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博物館裡過新年是怎樣一種感受,2019春必看大展(下)

在博物馆里过新年是怎样一种感受,2019春必看大展(下)

隨著假期的臨近,大家是不是開始給自己規劃過節出門遊玩的行程了呀?那對於很多古代文化愛好者來說,出門遊玩,自然少不了到當地的博物館去逛一逛。昨天我們說了在北京的幾個重要展覽,今天我們就看看全國其他地方都有什麼值得看的展覽。

<strong>南京博物院

南京博物院是公認的“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與北京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齊名。在新年期間,南京博物院聯合<strong>山西博物院、大同市博物館、南京市博物館一起,給大家準備了一個特殊的展覽——“<strong>琅琊王”。

2018/12/22-

2019/4/22

琅琊王

從東晉到北魏

在博物馆里过新年是怎样一种感受,2019春必看大展(下)

“魏晉風流”——多麼讓人嚮往的四個字啊,“北魏”——是多麼陌生又充滿民族特色的兩個字啊,當魏晉風流遇上鮮卑拓跋氏,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呢?南京博物院的這次展覽將為我們揭示這個歷史轉折點的故事。

本次展覽是以琅琊王<strong>司馬金龍(這個名字超級霸氣有木有)為中心,將東晉與北魏<strong>兩個政權,南北方<strong>兩種不同文化之間串聯起來,對比與展示出5至7世紀南北<strong>兩個不同民族的交流與互動。這也是<strong>東晉和北魏文物的首次聯展。

司馬金龍承襲了父親司馬楚之的琅琊王爵位,史書中關於他的記載雖然只有寥寥百餘字,但是他的墓葬中出土了450餘件十分珍貴的南北朝時期文物,足以展示出<strong>北魏貴族階層的奢華生活。

<strong>司馬金龍墓出土漆繪屏風

在博物馆里过新年是怎样一种感受,2019春必看大展(下)

*圖片來自南京博物院官網

這件屏風可能很多朋友都聽說過,是的沒錯,因為它是即將播出的《國家寶藏》第二季中河北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為什麼一幅漆畫這麼珍貴呢?因為這幅畫上的文物形象是來自於南朝,而邊緣的紋飾又是典型的北魏紋飾。這一件屏風,見證了南北朝文化的交流與融合。

這扇屏風極少原件展出,去年第一次展出原件的時候,許多文物愛好者都專門為了這件漆畫屏風特意趕到山西博物院。而現在在南京就能看到啦,喜歡南北朝的朋友可以把行程安排上啦!

<strong>南齊樹下高士畫像磚

在博物馆里过新年是怎样一种感受,2019春必看大展(下)

*圖片來自南京博物院官網

畫像磚是一種從戰國晚期流行至宋元的特殊民間美術,在第一季《國家寶藏》中,南京博物院就選了一件《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畫像磚,而在這次展出中首次亮相的樹下高士畫像磚,就是《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的“雙胞胎”兄弟了。

這兩幅畫像磚,描繪的圖案與文字幾乎相同,畫面也同樣生動傳神,僅在人物刻畫與線條上有細微的不同。但是這兩幅畫像磚,雖然一個出自南朝,一個出自北魏,但同一個題材與畫面,體現出了南北朝之間文化的交流。

<strong>南朝金剛石戒指

在博物馆里过新年是怎样一种感受,2019春必看大展(下)

*圖片來自南京市博物館官網

北魏的文化與南朝交流如此頻繁,那南朝的貴族生活又會是怎麼樣的呢?這個展覽還還原了東晉皇室貴族的穿著打扮。展櫃中一枚金戒指卻十分特殊。因為這是現代許多女生都喜歡的東西——鑽戒。

這枚鑽戒出土於南京象山王氏家族7號墓,時代距今已經是1700年了。這也是目前中國考古發現的最早的一枚鑽戒。鑽石恆久遠,從1700年前至今,這枚金鑽戒依舊十分精美。

南京博物院的這個展覽,神奇的將兩個不同的文化串聯在一起,是一個十分新穎的思路,也展出了許多<strong>首次亮相的珍貴文物。要去南京的朋友可千萬不要錯過這個展覽哦~

<strong>長沙博物館

重新開館的湖南省博物館儼然成為了網紅博物館,但到了長沙的朋友,去湖南省博物館打卡之後,也不要忘記<strong>長沙博物館哦,因為它在春季為大家準備了一個“<strong>金碧輝煌”的展覽,真的很有過年氣氛了。

2018/12/28-

2019/3/31

金輝玉蘊

南京出土宋明金銀玉器展

這個展覽,是今年江蘇準備的一個大型巡展,在2019的開頭這個展終於走到了長沙。這個展覽中,展出了南京出土的<strong>宋朝到明朝的金銀玉器,主要以各種飾品為主,展示了宋明兩朝的流行時尚。

在博物馆里过新年是怎样一种感受,2019春必看大展(下)

* 圖片來自長沙博物館

揚之水老師認為,金銀首飾不僅是財富與藝術的合一,更是<strong>集時代紋樣於方寸之地的展示

。小小的首飾上集中了中國古代設計史的精粹。所以這次展出的這麼多首飾,足以讓大家瞭解到宋明兩代的潮流,而且對於熱愛古代文化的同學來說,無論是學習陶瓷還是金銀器,這些學科其實有互通的地方,同一時代,同樣的造型紋飾會在不同材質的器物上流通。所以,看過這次展覽,掌握宋明流行趨勢的時尚博主非你莫屬啦。

<strong>嵌寶石帶鏈金盒

在博物馆里过新年是怎样一种感受,2019春必看大展(下)

明代以後,貴重首飾上鑲嵌寶石成為了新的流行。在南京江寧將軍山發現的沐斌夫人梅氏墓中發現的這隻金盒,不僅鏨刻工藝複雜,還在上面鑲嵌了各式寶石,整體十分華麗,顯示出擁有著的身份與財富。

這隻小盒配有金鍊,可見是隨身攜帶所用。在一些類似器物中又發現過內裝了經文,那麼這隻小盒子曾經是不是也裝過主人細心謄寫的佛經呢?

