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老子《道德经》2:总有一句真言,让你顿悟人生或者热泪盈眶

我坚信,每个中国人的骨子里,都留着或多或少的《道德经》血液,只是你没有感觉到而已。什么是无为,什么是不争,什么是上善若水,什么是金玉满堂莫之能守,什么是知雄守雌,什么是虚胜实,柔胜刚?当你没看《道德经》之时,以为他不过是一本满口仁义道德的古书,而当你细细揣摩,你会突然间惊醒,原来那本流传几千年的本本,早已非常凶悍的闯入过你的内心,你的思维你的性格你的行动,有多少地方是按此进行的?他凭什么不知不觉地占据了你的世界这么多,这么久,而你完全不知情,完全蒙在鼓里!

年少不懂《道德经》,读懂已是白头人。看看这神奇的《道德经》到底说了什么?她能不能解开我们的事业与生活谜团,她凭什么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却长留在我们心间。

探秘老子《道德经》2:总有一句真言,让你顿悟人生或者热泪盈眶

第二十一章

1、孔德之容,唯道是从。

2、道之为物,唯恍唯惚。

3、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4、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5、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6、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7、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说众甫。

8、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

简译:

1、大德的形状,是由道来决定的。

2、道这个东西,是看不清楚的。

3、恍恍惚惚中,却又能感受人间万象。

4、若有若无中,却能感知万物的本性。

5、真是深不可测啊,其中的精髓部分。

6、这种精髓那么真切,那么的确信无误。

7、从古至今,这种大道从未失去过,用它可以探究万物的初始。

8、我怎么知道众生万物的初始呢?就是用这种“道”感悟的。

小言:给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探秘老子《道德经》2:总有一句真言,让你顿悟人生或者热泪盈眶

第二十二章

1、曲则全,枉则直。

2、洼则盈,敝则新。

3、少则得,多则惑。

4、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5、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6、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7、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简译:

1、委屈才能求全,曲枉自会伸直。

2、低洼容易盈满,陈旧自会更新。

3、少取便会获得,贪多必然迷惑。

4、所以圣人秉持“道”的原则,做天下人的榜样。

5、不显山露水,反而看得分明;不自以为是,所以昭彰事实;不抬高自己,反而大功告成;不颂扬自己的能力,反而主宰世界。

6、正因为他与世无争,所以天下没人能与他相争。

7、古人说“委曲求全”,怎么会是虚言呢?诚信此道者天下将归属他。

小言:因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明白了自然的曲枉洼敝的转换关系,就能看出处事的不自见、不只是、不自伐、不自矜的道理,这也是老子一直唠嗑的“道法自然”,其理自现。

探秘老子《道德经》2:总有一句真言,让你顿悟人生或者热泪盈眶

第二十三章

1、希言自然。

2、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3、孰为此者?天地。

4、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5、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6、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

7、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

8、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9、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简译:

1、少发政令少扰民才是合乎自然的。

2、狂风刮不过一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

3、兴起风雨的是谁呢?是天地。

4、天地的狂暴尚不能持久,何况人呢?

5、所以,立志于道的人就要认同道坚持道,立志于德的人就要认同德坚持德,失道失德者也一样。

6、认同道坚持道,道也欢迎他;

7、认同德坚持德,德也欢迎他;

8、失道失德之人,自然有失德失道的后果。

9、诚信不足啊,就有人不信任他。

小言:要成一件事情,就要认同他,信任他,坚持他,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探秘老子《道德经》2:总有一句真言,让你顿悟人生或者热泪盈眶

第二十四章

1、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2、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3、其在道也,曰馀食赘形。

4、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简译:

1、踮起脚跟反而站不住,迈步快走反而走不远。

2、显山露水岂是明白事理的,自以为是无法彰显事实,追求荣耀往往无功而返,自夸自得难以主宰众人。

3、这些现象在道而言,是剩饭与赘形。

4、会让人感到嫌恶,所以有道者绝不这样做。

探秘老子《道德经》2:总有一句真言,让你顿悟人生或者热泪盈眶

第二十五章

1、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2、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3、可以为天地母。

4、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5、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6、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7、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8、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简译:

1、有一种物质混然而成,在天地生成之前就已经存在。

2、寂静啊,空虚啊!独立长存永不改变,周而复行永不懈怠。

3、称得上是天地万物的本源。

4、我不知如何称谓他,姑且叫他“道”,再勉强起名叫“大”。

5、“大”的特征是,在时间上无限飞逝,在空间上无边无际,在运动中周而复始。

6、所以不仅道有大的特征,天有大的特征,地有大的特征,人也有大的特征。

7、宇宙中四类有大的特征的,人是其中之一。

8、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取法于自然。

小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虽然没有很强的逻辑关系,但听起来朗朗上口,掷地有声。

探秘老子《道德经》2:总有一句真言,让你顿悟人生或者热泪盈眶

第二十六章

1、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2、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

3、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4、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5、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简译:

1、稳重是轻率的根基,宁静是狂躁的主宰。

2、所以君子每天出行都带著必备的行礼。

3、即使有美食胜景,也能安然从之。

4、何以大国君主,会轻率而为地治理天下呢?

