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春林:把国画意象之美融入油画创作之中

朱春林:把国画意象之美融入油画创作之中

诗歌 创作年代:2014 规格:200×180cm 朱春林

朱春林始终希望把中国画的气韵节奏和意象之美融入到油画创作之中。尤其在肖像画创作中,他喜爱将熟悉的人置于田野、阳光之中,画中的人总是处于安静、平和的状态。

朱春林:把国画意象之美融入油画创作之中

朱春林,1968年生于安徽桐城,1988年毕业于安徽黄梅戏学校舞台美术专业,199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一画室,2000-2003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首届高级研修班。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副院长、一级美术师。

朱春林:把国画意象之美融入油画创作之中

望 创作年代:2014 规格:92.5×60cm 朱春林

精神之于艺术,如同血液之于骨肉。绘画创作说到底是心灵,也即精神的创造活动,芸芸众生,唯人能观照美的世界,正是人类具有最丰富充沛的精神世界。然而,能做美的观照亦非易事。中国传统哲学认为,只有胸襟廓然,脱净尘渣,才能成为审美主体。所谓“澄怀味象”便是这个意思。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在对人的审视中,确立了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尽管这种观念与东方哲学观并不相同,但在对人类精神空间的探索方面却有异曲同工之处。由此观之,艺术创作如果缺乏对精神世界的挖掘,绝非优秀之作。换句话说,对于精神世界的探索和思考,是一个优秀艺术家必备的素质,它决定了这个艺术家的作品能够到达什么品格。然而,在中国当代油画家中,能够真正思考这样的问题并付诸实践且取得成功者,寥寥无几,而这为数不多的艺术家中,油画家朱春林是十分杰出的一位。

朱春林:把国画意象之美融入油画创作之中

白发老兵 创作年代:2016 规格:120×80cm 朱春林

<strong>对写实油画的思考

人类文化最核心、最本质的问题乃是追求幸福、智慧、永恒的生命价值,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人类一直以不同的途径探求,并且还要无止境地追问下去。绘画与其他艺术形式一样,不过是一种载体,我们试图通过绘画来思考人生、智慧、永恒的问题,目的乃是使思想升华,提升生命的境界,同时也给观者带来视觉愉悦和精神享受。

朱春林:把国画意象之美融入油画创作之中

读 创作年代:2013 规格:120×81cm 朱春林

我在不知不觉中选择用具象写实的方式开始了自己的绘画道路,这其中当然免不了师承的影响,更主要的还是由于在特定文化背景中的个人偏好。油画自20世纪以来,在中国传播、生根、发展,至今已成为一种被普遍接受的艺术表现形式,并且各种方式流派竞相争妍。写实油画作为中国油画的主流,有着极其旺盛的生命力。当西方写实油画传统日渐没落的同时,在中国却得以延续,并且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有的文化底蕴的艺术势头。

朱春林:把国画意象之美融入油画创作之中

故事 朱春林

我相信任何绘画方式的存在都有它的理由。绘画没有对错,只有好坏,无论哪种形式都存在水准和品位的高下之分。精神和语言的发展永无止境,如果说完美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标,那么脚踏实地追求进步则是更加现实的态度。就写实油画而言,由于历史的渊源和现今面临的挑战,我们在认定其存在的价值并且持之以恒地坚持的同时,必须有着清醒的认识。以下就写实油画问题谈一点个人的体会,尽管零散甚至肤浅,但对于整理思路、坚定信心,或许还是有些益处吧。

