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特供︱魏延安:2018年我读过的十本好书

元旦特供︱魏延安:2018年我读过的十本好书

元旦特供︱魏延安:2018年我读过的十本好书

在2018年里,我共读书64本,创造了个人年度读书新纪录。在岁末年初之际,依照往年惯例,从自己读过的书中推荐10本书,供大家参考。

1

2018

元旦特供︱魏延安:2018年我读过的十本好书

《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英) 彼得·弗兰科潘著,邵旭东、孙芳译,

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

这是英国这位并不年迈的学者的“惊世骇俗”之作,他大胆地向世人宣布:这个世界的中心从来不在西方,而在丝绸之路的中间地带;为什么西方就成了世界的中心?那是后来粉饰出来的!作者以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精妙的文思,将丝绸之路两千多年的历史概况为宗教之路、基督之路、变革之路、和睦之路、皮毛之路、奴隶之路等24个“路”,深入浅出,气势磅礴,能赢得举世的赞誉,可谓实至名归。

读这本书,需要有一定的历史基础,也需要好的手腕,书重约两斤,端起来一会就得放下。

2

2018

《读懂中国农业农村农民》

陈锡文编著,

外文出版社出版。

元旦特供︱魏延安:2018年我读过的十本好书

这是“读懂中国”丛书的一本,本来是给老外看的,这个是中文版。可以说,这是一本简练通俗的三农读本,从神农传说直到今天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煌煌四千余年,却在一本书中体现,在流行简史的时代,也可算作一本中国三农简史吧。

迄今为止,我在农业农村工作岗位已经超过20年,三农类的图书读过的已经不少了,也包括陈锡文先生的三农著作在内,但是像这本这样通俗、简洁、明了、流畅的,还是比较少见的。

如果说要挑一本三农的入门科普读书,本书绝对是最佳选择。

3

2018

元旦特供︱魏延安:2018年我读过的十本好书

《原则》

(美)瑞·达利欧著,刘波、綦相译,

中信出版社出版。

这一本2018年元月面市以来,可谓火得一塌糊涂,甚至有不读此书都不好意思说管理的调侃。

本书以自述的形式讲作者白手起家40多年的生活与工作原则,中心思想是:要想实现一个人的目标,就要确立适合自己的原则,按照原则行事。

作者追求的人生目标是并行的两个——即从事有意义的工作和发展有意义的人际关系,这一点明显与一般名人所讲——人一生只为一件大事而来不同,特别是作者能将良好人际关系摆到人生目标这一高度是少见的;

作者认为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方法是“创意择优”,包括公开想法、充分讨论、运用工具分析及可信度加权决策等,特别重视对于数据及软件工具的运用,以力求客观;

具体实现的途径是“极度求真、极度透明”,坚持公司内部没有秘密,开诚布公,连公司的会议记录都可以内部调阅,以确保信息全面。

4

2018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1978—2018》

厉以宁著,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

元旦特供︱魏延安:2018年我读过的十本好书

本书以编年的形式,在每一个年度选编了厉以宁先生一篇文章,涉及经济发展各个方面,既有理论上的探讨,也有具体问题的分析,一如本书所介绍,可以从这个特殊的角度看出四十年中国经济的发展演变。

特别是改革开放初期的几篇,既能感受到理论上循序渐进的不易,更能感受到中国发展之快,当时文章提到的发达国家的场景,中国今天已经实现。

5

2018

元旦特供︱魏延安:2018年我读过的十本好书

《零边际成本社会》

(美)杰里米·里夫金著,

赛迪研究院专家组译,

中信出版社出版。

这本书2014年就已经出版,一出来就引起了互联网及经济界关注。作者通过对极致生产力、协同共享、产消者、生物圈生活方式等全新的概念阐述,对未来社会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时代的社会发展,提出了若干大胆的推测,提出“一种新的经济范式正在演变,这种新经济范式可能进一步降低边际成本,使之接近于零。

