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出身的他自制小盆盆景,融合古老建盏,呈现禅意之美

禅意,是中国古典美学里的意境。

而在现代,人们对禅意的追寻源于对内心那份宁静的追寻。极简美学是一种禅意。还有一种禅意,在现代极简美学里不断发展壮大,它就是盆景。

农村出身的他自制小盆盆景,融合古老建盏,呈现禅意之美

喜欢研究盆景、茶道的人们往往喜欢借鉴日本的美学,却忘了这些美学的源头就在我们中国。而日本更没有盆景这个名词,他们称之为盆栽。

盆景艺术是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园林艺术的珍品。用盆景塑造形象,具体反映自然景观、社会生活,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中国盆景的流派就传统的五大流派而言又分为南、北两大派,南派以广州为代表的岭南派,北派包括长江流域的川派、扬派、苏派、海派(后三派过去统称江南派)等。

而有一位中国的青年,

他对日本的盆栽不服气,

他正在用他理解的禅意塑造

属于新时代的中国盆景美学。

农村出身的他自制小盆盆景,融合古老建盏,呈现禅意之美

农村出身的他自制小盆盆景,融合古老建盏,呈现禅意之美

他叫邓邦权,福建人。

他来自农村,在国企工作过十几年,

后来自己开过饭店。

而现在,他在一方小小的茶室里,

塑造着别具美学意境的事物——小型盆景。

农村出身的他自制小盆盆景,融合古老建盏,呈现禅意之美

邓邦权来自农村,

没有高学历,更不是科班出身,

但他懂得不断自学,突破自我。

从门外汉对盆景艺术创造者,

他凭借着对植物的热爱和自学一步步走了过来。

书籍,就是他最好的老师。

他着手做小型盆景,

缘起于他弟弟当时在做的建盏生意。

建盏是中国瓷器界的经典,

它那特别的美一直都在影响古今中外的人们。

当人们在茶室使用建盏的时候,

很可能需要一些小型盆景点缀。

这让邓邦权发现了商机。

他以建盏为器,以盆景为媒,

将二者结合在一起,

于是有了这些可以在室内绽放美的盆景艺术。

农村出身的他自制小盆盆景,融合古老建盏,呈现禅意之美

邓邦权做小型盆景,

就是为喜欢品茶、喜欢建盏、喜欢植物的人们准备的。

他做的盆栽最小的不到10厘米高,

最大的也不超过50厘米,

这与传统的大型盆景有很大的区别。

农村出身的他自制小盆盆景,融合古老建盏,呈现禅意之美

他用作盆景的植物,主要是杂木类和松树等。

这些原植株,主要来自苗圃场。

而从苗圃场买回来的植物,邓邦权说,

需要进行大修,有的需要修剪到根部的位置,

让它重新长才能重新打造它的造型。

农村出身的他自制小盆盆景,融合古老建盏,呈现禅意之美

经过修剪的盆景,有了新的生长方向

农村出身的他自制小盆盆景,融合古老建盏,呈现禅意之美

刚买回来的盆栽

农村出身的他自制小盆盆景,融合古老建盏,呈现禅意之美

一步步修剪

农村出身的他自制小盆盆景,融合古老建盏,呈现禅意之美

几个月后修好的盆景

创业三年,

邓邦权的小型盆景已在福建有了不小的名气。

2018年,他还带着他的盆景参加了

“2018年中国厦门国际佛事用品

(秋季)展览会”。

厦门是全国寺庙最密集的城市,

大大小小的寺庙有2200多座,

因此,这次参展对他的盆景市场颇有裨益。

“日本的盆栽不适合佛事,

它们有点盛气凌人。"

邓邦权这样解释。

农村出身的他自制小盆盆景,融合古老建盏,呈现禅意之美

农村出身的他自制小盆盆景,融合古老建盏,呈现禅意之美

农村出身的他自制小盆盆景,融合古老建盏,呈现禅意之美

农村出身的他自制小盆盆景,融合古老建盏,呈现禅意之美

这次参展,展厅场景的搭建他也全部亲手制作,

当然,效果他并不是很满意。

但也让他更明白自己想要的效果,

他在后期与人合作的时候也会更容易知道怎么表达自己想要的效果。

农村出身的他自制小盆盆景,融合古老建盏,呈现禅意之美

农村出身的他自制小盆盆景,融合古老建盏,呈现禅意之美

邓邦权的一个开创之举革新了盆景种植的弊端。

很多人买盆景回去后,不知道打理,

可能过一阵就长废了,

这也是很多人不敢买盆景的原因。

邓邦权说,只要是我这里卖出去的盆景,

我都是终生保修的。

只要没有死透,顾客都可以拿回来。

他要用自己的行动打消消费者对盆栽种植的顾虑。

邓邦权的这一举措也赢得了顾客的认可,

目前,他的客户不仅有福建的,

两广的也很多。

我问他接下来还会继续参展吗?

他说,暂时不打算参很多展。

因为盆景艺术是需要沉淀的,

自己现在才做了几年,感觉底气还不够。

在他的朋友圈,

我看到他的女儿也正学着她的样子,

给树苗修剪枝条。

未来,谁又能想到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