續增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