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相機一凍就關機,還怎麼記錄好風景?

引言

寒冬臘月,當大雪紛飛,冰雪覆蓋大地時,正是冰雪攝影的大好時機。但是,冰雪照片拍了很多很多,可真正打動人心的佳作卻很少很少。特別是攝影愛好者,看到冰雪滿心歡喜,但是片子拍完卻很少有滿意之作。究其原因,恐怕是未掌握其拍攝要領,對冰雪攝影的特殊性缺少了解之故。

做為一名風光攝影師,針對這些情況,結合多年來拍攝冰雪的經驗教訓,談談冰雪攝影的要領。

攝影|相機一凍就關機,還怎麼記錄好風景?

雪景攝影之所以難,第一首先條件艱苦、不能像平時那樣死磕,在雪地裡等光線,因為人和攝影器材都受不了,因此雪景攝影更需要對於天氣、環境準確的預判,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除此之外還要有堅忍不拔的毅力。

攝影|相機一凍就關機,還怎麼記錄好風景?

為了拍攝廣袤的林海雪原,獨自一人揹著帳篷走進了人跡罕至的林海雪原深處,這裡沒有人,更不會有什麼住宿條件,這裡積雪足有一米厚,氣溫零下四十度,要想在這麼惡劣的條件下活下去都困難,拍片就更加的苦難,北風呼嘯,吹過雪原,在雪原上留下風的痕跡,我只好在雪原上用工具挖出兩米長,兩米寬的雪坑,把帳篷一半埋在雪坑裡避風.還好帶了零下四十度溫標的睡袋。

雪地露營

攝影|相機一凍就關機,還怎麼記錄好風景?
攝影|相機一凍就關機,還怎麼記錄好風景?

化雪煮麵

但是到了晚上風很大,吹得帳篷好像馬上要散了,我凍得要死,只好想辦法不讓自己凍死在這裡,還好我帶了氣罐和燒水的戶外爐頭和鍋,我打算融化一些雪水,燒成熱水,灌在保溫杯子裡,喝一點熱水,然後多餘的水可以放在杯子裡,把杯子當做熱水袋,放在睡袋裡,讓自己暖和起來,可是氣溫實在太低了,氣罐的氣不能氣化,氣罐根本點不著,我就用手搓,搖晃著氣罐有10分鐘,終於氣罐燃起來了,也成功燒出些雪融化的水取暖,就這樣成功在林海雪原裡面露營了一晚,天道酬勤,第二天早上給了個非常好的火燒雲天氣,我徒手爬上防火瞭望塔,拍到了這張林海幻境。

攝影|相機一凍就關機,還怎麼記錄好風景?

實戰中雪景攝影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1.車輛安全

車輛更換防凍發動機油、防凍玻璃水、儘量不要開柴油車,更換雪地胎和防滑鏈,下坡時侯不要猛踩剎車,過彎也不要踩剎車過灣。

雪地山路

攝影|相機一凍就關機,還怎麼記錄好風景?
攝影|相機一凍就關機,還怎麼記錄好風景?

雪地胎+防滑鏈

2.人身安全

攝影|相機一凍就關機,還怎麼記錄好風景?

雲頂天宮

在長白山拍攝的這張雲頂天宮,當時把三腳架架在了懸崖的邊緣,然後自己繞過去到對面的山頂自拍。晚上黑天瞎火的沒意識到架三腳架的地方非常危險。第二天早上拍攝日出,從側面一看,自己如果在把三腳架架的向前一步自己就有墜崖的可能,有生命危險,自己想想都後怕。

因為在北方下完雪,由於山頂風大,風將雪先固化,處於懸崖邊緣的雪,再由風侵作用下面被掏空,然後再下新雪,週而復始,形成雪蘑菇,但是其實下面是完全空堂的,只要人踩上去,肯定崩塌滑墜。因此山地雪景攝影,一定要遠離山體的邊緣,尤其是夜晚看不清周圍的地形的狀況。

攝影|相機一凍就關機,還怎麼記錄好風景?

