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多年前汉武帝从哀牢国打下来的领土,现为大理州旅游胜地


公元前109年,西汉汉武帝在位,今天的大理自治州云龙县在当时还属于西南地区“哀牢国”的领土。汉武帝先是将以洱海为中心的“滇国”收入囊中,设为“益州郡”,然后再将势力慢慢渗入哀牢国,将靠近益州郡的一部分哀牢国领土打下来,设为“比苏县”。

“比苏”在白族语言中大概是“产盐地”的意思,就是说这里盐资源丰富,盐在古代还是很重要的,所以汉武帝才会要它。今天的云龙县在当时就属于比苏县,归益州郡管辖,到公元69年东汉明帝刘庄在位时,哀牢国归顺汉朝变成了“永昌郡”,比苏县又划归永昌郡。

明朝朱元璋在位时改云龙县为云龙州,到民国初期又改为云龙县。新中国成立初期曾撤销云龙县,将其划归永平县管辖,后来在1961年3月恢复云龙县建制。以上就是云龙县的历史概要,下面咱来说说云龙县的旅游景点。


云龙县在大理自治州来说,也算是一个旅游胜地。这里最著名的莫过于有“千年白族古村落”之称的诺邓古村,距县城只有20分钟左右车程,路况非常好。《舌尖上的中国》曾在这里拍摄诺邓火腿的制作过程。诺邓古村安静质朴,还没商业化,很适合小住几日散散心。

在县城旁边的“太极图”也是非常吸睛,沘江流经县城,拐了两个大湾形成一个天然的太极图。最佳观景位置在沘江西岸、去天池的路上,此图是我从诺邓古村出来后在沘江东岸用无人机航拍的。

天池也是云龙县的一大景点,不过有好几公里盘山路,我嫌麻烦就没去,在县城随便逛了逛。蟠龙寺就在沘江边,与蟠龙公园门对门,寺庙始建于明朝末年,后来被毁,现址为2003年重建的。

隔着沘江,在蟠龙寺的对面还有一个“斗姥阁”,是道教圣地,供奉的斗姥元君,是求子、求平安的地方,山顶有座文笔塔,镇邪、保平安的建筑。在这边可以看见整个云龙县城的全景。

顺着沘江往南走,半小时车程后来到“宝丰古镇”,这是一个因盐资源丰富而发展起来的古镇,崇祯二年到民国18年这300年间,宝丰古镇是云龙州的州治所在地。古镇商业化程度也不高,值得一游。你去过前面说的这些地方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