朱春林:把国画意象之美融入油画创作之中

静静的时光之七 朱春林 创作年代:2014 规格:160×130cm

<strong>写实与写生

自然是艺术的源头,造型基础训练离不开写生,写实绘画离不开写生。写生是以我们的眼光不断观察、认识变化万千的自然规律的过程。客观事物的存在隐藏着一些普遍规律,即所谓的“道”。“道”需不断认知,只有不断地研究客观事物的共性规律,在生活中、在大自然中观察感悟,积累艺术感受,才能灵活地掌握这种规律。在写生中可以反复加强对形体、空间、体积、构造、透视、解剖、色彩等诸多造型因素的理解,胸有成竹才能游刃有余。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与之呼吸交流。写生不是简单的再现对象,而是超越表象的心理体验,是与有生命、有灵性的对象之间真实的互动。真诚地面对客观世界,“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在师造化的过程中不仅师其外表,也要把握其本质规律。个人的体验需要自己获得,同时吸收借鉴前人的经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画家来说,“读万卷书”就是向大师学习,多看好画;“行万里路”就是长期刻苦地艺术实践,冷静地观察自然,深入地了解自然,以自然为师,做到身心投入、物我交融。除此以外,别无捷径。现在各种图像技术提供了很多便利,但却无法取代写生的作用。设备只是一种辅助工具,过于依赖,反而受到局限。

写生的对象是丰富多彩的,不同的对象会有不同的感受,在写生中要根据不同的对象来组织、经营画面,避免程式化和概念化的模式。在造型和色彩上,即使你竭尽全力也难以达到完全真实的再现,在这过程中会存在一些不完美的因素,但恰恰是这种不完美却可以造就一个画家的特点。不能刻意去追求样式和风格,风格是在长期的写生过程中形成的,是画家的经历、性格、修养的自然流露。

写生也是锤炼绘画语言技巧的最有效途径,掌握相对成熟的油画语言才能在创作中顺畅自如地表现。笔墨的修炼与研究是画家的内功,关系到对于艺术作品从意韵到技巧的全部要求,必须通过适当的语言方式体现出来,同时又不能拘泥成规。石涛所说的“笔墨当随时代”的精辟见解,仍然激励我们去寻找新的语言境界。

朱春林:把国画意象之美融入油画创作之中

静静的时光之五 创作年代:2014 规格:130×112cm 朱春林

<strong>习作与创作

也许有些人会认为写生就是习作,仅在研究一些基本的自然规律,这种认识往往会让人走入误区。即便将规律性的知识研究得十分透彻也未必能画出感人的作品。习作与创作之间本没有明确的界限,你很难区分伦勃朗的肖像或者塞尚的静物是习作还是创作。在习作中应当带有明确的创作意图,意在笔先。面对客观对象,要有构思和想法,起初或许只有蒙胧的意识,在写生过程中,创作意图会逐渐清晰和完善,甚至会带来出人意料的惊喜。并非主题性宏大场面的绘画才算是创作,当然这类作品有它的需要和价值,题材和内容并不是绘画最核心的问题,有些绘画过于强调情节性、故事性,似乎失去了绘画本身的魅力。有时我们更愿意去欣赏一幅朴素但有绘画感的习作而不愿意看那些虚张声势的创作。

朱春林:把国画意象之美融入油画创作之中

静静的时光 朱春林

<strong>具象中的抽象

在此我并不想谈论纯粹的抽象绘画,只是想强调具象绘画中的抽象因素。好的具象绘画背后一定有抽象因素的支撑。抽象是形而上的概念,是无形的,它隐藏在具象的背后,但却决定了画面的灵魂。抽象因素如影随形,只有懂得欣赏抽象美,才能更好地认识具象美。具象是事物的表象而非本质,透过表象揭示本质是艺术的最高境界。绘画语言本身是抽象的,色块、线条、笔触通过布局安排、组织处理被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最后以具象的面貌呈现出来,隐藏在其中的奥秘只有懂得欣赏的人才能觉察。对于大多数具有中国传统美学素养的人来说,不难理解这些问题。“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一直在影响中国人的审美情趣。中国绘画历来注重意境、气韵、章法、笔墨等问题。魏晋南北朝谢赫将绘画的要义概括得非常精炼:气韵生动 、骨法用笔 、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转移摹写,他抓住了绘画最核心的问题。“谢赫六法”不仅适用于中国画,同样也适用于油画,我们从委拉斯贵支、伦勃朗、梵高、塞尚的画中也能看到气韵生动,尽管他们从来不曾听说过“谢赫六法”,但殊途同归,他们同样悟出了绘画最核心的道理。