日沉冰海

潮水一直在漲,冰都漂了起來,但是我知道,以後再有不會有機會拍攝這樣的機位,這就是《雷霆之怒》那個機位從側面看過去的角度,可能以後也不會有人冒險去拍這個角度,所以我還是狠狠心,站在浮冰上,堆棧長曝光,拍攝完了這個場景。但是回撤的時候差點丟了小命,海浪很大,浮冰擺動的厲害,把我直接晃進了冰海里,我右手這時候還拿著RRS-33這麼大的腳架包,不能游泳,而相機包背在背後,在危機關頭我還是先把腳架包先拋在浮冰上,自己奮力的游泳,讓後背儘量不沾水,可能是生存的本能,也顧不得冷,終於手抓住浮冰的邊緣,爬了上去,要是浮冰把我擠在海底,我估計真的掛了,這是離死亡最近的一次拍攝。

↑↑↑ 掉進冰窟窿千萬別慌,分享一個視頻教大家如何自救!

攝影|相機一凍就關機,還怎麼記錄好風景?

如芒在背

在北方冬季拍攝冰海的時候,一定要熟悉潮位信息,有的時候表面上看著已經凍實了的海面,隨著漲潮,海冰也會被海水浸溼,掏空,一腳踩下去,可能直接掉進海里,危及生命。

攝影|相機一凍就關機,還怎麼記錄好風景?

冬季就算在岸邊拍攝冰海也最好穿上水岔褲,避免被大浪打溼。只要被海浪打溼,北風一吹,衣褲瞬間結冰,在北風中相信你堅持不了十分鐘。

3.防凍保暖

除了厚重的衣服之外,你還需要視情況準備好圍巾、棉口罩,還有一項至關重要的道具——手套。重要的是:千萬不要讓你的手裸露到空氣中。南方的攝影師尤其是玩航拍的喜歡帶那種手指可以露出來的手套,在北方零下20度最好不要把手指露出來,可以選擇很薄的觸屏手套外面再套一個攀冰手套。

-20以下不適用

攝影|相機一凍就關機,還怎麼記錄好風景?
攝影|相機一凍就關機,還怎麼記錄好風景?

+

攝影|相機一凍就關機,還怎麼記錄好風景?

觸屏手套+攀冰厚手套

忠告:千萬不要用你的血肉之軀,去碰零下20度的任何金屬件!

攝影|相機一凍就關機,還怎麼記錄好風景?

4.人的保暖,最重要的是動態保暖與靜態保暖的結合

拍攝時候羽絨服

攝影|相機一凍就關機,還怎麼記錄好風景?
攝影|相機一凍就關機,還怎麼記錄好風景?

徒步保暖夾層+衝鋒衣

在拍攝林海雪原的時候我需要穿越林海雪原找到合適的機位,要重裝穿越林海雪原,很多地方積雪有1米深,但是在徒步穿越的時候,我只穿了放風的衝鋒衣,裡面一件厚抓絨保暖,因為在運動過程中,會發熱,保證一個適當的保暖的平衡最重要,就是在這麼冷的天氣運動儘量不要出汗,一旦出汗,只要停下來不運動,就會造成失溫

,汗液帶走大量熱量。

所以我不穿羽絨服,避免運動過熱,避免徒步一身汗,拍攝冰冰涼。這就是我說的動態保暖,而且這麼深的雪徒步,要有雪套,避免雪倒灌進。

攝影|相機一凍就關機,還怎麼記錄好風景?

在運動保暖層的內衣選擇上,切記一定要穿能快速排汗的速幹內衣內褲,絕對不要穿全棉內衣。沒有戶外運動經驗的人會錯誤地以為全棉內衣最好。 大錯特錯。 其實我們都有體會,全棉內衣在運動導致大量出汗後會吸收汗水,長時間潮溼,使人非常不舒服;在寒冷的冬天更可能潮溼因引起身體失溫,嚴重時會危及生命。

攝影|相機一凍就關機,還怎麼記錄好風景?