5、轻率就会失去根本,骄躁就会失去主导。

小言:厚为轻根,静为躁君,宁静、稳重是处事之本。

探秘老子《道德经》2:总有一句真言,让你顿悟人生或者热泪盈眶

第二十七章

1、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2、是以圣人,恒善救人,故无弃人。

3、恒善救物,故无弃物。

4、是谓袭明。

5、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6、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简译:

1、善于行走的人不会留下辙迹,善于言谈的人不会留下话柄,善于算术的人不用筹码工具,善于闭合的人不用栓杠也让人打不开,善与捆绑的人不用绳索也让人无法解脱。

2、因此圣人,以善道拯救世人,所以没有人被遗弃。

3、以善道拯救万物,所以没有物被遗弃。

4、这是潜藏的智慧在发生作用。

5、所以善道者,是不善道者的老师,不善道者,是善道者的借鉴。

6、不尊重这样的老师,不爱惜这样的借鉴,即使自以为聪明却是糊涂至极。这就是关键所在啊。

小言:不言之教,无为之治,善师善借,潜移默化。

探秘老子《道德经》2:总有一句真言,让你顿悟人生或者热泪盈眶

第二十八章

1、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2、为天下溪,恒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3、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4、为天下式,恒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5、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6、为天下谷,恒德乃足,复归于朴。

7、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

8、故,大制不割。

简译:

1、深知雄健的强大,却安守阴柔的雌顺,才能汇集天下的溪流。

2、能汇集天下的溪流,自然之德便与其同在,复归于婴儿的无暇状态。

3、深知光明的存在,却安守暗昧的地位,才符合万物的发展规律。

4、符合万物的发展规律,自然之德便合而为一,复归到无法穷极的状态。

5、深知荣耀的珍贵,却坚守屈辱的谦卑,愿做天下的川谷。

6、愿做天下的川谷,自然之德充足丰满,复归于自然本初的纯真状态。

7、本初状态能发展成万事万物,掌握了本初状态规律的圣人,自然成为领袖。

8、所以,大智慧与回归本初是浑然不可分割的。

小言:老子认为必须回归本初,才能找到自然之道,而本初状态对人生来讲就是生命的持静、守柔、谦卑状态,为天下溪,为天下谷者,终得天下。

探秘老子《道德经》2:总有一句真言,让你顿悟人生或者热泪盈眶

第二十九章

1、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2、天下神器,不可为也。

3、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4、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故无失。

5、故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

6、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简译:

1、想要治理天下却用强为的方式,我认为他很难达到自己的目的。

2、天下是神圣的,是不能够违背他们的意愿和本性强力统治的。

3、强为必然失败,想极力抓住的必然丧失。

4、所以圣人顺势而为,所以不会失败,不会失去。

4、所以万物有前有后;有轻有重;有强有弱;有安有危。

5、所以圣人摈弃一切强求的、奢侈的、极端的东西。

小言:无为而治,就是顺势而为,知前后,知轻重,知强弱,按照自然发展的规律处事,不强言,不强求,不强为。

探秘老子《道德经》2:总有一句真言,让你顿悟人生或者热泪盈眶

第三十章

1、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

2、师之所处,荆棘生焉。

3、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4、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

5、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6、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简译:

1、以道辅佐政权的人,不靠武力征服天下,穷兵黩武一定会有报应的。

2、军队所到之处,田地荒芜杂草丛生。

3、大战之后,必定带来荒年。

4、善道者只要达到目的就行,懂得适可而止,无须用逞强斗狠来获取胜利。

5、达到目的不要妄自尊大,达到目的不要自夸自大,达到目的不要骄傲自满,达到目的有时候是出于不得已,达到目的不要肆意逞强。

6、拔苗助长会加速衰亡,是不符合大道规律的,不遵从大道规律会过早衰亡。

小言: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这是老子这一篇的中心思想,人在年轻的时候经常把劲用到十分甚至十二分,这样的用劲方式是没有回旋余地的,这样的力即使打中别人,也会有最大的反弹反震回来的,最后自己的受伤也最重,人生处处的道理无不相符相通。

探秘老子《道德经》2:总有一句真言,让你顿悟人生或者热泪盈眶

第三十一章

1、夫兵者,不祥之器。

2、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3、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4、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

5、恬淡为上,胜而不美。

6、而美之者,是乐杀人。

7、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

8、吉事尚左,凶事尚右。

9、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

10、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简译:

