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弥漫在醇香的腊味中(散文)

母爱,弥漫在醇香的腊味中(散文)

母爱,弥漫在醇香的腊味中(散文)
母爱,弥漫在醇香的腊味中(散文)

【作者简介】蒋道荣,笔名首木,种瓜得豆。1949年3月23日生于安徽省芜湖市,大学文化,高级政工师。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马鞍山市作家协会会员,马鞍山太白诗社会员,安徽省文艺家协会会员。1985年开始从事新闻写作,曾从事专职新闻报道工作12年。1985年以后,开始文学创作,30余年笔耕不辍,主要是散文,随笔,报告文学和诗歌体材。在报刊杂志以及网络上共发表各类文章3000余篇,达300余万字,曾有多篇文学作品荣获马钢、马鞍山市和安徽省级奖励。

母爱,弥漫在醇香的腊味中(散文)

<strong>母爱,弥漫在醇香的腊肉中

腊肉,指肉经腌制后再经过日光曝晒所制成的加工肉类。腊肉防腐能力强,能延长保存时间,并增添特有的风味,这是与咸肉的主要区别。我特爱吃冬天的“腌腊肉”,母亲每年进入腊月,就为全家腌制很多的腊肉。熏好的腊肉,表里一致,煮熟切成片,透明发亮,色泽鲜艳,黄里透红,吃起来味道醇美,肥不腻口,瘦而不僵。

宋代大诗人苏辙在《除夜泊彭蠡湖遇大风雪》写到:孤舟四邻断/余食数升糗/寒虀仅盈盎/腊肉不满豆……寒冬的腊肉是古代人追求的稀少美味佳肴。

腊肉也是我家追崇的一道好菜。冬天是个自然大冰箱,寒冽的西北风是腊肉的佐料,屋檐下风干的腊肉,吃到嘴里进入肠胃还留住了淡淡的咸中带甜的味道,那是好日子的味道,是人们抗击严寒的取暖器,我家对腊肉“情有独钟”。

母爱,弥漫在醇香的腊味中(散文)

从我记事起,我家每年都有腌制腊肉的习惯,母亲是腌制腊肉的好手,每当冬至前后她总是早早起床,到市场肉案前购买10多公斤的猪肉,有肋条,五花肉,猪大腿。回家后,将这些肉清洗一番,然后按照每十斤猪肉,放六两中籽盐的(10:0.6斤)配比方法进行腌制。即用中籽盐将肉全部在猪肉上“喜擦擦,喜擦擦”,直到擦得猪肉微微发红,然后放入缸孟内压紧,让猪肉在缸孟里安安稳稳睡大觉,二、三天让它们翻身一次。一周或十天以后将深藏闺阁的“肉姑娘”取出来,架到铁锅内,将缸孟中腌制的卤汁全部倾入锅内,然后加水用旺火烧开,在烧煮中不断撇去浮沫和血污,直到清汤净水。然后放入糖,味精,生姜,葱把子及花椒,烧透后母亲一边哼着庐剧小调,一边将肉一挂挂拎起来冷却,母亲累并快乐着。直到到第二天,肉冷透了,母亲再不厌其烦地把取出的肉放回缸孟内冷卤中,用石头压起来,让卤汁漫过肉面,再腌制十天左右。母亲在期盼中,将腊肉又一次拎起来挂在院子里,让日光曝晒,她拉长声调喊着:“肉姑娘出嫁啦——!”腊肉在卤汁的浸泡中,显得水灵灵的,酷似出浴的美人,亭亭玉立在屋檐下凉晒,凉干了就“凤凰涅槃”变成香喷喷的腊肉了。

母爱,弥漫在醇香的腊味中(散文)

每当冰天雪地,大雪封门的天气,我们全家的晚餐都是围坐一炉,父亲喝着老酒,我们吃着大蒜、辣椒炒腊肉,津津有味,特别下饭<strong>。全家吃着笑着,父亲还吟诵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全家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小日子就这样一天天波澜不惊地安稳过着,一直吃到炎炎夏日<strong>,母亲要让我吃个够<strong>,那香甜的腊肉滋味悠长,是好日子的蔓延。

那时,千家万户悬挂各种腊肉是生活殷实的象征;腊肉是宣言书,宣告冬天的来临;腊肉是冬天的菜库,成为人们饕餮大餐的主打菜;腊肉是春节的预报,千万人把喜悦的兴致高高挂在“腌腊肉”上,人们把把迎接春节的气氛喧闹在太阳的光芒中。

<strong>如今,我也学会了母亲腌制腊肉的方法并且有所创新,每年冬天都要亲自动手腌制腊肉,那腊肉的滋味别有一番风情,在原来的基础上加添一点“古井贡酒”,略带微辣的酒香,吊起舌尖上的味蕾,但当年充满浓郁母爱的腊肉味道,是土猪肉的味道格外的醇香,永远弥漫在我的心田。

<strong>2019年元旦

母爱,弥漫在醇香的腊味中(散文)

领取大福利

母爱,弥漫在醇香的腊味中(散文)
母爱,弥漫在醇香的腊味中(散文)母爱,弥漫在醇香的腊味中(散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