然而在霧凇島的冰面上守候光線的時候,就要穿最厚的羽絨服、羽絨褲、和帽子,因為在冰面上保持靜止不動的時候,人體沒有運動產生的熱能,只有將自身產生的熱量保持在羽絨服內才能保暖,即使這樣在接近零下30度的冰面扛上兩個小時也是非常艱苦的。對於靜態保暖,肯定就是羽絨服更保暖,因為長時間在戶外,不做大量運動,也不會產生更多熱量,我們需要把熱量存在衣服內。

對於靜態保暖,羽絨服是最暖和的,但是對於羽絨服的品牌也不要人云亦云,不是越貴就真的越好。

攝影|相機一凍就關機,還怎麼記錄好風景?

除了厚重的衣服之外,你還需要視情況準備好圍巾、棉口罩,還有一項至關重要的道具——手套。手套不能太短,至少要能蓋住手腕;手套不能太厚,不能過度影響手指靈活性否則你連調參數都很麻煩。

攝影|相機一凍就關機,還怎麼記錄好風景?

5.相機保暖

除了要做好對自身的防護工作,你還得注意保護你的器材,而其中最需要注意的就是相機電池。

攝影|相機一凍就關機,還怎麼記錄好風景?
攝影|相機一凍就關機,還怎麼記錄好風景?
攝影|相機一凍就關機,還怎麼記錄好風景?
攝影|相機一凍就關機,還怎麼記錄好風景?
攝影|相機一凍就關機,還怎麼記錄好風景?

相機棉服+暖寶寶

在低溫環境中(一般指 0° 左右),相機的電極反應速率會變慢,卻必須保持相同的輸出功率,因此耗電量會增大,同時也會影響電池壽命。所以,如果你要去很冷的地方拍攝,不僅要帶上幾塊備用電池,還要把它們放在溫暖的地方保存(比如說放包裡用布裹著,或者放個暖寶寶)。

在極端寒冷的地區拍攝,攝影師們甚至會把電池和相機分開存放,只在需要拍攝時再裝上電池,以最大限度提升電池性能。

我通常在戶外拍攝的時候給相機穿上棉衣,然後在靠近電池倉的的相機棉衣內側貼上暖寶寶,這樣可以避免掉電過快。備用電池也是放在貼近身體的羽絨服內的口袋裡。

攝影|相機一凍就關機,還怎麼記錄好風景?

6.相機起霧/結霜

戴眼鏡的人都會有過這樣的遭遇:當你從室外走進溫暖的室內時,眼鏡片上會起一層霧,讓你看不清東西。鏡頭也會有同樣的問題,而且更嚴重:不僅會影響取景,還可能會在相機、鏡頭內部也起霧,引起一系列問題,需要我們重視。

鏡頭起霧

攝影|相機一凍就關機,還怎麼記錄好風景?
攝影|相機一凍就關機,還怎麼記錄好風景?

USB加熱除霧帶

在冬季戶外拍攝的你一定有過這樣的體驗,就是在低溫環境下進行拍攝時,水汽常常會在鏡頭上形成水霧,因此常常給拍攝帶來很大的困擾。一款USB鏡頭加熱袋,能夠實現快速升溫以及持續保溫,具體性能能夠實現快速啟動5秒鐘加熱,並能根據實際需要智能地達到50°C,並且平均溫度保持在30°C。這樣就會保證鏡頭不因周圍氣溫下降,冷卻產生霧水凍結鏡頭,從而實現設備在夜間溫度下降或惡劣天氣下正常工作。

攝影|相機一凍就關機,還怎麼記錄好風景?

我們從冰冷的戶外拍攝回來,都想迅速回到屋裡暖和暖和,我們把相機從戶外帶回溫暖的室內的時候,相機就會大量凝結水汽,相機出汗,這對機身的電路也是有損害的,同時相機的鏡頭也會大量出汗,如果接下來我們還有想拍攝的,這時候由於鏡頭出汗我們什麼也拍不了,只能慢慢等相機和鏡頭慢慢烘乾。

解決方案是,讓相機與鏡頭保持與室外溫接近的溫度,這樣就不會起霧。我通常的做法是從室外拍攝回來直接把相機仍在汽車後備箱,或者將電池拿出,直接放在室外。確定沒有拍攝計劃的時候,才會將相機帶入室內。

攝影|相機一凍就關機,還怎麼記錄好風景?

