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国-众神的应许之地 泉州

探索中国-众神的应许之地 泉州

我知道泉州,第一次应来自中学的历史教科书,知道泉州在宋元明时期是全国最大的港口,也是当时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因为贸易,有不少阿拉伯人聚居此地,因而此处有不少的伊斯兰教寺庙。因为贸易所以泉州文化内涵异于内地,更是西洋化。

探索中国-众神的应许之地 泉州

<strong>泉州,简称“鲤”,别名“鲤城”、“刺桐城”、“温陵”,泉州仿佛有比其它地方更强的记录和讲述自身历史的能力。历史在这里不仅仅是一种过去的存在,而是通过家族和庙宇的祭祀活动,与每个人缔结了血肉的关系。走进泉州,便如置身在历史之流与生动的文化脉络中。

探索中国-众神的应许之地 泉州

泉州花灯

泉州花灯(也称无骨花灯与料丝花灯)。每年的农历春节,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吉利喜庆的氛围。起于唐代,泉州花灯盛于宋、元,延续至今。泉州花灯历史悠久,影响广泛,在全国范围内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艺术特色,是南方花灯的代表。

探索中国-众神的应许之地 泉州

泉州至今保持着元宵节的特殊的民俗内容--睇灯。这一天,家家户户门口店前都张挂着精心制作的一盏盏花灯。一到晚上,花灯点亮,整条街成了灯河。男女老少盛妆打扮,倾巢而出,走上街头,争相欣赏品评这千姿百态、五彩斑斓的花灯,人人沐浴在祥和瑞气之中,祈望新年行好运。

探索中国-众神的应许之地 泉州

探索中国-众神的应许之地 泉州

<strong>泉州花灯就其制作工艺,可分为三类:

<strong>一、彩扎灯

花灯艺人用纸捻将竹篾先绑扎成灯的骨架,把裁好的纸或绸布喷水绷紧粘贴在骨架上,贴上花边,描上图案。挂上丝穗便成彩扎灯。

探索中国-众神的应许之地 泉州

<strong>二、刻纸灯

这种灯的首创者是泉州刻纸大师李尧宝,花灯的所有图案全是自己设计,自己用刻刀在纸板上刻出来。此灯不用骨架,全是用刻好图案的纸板拼成,故叫刻纸灯,之后他在这些镂空的图案内镶上玻璃丝,创造出精美绝伦的刻纸料丝灯。

探索中国-众神的应许之地 泉州

探索中国-众神的应许之地 泉州

<strong>三、针刺无骨灯

这种灯的图案全是用钢针在制图纸上密密麻麻刺出来的,光源从针孔中透出,显得玲珑剔透、璀璨夺目。

探索中国-众神的应许之地 泉州

探索中国-众神的应许之地 泉州

探索中国-众神的应许之地 泉州

前世今生 千年花灯映古城

泉州花灯以她独有的刻纸、针刺工艺和料丝镶装技艺闻名。泉州花灯更是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园中一朵绚丽的奇葩。

德化瓷工艺

德化窑是中国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宋代名窑之一。德化窑是指福建省德化县生产地瓷器。德化窑始于宋代,明代后得到巨大发展。以白瓷塑佛像闻名。

探索中国-众神的应许之地 泉州

探索中国-众神的应许之地 泉州

德化窑陶瓷工艺源远流长,它形成于唐代,兴盛于宋、元、明、清,主要产品有唐代的青瓷、宋代的青白瓷、影青瓷和黑釉瓷。元代以烧青白瓷为主。明代和清代早期所烧白瓷闻名于世,当时生产的“象牙白”、“猪油白”、“孩儿红”等被誉为“中国白”,特别是一代名师何朝宗的瓷塑观音、关公等人物造型,轰动了世界。

探索中国-众神的应许之地 泉州

探索中国-众神的应许之地 泉州

瓷质作乳白色,洁白晶莹。产品以瓶、罐、杯、盘等日用瓷器为主,兼有雕塑艺术的陈设瓷器,多用贴花、印花、堆花作装饰,其捏塑工艺精巧纤秀、造型逼真,在刻花、浮雕装饰上,工艺美与材质美相融合,呈现出名窑气质,尤其是白瓷制品浓淡分明、层次丰富、釉色乳白如凝脂,透光度极好。德化陶瓷品历来是我国贸易重要输出品,与丝、茶并誉于世界,有"东方艺术珍宝"之称。