朱春林:把国画意象之美融入油画创作之中

陇东人家 创作年代:2015 规格:67×113cm 朱春林

<strong>博大的情怀

我们在疏理美术史中的经典作品时,不难发现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都有着超越常人的大视野、大情怀、大气象。无论是精致还是粗放,都体现出“博大精深”、“尽精微而致广大”的精神境界。从大处着手,体现在画面中就是把握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各种绘画元素之间的和谐平衡,明暗、黑白、强弱、虚实、刚柔、轻重、大小、方圆、冷暖、节奏等因素相互转化,在整体中形成鲜活的、内在统一的生命体。好画一定很单纯,造型上概括,色彩上节制,单纯并不是简单,而是在精炼中传达出最丰富的信息内涵。

朱春林:把国画意象之美融入油画创作之中

面对-白领 创作年代:2011 规格:160×90cm 朱春林

<strong>心灵的品质

写实绘画需要关注现实,是物质的世界更真实,还是内心的世界更真实?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大自然、社会和生活会教给我们很多。在我们接触的人群中,在我们视野可触及的每一个角落,我们能够感知和发现真相,我们自身所经历的艰难、痛苦和失败更能使我们懂得什么是爱、信心和盼望。艺术的翅膀只能在精神的天地里翱翔,我们通过绘画希望获得心灵的自由和精神的愉悦。一个人的生命状态自然会反映在作品中,画如其人,画家的修养、审美和思想决定着画面的感染力。伦勃朗就是最好的例子,他的一生大起大落,交织着激情和痛苦、富有和贫困、成功和失败,生活的不幸并没有影响他在艺术上的探求,相反却考验和造就了他在艺术上的深度和厚度,他作品中的形象是鲜活的,至今还在向我们说话,“言有尽而意无穷”。当然,心灵的品质必须通过高水准的技巧表现出来,否则难有说服力,写实绘画易于被大众理解和接受,但也容易流于肤浅和媚俗。现今的时代给我们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给我们带来混乱和诱惑,我们在物质上很容易获得饱足,在精神上却常常陷入赤贫和痛苦。这就需要画家能够坚守本心,保持头脑清醒,内心清静平和,才能方寸不乱。

在平淡的生活中有许多富有灵性的感人事物,这要看我们是否能够发现,其实深沉质朴的美感就在我们身边,朴素中有尊贵,平凡中见伟大。画家应当关注人的尊严、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对未来的盼望,传达朴素、含蓄、优雅、和谐的美感,给观众以美的享受和思考。当我们被感动并且调动全部的才情,以纯粹的绘画语言表达出来,一定也能感动别人。这过程虽艰难寂寞,但最终能获得相知者的同乐,便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幸福。

我们总在不停地反省、选择、调整,有些事情我们无法掌控,因为人人都是过客,所有的功名成就、荣华富贵都不能改变终有一天将要离开这个事实,而艺术与文明仍将生生不息地向前迈进。

朱春林:把国画意象之美融入油画创作之中

莫雷大教堂 创作年代:2012 规格:80×50cm 朱春林

朱春林:把国画意象之美融入油画创作之中

母女 朱春林

朱春林:把国画意象之美融入油画创作之中

太行山下的采石厂 创作年代:2014 规格:80×160cm 朱春林

朱春林:把国画意象之美融入油画创作之中

乡愁-黑衣女 创作年代:2013 规格:180×90cm 朱春林

朱春林:把国画意象之美融入油画创作之中

小卖部的老板娘 创作年代:2016 规格:70×50cm 朱春林

闻名。不如相识!订阅《艺周刊》官方公众号:artweekly,艺术无微不至!合作微信:hujiayi1399,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