在室外拍攝時,有一種舉動也會導致起霧甚至是結霜現象,那就是把臉湊近鏡頭/相機/LCD 屏。要知道,你呼出的氣體溫度可比環境溫度要高得多,如果溫度足夠低,你哈出的熱氣甚至可能在LCD 上製造出一層冰:所以,不要隨便把臉湊近你的器材;在用 LCD 屏取景構圖時,最好也暫時屏住氣。

7.避免三腳架結冰

攝影|相機一凍就關機,還怎麼記錄好風景?

我曾經在大冬天,帶著三腳架去拍溪水,為了找個好機位,把三腳架支在了河水裡。然後,收工之後,並沒有將三腳架上的水擦乾,並晾乾。而是直接將溼乎乎的三腳架直接收起來,並將三腳架直接仍在車的後備箱,奔往下一個拍攝點。大家猜一猜,後來發生了啥?等我到了下一個拍攝點,打算拿三腳架拍攝的時候,三腳架拉都拉不開,直接被凍死了,放在車裡暖風吹了好久,才將三腳架解凍。

攝影|相機一凍就關機,還怎麼記錄好風景?
攝影|相機一凍就關機,還怎麼記錄好風景?
攝影|相機一凍就關機,還怎麼記錄好風景?
攝影|相機一凍就關機,還怎麼記錄好風景?

以上事例告訴我們,冷天跑到潮溼地區拍攝,一定要及時把腳架擦乾,至少也要把腳架放在溫暖些的地方。如果以上兩點由於條件所限你都做不到,那就把三腳架的“腳”全部伸到最長,同時鬆開鎖釦(或鎖定旋鈕),這樣即使結冰了,清理起來也會比較方便,給你造成的麻煩也最小。再上圖中我標記出容易結冰,或者被雪夾在一些縫隙,導致三腳架或者雲臺無法正常使用,相機可能從雲帶上直接滑落,因為有雪在夾縫相當於潤滑劑,根本鎖不死,各位影友在戶外的時候要多多留意。

8.冰雪輔助工具

攝影|相機一凍就關機,還怎麼記錄好風景?

《乾坤太極》天為乾,地為坤,水為太極,乾坤太極!

2017年初3月份,剛下過一場雪,我想到一座山的山頂拍攝乾坤太極這個場景(至少目前我沒看過有人拍攝太極灣銀河拱橋),為了拍攝更好的畫質,我打算赤道儀拍攝,還帶了RRS TV33+BH55 PRO球檯和我平時用的捷信1542登山者系列,機身帶了sony A7S 天文改機和sigma 20 f1.4 和 尼康D810 +14-24,半夜11點開始爬山,由於雪太大,我的車被誤到半路,到山腳下就還有3km,上山正常說步行40分鐘,但是山上雪的厚度超出我的預料,有半米深,到了膝蓋,在這麼厚的積雪徒步爬山非常消耗體力,而且一腳深一腳淺,鋰電手電在低溫下迅速掉光了電量,只有一個人摸黑爬山,凌晨3點銀河就要升起,我還趕著時間拍攝,帶著這麼多器材到了半山腰我也氣喘吁吁,體力不支,這時候只有捨棄一些不必要的器材了,輕裝上陣,於是我選擇把大的三腳架和赤道儀扔到雪堆裡,等下山的時候回來撿(反正半夜荒山野嶺也不會丟),就這樣經過近3個小時的徒步登山在銀河升起前,按時趕到了山頂!

攝影|相機一凍就關機,還怎麼記錄好風景?

下山天亮時候拍攝半夜上山踩出的路

其實這次出行這麼艱苦的原因還是因為我忘帶了一個雪地戶外神器!

雪鞋

攝影|相機一凍就關機,還怎麼記錄好風景?
攝影|相機一凍就關機,還怎麼記錄好風景?
攝影|相機一凍就關機,還怎麼記錄好風景?