探索中国-众神的应许之地 泉州

探索中国-众神的应许之地 泉州

<strong>永春纸织画

永春纸织画是永春特有的民间传统手工艺术品,与杭州丝织画、苏州缂丝画、四川竹帘画并称为中国四大家织。创始于隋末唐初。隋灭陈朝,陈后主之子敬台携军队、百工、族人由建康(南京)入永春(时为桃林场)。宫廷画师把中国画技巧与竹编技巧结合,创造出纸织画工艺,至今有千余年历史,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探索中国-众神的应许之地 泉州

闽南泉州虽然属于沿海地区,但永春却属沿海中的内陆丘陵地带,气候潮湿多雾,景物常笼罩在烟雨迷蒙中,别具情趣;境内多山,山中遍种竹子,竹编业非常发达,纸织画这门工艺,就是受到竹编技艺的启发而创造出来的。

探索中国-众神的应许之地 泉州

探索中国-众神的应许之地 泉州

如今泉州永春大力发展推广非遗文化,让永春纸织画享誉全球,让大家更加认识中国传统文化。

探索中国-众神的应许之地 泉州

<strong>惠安雕刻

惠安县是我国著名的“石雕之乡”。石雕与木雕艺术历史悠久,它源于黄河流域,又融入闽越文化和沿着“海上丝绸之路”传入的异域文化,经过长期磨合发展,与建筑艺术相生相伴,融为一体,表现出极高的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从而形成了南派雕刻艺术独特的风格,在建筑和家具制作上得到广泛的运用。

探索中国-众神的应许之地 泉州

探索中国-众神的应许之地 泉州

惠安石雕早期主要服务于宗教,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主要体现在宫观寺庙的建筑设计、雕刻安装,寺内外塔、亭、柱、栏等的建造雕刻,以及对神佛造像出神入化的雕刻上。

探索中国-众神的应许之地 泉州

探索中国-众神的应许之地 泉州

惠安石雕历经一千多年的繁衍发展,仍然保留着非常纯粹的民族艺术传统,保持着很完整的延续性,至今未被西方外来文化所异化,具有强烈的民族性。

<strong>泉州木偶

泉州木偶是福建泉州的一种民间工艺品,因产地福建泉州而得名。更是代表福建参加开幕式演出的泉州提线木偶戏《四将开台》在千余人表演的大节目中以“台中台”的形式出场献演。

探索中国-众神的应许之地 泉州

泉州木偶分为提线木偶(头像较大,叫做"傀儡戏")和掌中木偶(头像较小,叫"布袋戏")二种;表现者以提线的方法或以手指拨弄,使木偶活动如生。

探索中国-众神的应许之地 泉州

探索中国-众神的应许之地 泉州

泉州木偶因为木偶雕刻艺术家以无以伦比的精湛木偶雕刻艺术和泉州的木偶表演艺术家们共同构筑了泉州木偶戏这座瑰丽的艺术殿堂。

探索中国-众神的应许之地 泉州

探索中国-众神的应许之地 泉州

<strong>泉州彩扎

彩扎工艺源于纸扎工艺。纸扎工艺俗称“糊纸”或称“纸签”,近因扎制人物的原料都采用彩绸,故又称为“彩扎人物”。它是闽南地区历史悠久的一种民间工艺。材料以竹条、色纸、绸布为主,通过艺人的精心制作,形成了一种工艺独特的彩扎工艺品。

探索中国-众神的应许之地 泉州

探索中国-众神的应许之地 泉州

泉州彩扎妆糕人。妆糕人”是流传于泉州地区一种古老的捏塑工艺,因这是一门祖传的家庭手工艺,所以缺乏文字记载,难于界定它的形成年代。据目前仅存的少数老艺人说,这门手艺至少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探索中国-众神的应许之地 泉州

探索中国-众神的应许之地 泉州

咱们泉州可不只有这些手艺,文化和风景共存,美丽的泉州随时欢迎大家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