这让许多商品和服务近乎免费,更加多样化,并能够在协同共享上分享。”近些年的一些互联网发展趋势,已经对其中的一些推测作出了验证,特别是共享经济的兴起。

6

2018

《历史的温度:寻找历史背面的故事、热血和真性情》

张玮著,

中信出版社出版。

元旦特供︱魏延安:2018年我读过的十本好书

这个书是当当网智能推荐的,抱着试试的态度读了一篇,顿时欲罢不能,一口气读了下去。

其鲜明的特点是记者写历史,有史实的厚度也有文采的风度,读起来流畅、晓白,绝无一般历史书的沉闷,故事性很强,文字生动感人。

本书第一篇《大家都称她为“夫人”,但又有多少人真正理解她?》就非同凡响,居里夫人作为人的名字是伟大的,但作为真实生活中的女人却过得凄苦,她的科学成就并没有为她后半生作为一个寡妇追求人生幸福带来好运,而是成了一种负担,因为寻求新的人生伴侣而被批判为坏女人,但都这无妨她把自己的一切捐献给了人类公益事业,但那个时代的人却没有理解她,只能在凄苦中终结一生。

而其后关于爱因斯坦、爱迪生等一系列历史人物的故事讲述,让人看到了被历史辉煌所掩盖的硬币的另一面,让人感叹不已。此书还有续集,继续推荐。

7

2018

元旦特供︱魏延安:2018年我读过的十本好书

《工作、消费、新穷人》

(英)齐格蒙特·鲍曼著;

仇子明、李兰译,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

是一本关于现代社会的哲学思考,核心的观点是:人类已经进入消费社会,消费主义不仅带来人性上的物质疯狂追求及见利忘形等社会问题,更重要的是,人在消费社会带来的表面自由背后,更加地被物化和奴役了。

而且,一个人在社会的价值也从原来的劳动者演化为消费者,当你是劳动者时,你是社会的建设者;而当你是消费者时,没有消费能力的人将失去价值,成为“新穷人”,这就是今天“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不肯坐在自行车上笑”的背后哲学逻辑。

8

2018

《奔腾年代:互联网与中国1995—2018》

郭万盛著,

中信出版社出版。

元旦特供︱魏延安:2018年我读过的十本好书

中国互联网这20多年的发展恰如书名,而作者又是《人民日报》内参部记者,长期关注研究中国互联网发展,在参照大量资料基础上的匠心剪裁与梳理,既不失史实的严谨,更多了一些文学的感染力,读来让人心潮澎湃。

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读上这样一本,对于关注互联网的人士而言,更是有意义的。

9

2018

元旦特供︱魏延安:2018年我读过的十本好书

《人类群星闪耀时》

(奥)斯蒂芬·茨威格著,

潘子力、高中甫译,

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

本书是关于若干名人和重要历史时刻的记述,虽然得出的历史规律结论——偶然性因素决定历史方向值得探讨,但如此优美的文字确实让人震撼。

读这本书的最大感觉是,文采飞扬,既有诗意的境界,又有澎湃的激情,让人激动不已。这一种阅读感觉,好些年前读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时有过,再早就是读郭沫若的话剧《屈原》。而且作者能以不同文学形式来表达,像托尔斯泰的最后时刻就是以别出心裁的话剧形式展现的,心理描述、人物对白等十分精彩传神。

当然,书中也不出意外地保持着西方高人一等的姿态,特别是对美洲新大陆发现与征服过程中对印第安人的残酷杀害,那1500万死去的冤魂又该属于哪一个上帝?

10

2018

《数字经济:中国创新增长新动能》

郭凯天、司晓主编,

中信出版社出版。

元旦特供︱魏延安:2018年我读过的十本好书

数字经济目前是热点,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及之后,热度进一步升级。本书是腾讯研究院的作品,与三年前的“互联网+”读本相比,明显好读了许多,至少不像上一本那么艰涩,基本用比较明了的话阐明了腾讯对于数字经济的理解,分若干数字经济热点领域进行了分别论述。

若要了解数字经济,不失为一个科普的读本。

比如说,如何看待“互联网+”与数字经济,根据本书的回答可以理解为,互联网是工具,“互联网+”是进程,而数字经济是“互联网+”的成果,但未来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会融为一体。

(二〇一八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夜)

(本文图片均选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