雪鞋又稱踏雪板,看上去像很寬很短的滑雪板。在很深的雪地上行走的時候,雪鞋可以通過將人的體重分散在更大的區域,避免深深陷入雪地之中。

在積雪很多的地方,很多拍攝點只有穿雪鞋才能走到。如果要爬山的話,有把後跟墊高的“上升器”的雪鞋能給你節省很多體力。對多數“大眾”拍攝點來說,雪靴大概不是必須的。如果你確切知道你去的地方需要在深雪上行走的話才需要購買。

攝影|相機一凍就關機,還怎麼記錄好風景?

在一些運動極限類的冰雪拍攝上,冰鎬、冰斧、攀冰鞋也是必不可少的輔助裝備。

9.如何正確曝光

攝影|相機一凍就關機,還怎麼記錄好風景?

拍冰雪曝光過點好還是欠點好,主張不很一致。主張減少曝光量的人認為:冰雪的反光很強,相機測光表所測得曝光值受冰雪反光的影響而增高,所以減去虛高假象,曝光才會準確。主張增加曝光量的人認為:冰雪反光是很強烈,但與陰影面的反差很強,減少了曝光量,陰影面會失去影紋,所以應該照顧到陰影面,增加一點曝光量。哪一種主張對呢?(以上為其他人觀點)

攝影|相機一凍就關機,還怎麼記錄好風景?

我個人更偏向於增加一點曝光量效果會好一些。

增加了曝光量不僅陰影面曝光準確,冰雪會顯得更為白潔。曝光量增加多少為好呢?一般來講,當相機測光表測定曝光值之後,可再增加1-2擋曝光量就較為理想。但是最終的效果還是以直方圖為標準。其實可以通過CPL濾鏡消掉一些雪的強反光,減少明暗反差,得到一個很均衡的曝光照片。對於上面的場景,雪的反光也會相當嚴重,這時候我們需要使用CPL濾鏡,消除雪面的強反光。CPL濾鏡可能是雪景攝影最常用的濾鏡,最常用的場景也是太陽昇起之後的強反光時刻。

10.多視角拍攝

風光不只是大廣角,這些非常有意思的長焦小景會讓你的片子與眾不同且難以複製。第一張《雪脈相連》拍攝於南美剛剛下過雪的早上,雨夾雪將光禿禿的黑色樹枝覆蓋,從樹底下看過去非常有趣,於是我換上100-400GM這枚鏡頭,拍攝樹枝的局部,黑白的反差和樹枝像河流一樣相連,最後海納百川的姿態讓我覺得這張片子非常的與眾不同。

攝影|相機一凍就關機,還怎麼記錄好風景?
攝影|相機一凍就關機,還怎麼記錄好風景?

這幅《層林盡染》我是爬到防火瞭望塔上用70-200長焦鏡頭豎構圖拍攝,雖然長焦鏡頭有壓縮景深的效果,然而,站在高處俯瞰林海,前面的樹木將後面的樹木遮擋,錯落有秩,遮擋法和縱透視加上豎構圖的綜合運用,配合豎構圖可以讓畫面顯得更加的立體。畫面還同時具備冷暖的光影對比,色相和明度的進退。遮擋和縱透視都可以通過前期改變相機機位的方法來實現,攝影師在構圖時不妨多加思考。

攝影|相機一凍就關機,還怎麼記錄好風景?

除了換上長焦鏡頭我們你還可以使用無人機進行上帝視角拍攝,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極寒的條件飛無人機會有以下問題:

1. 雪太厚,沒地方起飛。(可手持起飛解決)

2. 飛行時間大大縮減。(留夠充足電量返航)

3. 手機不能長時間遙控。(暖寶寶+熱水袋給手機加熱)

攝影|相機一凍就關機,還怎麼記錄好風景?

結語

這篇近六千字的文章是我多年的冰雪攝影的經驗總結,絕不是網站上覆制粘貼過來的,都是本人親身經歷,都是一次次實戰得出的教訓和真知,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冰雪攝影真的非常艱苦,最後祝大家多出大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