<strong>嵌寶石金頭面

在博物馆里过新年是怎样一种感受,2019春必看大展(下)

△ 挑心

在博物馆里过新年是怎样一种感受,2019春必看大展(下)

△ 頂簪

在博物馆里过新年是怎样一种感受,2019春必看大展(下)

△ 蓮花簪

在博物馆里过新年是怎样一种感受,2019春必看大展(下)

△ 分心

梅氏墓中還出土了一整套她曾使用過的珍貴的金頭面,除了讓我們見識到明朝細緻的累絲鑲嵌工藝之外,更能讓我們直觀地感受到明代貴婦出行的全套首飾究竟有多氣派。

<strong>鑲金託雙龍戲珠紋琥珀飾件

在博物馆里过新年是怎样一种感受,2019春必看大展(下)

如果來看了這個展覽,可能很多喜歡大牌珠寶的女生們都要感慨與古人的手工藝了。這件琥珀飾品,中間是一顆碩大的心形血紅色琥珀,四周以兩條左右對稱的金龍裝飾,做成了雙龍戲珠的紋飾。

如此精美的設計與精巧的手藝,絲毫不輸於現在動輒成百上千萬的大牌珠寶,是不是看了都想要剁手買買買了呢?

感覺長沙博物館的這個展覽是一個十分適合女生去逛的展覽呢,不僅能夠看到宋明兩代的珍貴文物,更能看到許多設計精美的珠寶首飾,簡直完美的符合女生的願望啊!

<strong>廣東省博物館

廣州是一座現代與傳統交融的城市,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廣東省博物館實在是為這座新城埋下了一顆熱愛古代文化的種子,粵博長期致力於舉辦各類文物展覽,並十分注重策劃各種具有特色的展覽。說到新春展期的文化展,“小粵粵”自然不負所望,為大家準備了一個“夢迴大唐”的展覽。

2018/12/13-

2019/5/19

夢迴大唐

盛唐藝術與生活

在博物馆里过新年是怎样一种感受,2019春必看大展(下)

* 圖片來自廣東省博物館微博

唐代是中國古代文化發展的黃金時期,盛唐時期的中國,不僅是當時世界上經濟最發達、國力最強盛的時代,藝術文化的昌盛也是全球之首。粵博的這個展覽,就以唐代幾位名人相關的文物為基礎,從<strong>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的小事入手,給大家復原了盛唐時期人們的日常生活。

在博物馆里过新年是怎样一种感受,2019春必看大展(下)

* 圖片來自廣東省博物館微博

本次展覽是由<strong>廣東省博物館和陝西曆史博物館、陝西省考古研究院

聯合舉辦的,以<strong>上官婉兒、高力士、李憲、李倕、韓休與張九齡等人為主,圍繞盛唐時期皇宮貴族、文人和朝臣的生活展開。想了解唐代人的生活,那可就別錯過這個展覽了,比電視劇靠譜。

<strong>彩繪陶羯鼓

在博物馆里过新年是怎样一种感受,2019春必看大展(下)

羯鼓是來自西域的一種樂曲,適合給節奏明快的樂曲伴奏。這種充滿西域風情的樂器在唐朝十分受人喜愛。唐玄宗就是其中之一,他曾說“羯鼓乃八音之首”,並親自譜寫了羯鼓曲《秋風高》,在秋高氣爽之際即奏此曲。而這一件羯鼓就出於唐玄宗的兄長——李憲的惠陵。

<strong>三足銀盂

在博物馆里过新年是怎样一种感受,2019春必看大展(下)

這隻小銀盂上有傘形蓋,下有矮胖的三足,中間圓肩鼓腹,整體造型十分圓胖可愛。在器物的表面,通體鏨刻了魚子地,又裝飾有鴛鴦、鴻雁、花草紋等等,做工十分精緻。跟墓主人李倕公主的身份十分匹配。

<strong>唐代服飾復原

在博物馆里过新年是怎样一种感受,2019春必看大展(下)
在博物馆里过新年是怎样一种感受,2019春必看大展(下)在博物馆里过新年是怎样一种感受,2019春必看大展(下)

說完唐朝的器物與音樂,怎麼能不說一下唐代人的服飾。這個展覽最別出心裁的地方,就是展出了許多唐代的服飾。唐朝如此繁華,它所流行的服飾更是引領了整個世界的時尚潮流。不僅有傳統的漢人服飾,唐代的開放與包容也讓許多來自其他民族的服飾成為了新的時尚風格。看看展覽,是不是一些電視劇的服裝組也算用心了呢。

粵博給大家準備的大展,將大家帶回到唐朝人的生活之中。除此之外,全國各地的博物館都有給新年假期的大家準備了各種不同的精彩展覽。在“博物館裡過大年”已經成為了一種新的潮流,所以今年過年出去玩,日程裡可別忘了給博物館給下位置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