1、战争,是不祥的东西。

2、人们都不喜欢它,所以有道者不爱使用它。

3、君子喜欢处阳而居,战争却是以阴谋诡计行事。

4、战争,是不祥的东西,不是君子所喜欢的,只有万不得已时才能使用。

5、最好是恬淡为上,即使胜利了也不沾沾自喜。

6、而乐此不疲者,就是乐于杀人的刽子手。

7、一个乐于杀人的刽子手,是不可能得志于天下的。

8、吉事是向阳的,凶事是阴暗的。

9、偏将军在左,勇猛杀敌,上将军在右,悲天悯人。

10、就是说以丧礼礼仪来处理战争的事,战争中杀人众多,是非常悲哀的,即使赢得了战争,也要以丧事的礼节来处理。

小言:兵者,不祥之器也,不以战争为目的,战争只是万不得已的一种手段,战是为了不战。

探秘老子《道德经》2:总有一句真言,让你顿悟人生或者热泪盈眶

第三十二章

1、道恒无名、朴。

2、虽小,天下莫能臣。

3、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4、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5、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

6、知止,所以不殆。

7、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简译:

1、道永远是无名而质朴的。

2、虽然微不可见,天下却没有人能让他臣服。

3、王侯如果能循道而治天下,万物会自然归顺。

4、天地阴阳之气相合,降下甘露,人们无须干预它也能自然均匀。

5、万物兴作,渐渐有了各种管理体系、制度与任命各级官位等相应名份,既有了相应的职能名份,就要懂得制约、适可而止。

6、懂得适可而止的道理,就没有什么危险了。

7、道行天下,就像江海,让一切河川溪水都归流于它。

小言:知止,所以不殆。懂得适可而止,懂得循道而行,天下归宗。

探秘老子《道德经》2:总有一句真言,让你顿悟人生或者热泪盈眶

第三十三章

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2、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3、知足者富。

4、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简译:

1、知人长短者有智,自知优劣者慧明。

2、战胜别人彰显势力,战胜自己才是强者。

3、知足的人最富有。

4、战胜自己、践行不息的人是有远大目标的,不离本分坚持不懈的人就能长久不衰,身可死,道却不灭。

小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足者富,这些箴言是不是一直在你的血液里面流动着,你有注意或是没注意,它都一直存在着,你有感悟还是没感悟,他都在那边等着你。

探秘老子《道德经》2:总有一句真言,让你顿悟人生或者热泪盈眶

第三十四章

1、大道泛兮,其可左右。

2、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

3、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

4、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于大。

5、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简译:

1、大道宽广啊,无所不在。

2、万物靠它生长却不推辞,完成了功业却不占有名誉。

3、护荫万物,却不去主宰他们,一直保持无所求的状态,可以说谦卑之极。

4、万物归附,仍然不以主宰自居,又可以说伟大之极。

5、所以圣人始终不自以为大,所以成就了他的伟大。

小言:老子认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是符合道的规律的,道法自然,自然也是如此对待万物的,这就是老子的推理过程。

探秘老子《道德经》2:总有一句真言,让你顿悟人生或者热泪盈眶

第三十五章

1、执大象,天下往。

2、往而不害,安、平、太。

3、乐与饵,过客止。

4、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

5、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简译:

1、秉持大道自然之象,天下人都来归附。

2、那里没有伤害,人们乐享着安详、平和、舒泰的生活。

3、美妙的音乐与可口的食物,常使过路的人们为之停步。

4、用语言来表达大道,是平淡而无味的。

5、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着,用起来却受益无穷。

小言:这是老子所描述的以法自然的大道治理天下的理想图,人们安居乐业没有伤害,天下归附。

探秘老子《道德经》2:总有一句真言,让你顿悟人生或者热泪盈眶

第三十六章

1、将欲歙之,必固张之。

2、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3、将欲废之,必固兴之。

4、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5、是谓微明。

6、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简译:

1、将要收敛的,必是张之过度的。

2、将要削弱的,必是强大过头的。

3、将要废弃的,必是兴起过旺的。

4、将要夺取它,必是先要给予的。

5、这些道理微妙而显明。

6、柔弱胜刚强,鱼儿离不开水,国家的刑罚利器也是不可以轻易拿来炫耀的。

小言: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柔弱胜刚强,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每一句话都透着老子式的思维,从前听说过,或许根本没在意,之后再听闻,可能还是没放心上,但这次若你读到这里,希望你有感觉,有触动。

探秘老子《道德经》2:总有一句真言,让你顿悟人生或者热泪盈眶

第三十七章

1、道,恒无为,而无不为。

2、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3、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4、镇之以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

5、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简译:

1、道,永远是顺应自然而无所作为的,却没有什么不是它在作为的。

2、王侯若能循道而行,万物将自然化育、生长、发展。

3、在化育过程中若有贪欲产生,我便用本源的无名之朴来安镇。

4、本源的道朴一旦推行,欲望亦将逐渐断绝。

5、断绝欲望,复归平静,天下便自然安定。

小言:《道德经》共九九八十一章,前37章属于道经,38章后是德经。37章正是道经的总结篇,道无为而无不为,循道而为,再镇之以无名之朴,天下自定,对于个人而已,道法自然,同样镇之以无名之朴,摆脱法执,归零我执,远忧得乐,人生自定而慧而明。

探秘老子《道德经》2:总有一句真言,让你顿悟人生或者热泪盈眶

以上所有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不妥,请指正!

对文化交流有兴趣的朋友可加关注,互相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