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救孩子:東南亞的B輪詛咒和中國資本的自救

摘要:東南亞融資難,國內投資難,相信細心的已經知道該怎麼做了。

導語:正當我們紛紛準備投去羨慕的眼神時卻發現:都不容易啊…

總裁有話說:東南亞本地資金太少啦!

印尼有一家對標“51信用卡”的互聯網金融公司叫做Kredivo,在不久前完成了3000萬美元的B輪融資,也算是現在印尼市場裡面比較順風順水的玩家。

然而Kredivo的聯合創始人及CEO,Akshay Garg卻表示:本輪融資的完成實屬不易,東南亞B輪融資太難了!

Akshay表示東南亞範圍內罕有可以做B輪融資的機構,當地企業不得不尋找外地“金主”來彌補資金缺口,比如澳大利亞的Square Peg Capital和英國的Atami Capital等。

救救孩子:東南亞的B輪詛咒和中國資本的自救

Kredivo與京東合作

成立僅兩年時間,Kredivo與眾多包括Tokopedia、Lazada、Shopee、京東等200家企業成為合作伙伴,已經算是相當優秀的印尼科技初創企業。連表現如此突出的Kredivo,在尋找B輪融資的過程中也經歷了一波三折。

可想而知,很多其他東南亞初創企業正在經歷著“資本饑荒”。

救救孩子:東南亞的B輪詛咒和中國資本的自救

東南亞的B輪“融資難”

與2016年相似,後期大型融資輪次佔2017年總量的大部分。其中主要包括出行獨角獸Grab、印尼電商Tokopedia的G輪系列融資,Sea在公開募股前進行的的E輪融資;Lazada、Traveloka和AirTrunk也籌集了大量資金(階段未公開)。

與全球其他地區相比,東南亞地區的融資主要集中在種子輪和A輪。2008年到2014年,東南亞處於種子階段融資的公司中,有36%成功獲得A輪融資,比英國那樣的成熟市場表現還好。已經順利完成A輪融資的公司想要繼續擴大業務規模,就必須繼續尋求B輪融資。

救救孩子:東南亞的B輪詛咒和中國資本的自救

東南亞融資情況(2016&2017上半年)

然而,成功獲得B輪融資的A輪初創公司只有不到三分之一,遠低於美國加州和英國。2017上半年,東南亞創投公司額資金總額同比下降。然而,與2016上半年相比,B輪融資下降幅度最大,投資資金減少了50%以上。與去年相比,種子輪和A輪融資也出現了大幅度下降;然鵝,D輪級以上增加了百分之50%以上。

B輪融資難啊。

為啥?市場發展還在初期,在沒有被驗證值得冒險的情況下,很少資本願意承擔接盤風險,所以創業者想依靠本地風投融到1.5億美元以上的資金,不是很現實。

救救孩子:東南亞的B輪詛咒和中國資本的自救

怎麼辦,誰來救救孩子?只有放眼全球,找找國際金主了。


中國投資者:是時候來東南亞看一眼

前不久,颳了一陣“稅收”新政的風。創投基金今後將按照個體工商戶的標準收累進稅,最高稅率為35%。假設一個創投基金的年化收益平均能達到30%,當稅率被上調到35%,想保證收入不減少就要使年化收益達到36%。這6%的差距,就是一線與二線基金的差距,難道早期投資都要“撲街”了?

調高稅率的消息爆出沒幾天,中國併購公會為行業吃下一顆定心丸。9月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又決定保持地方已實施的創投基金稅收政策——稅收不漲了!朝令夕改這玩意可不好惹。

沒有比這更令人窒息的操作了,昨天還在擔心因為稅收上調要補交過去多年高達數億元的所得稅,今天又什麼事都沒有了?政策的不穩定會大大提高投資的風險,稍不注意就可能陣亡;中小基金募資會越來越難,擠壓性也會越來越大。LP們脆弱的心像老化彈簧一樣,經不起折騰,被政策擠壓又鬆開的未必是放鬆,也可能是斷裂。

創投基金稅率調整仍然存在變數,而早期基金要做的就是理性分析和靈活應對。如果在國內無法殺出一條血路,

救救孩子:東南亞的B輪詛咒和中國資本的自救

中國巨頭在東南亞投資情況(2015-2017)

也不妨考慮緊跟巨頭的腳步,來東南亞瞧一瞧。以阿里巴巴、騰訊和滴滴出行為代表的科技巨頭通過幾年內迅速搶奪地盤成為了業界巨頭。隨著國內市場增長放緩,這些巨頭們為了追求增長而把注意力轉向其他地區。它們的首個必爭之地就是東南亞:人口多,華人也多,最容易拷貝國內的商業模式。起初,只有大如BAT等巨頭瞄準了東南亞,但風投公司Golden Gate Ventures的合夥人邁克爾表示

“現在有越來越多二線中國公司也開始關注東南亞”。前兩天小羅盤在拜訪印尼首屈一指的早期風投East Ventures時,對方也說已經有很多中國投資機構找過他們了。

救救孩子:東南亞的B輪詛咒和中國資本的自救

East Ventures的豪華投資組合

東南亞市場尚存搶奪空間,而本地資金又不足以支撐迅速崛起的科技產業,這不正是國內資本進軍東南亞市場的好時機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