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孩子們寫的詩 感動了千千萬萬個長大後的“小孩”

“魚對我說

如果我信了你的心靈雞湯

今晚我就會變成魚湯”

“我想變成一棵樹

我開心時

開花

我不開心時

落葉”

你能想象到嗎

這些詩都是出於小學生之手。

“晚上,我打著手電筒散步,累了就拿它當柺杖,我拄著一束光”……這樣靈氣十足又天真可愛的句子全部出自一群3到13歲的小孩子,它們都被收錄在一本叫做《孩子們寫的詩》的書中。這些孩子們寫的詩句不僅讓大人感到驚豔,還呈現了孩子們澄澈眼球裡的小小世界。

《燈》

姜二嫚 | 七歲


燈把黑夜

燙了一個洞

《光》

姜二嫚 | 六歲


晚上

我打著手電筒散步

累了就拿它當柺杖

我拄著一束光

《回到地面》

朵朵 | 五歲


要是笑過了頭

你就會飛到天上去

要想回到地面

你就必須做一件傷心事

《土》

曹世武 | 八歲


土是花兒成長的家

摸一摸

這個字軟軟的

春天

這個字長出了頭髮

《打仗》

石薇拉 | 十三歲


假如我

生活在戰爭的年代

別人衝在前線

我就只能在旁邊

喊加油


《原諒》

鐵頭 | 八歲


春天來了

我去小溪邊砸冰

把春天砸得頭破血流

直淌眼淚

到了花開的時候

它就把那些事兒忘了

真正原諒了我

《很多》

姜馨賀 | 四歲


我揮揮手

就有很多手


我跑步

就有很多腳


小狗朝我搖尾巴

就有很多尾巴


然後

我打鞦韆

就有很多我

在這些美好純真的詩歌刷屏的背後,閃閃發光的是孩子寶貴的童真、善良和想象力。然而在當下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加上家長的專制式教育,孩子的想象力好像都在被標準答案和條條框框給漸漸抹殺掉了,該如何保護孩子的想象力和童真之心呢?

大環境很難改變,但我們至少可以從自身做起,給孩子多創造發揮想象力的空間。以下六種行為易破壞孩子想象力,家長們平時都有做過麼?

一、替孩子做事

想象力不是“想入非非”,而是來源於生活中的創造。有的家長擔心孩子做事慢就一味代勞,會讓他們失去許多動手動腦的機會。要知道,孩子在做事過程中,會認真觀察、積極思考、反覆實踐,這些經驗會為發揮想象力和創意提供不竭的源泉。

二、阻止孩子探索

孩子的好奇心非常寶貴,可出於各種原因,父母常常不能接受孩子在好奇心驅使下的種種要求:用水果刀自己削蘋果、把整捲紙都泡在水盆裡、用床單在客廳搭個帳篷……如果孩子要求的每件事都被父母拒絕,久而久之,就會失去那些新奇的想法和對事物的好奇。

三、糾正孩子的離奇想法

孩子早期的想象具有誇大性,因為他們還不能分清想象的事物與現實之中事物的界限。比如,孩子有可能想買一個比房子還大的汽車,想登著梯子爬到月亮上,面對這些離奇想法,有的父母會糾正甚至喝止。其實這時候,父母不妨跟孩子一起想象,來個“頭腦風暴”,拓展孩子的想象空間。

四、給孩子提供標準答案

孩子到了提問的敏感期,總把“為什麼”掛在嘴邊。父母為了正確回答孩子的提問,恨不得翻遍所有的百科全書。其實孩子的每一個為什麼,都可以有很多種答案,父母可以試著問問孩子的想法,或者跟他一起去找找答案。現成的答案會束縛孩子的頭腦,讓他失去思考的動力。

五、制止孩子特立獨行

非要戴著小仙子的翅膀去幼兒園,每時每刻甚至睡覺都要戴著超人眼罩……孩子怪異的裝飾和舉動,常常招來父母的反對。其實,這並不代表孩子沉溺於虛幻的世界無法自拔,只是他們還沒玩夠。父母以自己的行為準則要求孩子,可能會壓抑他們,影響個性的釋放和發展。

六、害怕孩子受挫

當孩子想把想象付諸實踐時,還要有自我激勵、走出困境的抗挫力。挫敗體驗對孩子非常有益。孩子有好的想法,就要鼓勵他試試,如果因為怕孩子失敗而阻止,那縱然他有奇思妙想,也只是紙上談兵。如此下去,他的想法只會越來越偏離實際。

魯迅說:“孩子是可敬佩的,他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處,想到昆蟲的語言;他想飛到天空,他想潛入蟻穴。”

希望我們、希望孩子,永保持一顆童真、樂觀、善良的心。

那些孩子們寫的詩 感動了千千萬萬個長大後的“小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