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Ⅱ:影像

南方Ⅱ:影像

點擊上方藍色字“張謀的文字世界”即可關注,閱讀更多原創作品!

一杯敬南方,一杯敬北方,南方有夢想,北方有故鄉……

——題記

南方Ⅱ:影像

影像

這是平常的一天

也許每個日子都平淡無奇

才是好的生活

讓生命少些波瀾

人生永遠不可能如初見

十字路口

永遠等待著過馬路的人

相遇總是一種意外

所有路口都有故事發生

也有擦肩而過

無數的可能與變數

那些看似簡單的情節

回味無窮

似乎是一場刻意的安排

我們叫它緣分

又或者命運

我們所經歷的一切傷痛與分離

在所難免又理所當然

我有深深的孤獨

也有深深的思念

在不停流逝的光陰裡

我寫下這分行的文字

在時光裡雕刻出一道或深或淺的痕跡

封存回閃的影像於記憶的叢林

我乘坐的大巴在梅林關口停了下來,有當兵的上來查驗邊防證,我沒有,之前辦得已經過期,只好下車去驗證大廳拿身份證一次性通關,過了關口,我尋著剛才坐的那輛大巴,重新返回到車上,也許是因為緊張,也許是坐車時間太久,犯困,總之,我上錯了車,在車已經走了很久以後,我才慢慢發現並確定是坐錯了車,走的線路跟我要去的目的地根本對不上。我趕緊打起十二分的精神,這時車剛好停在了一處公交站,我也不管是到了哪裡,先下車再說。

我跳下車,站在站臺上東張西望,打量四周的建築,發現這個地方竟然這麼眼熟,我去公交站牌上看了一眼——上油松村,我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六年了,我離開這個地方六年了,第一次回來,還是因為坐錯了車。我沿著路往前走了一小段,就再也邁不開步子。

如果讓我說說對深圳這座城市最初的印象是哪些,我的排序依次是松崗天橋,益力礦泉水,富士康,夢麗園。松崗天橋是我第一次踏足深圳的地方,我從廣州上了大巴,在車上睡了一覺,然後下車後就到了松崗天橋。那是八月份的天氣,燥熱的厲害,陽光強烈的想要把人曬化,我們一行人躲到了天橋下。天橋上有字,沒錯就是松崗天橋幾個字,橋上並沒幾個人走過,我用一種新奇的眼光打量著眼前這座傳說中的城市,旁邊的公交站臺上不停的有巴士停下又開走,街道工整,乾淨,還有很多的綠化帶,我只能跟我的家鄉小城做對比。我還看到有騎著摩托車的協管在車流中不停地穿梭,他們戴著頭盔,墨鏡,穿戴整齊,看著挺威風。

在天橋底下站著,有人跑去旁邊不遠處的便利店買水,我也跟著去買了一支,水是冰凍過的,喝著特別爽,也許是三十多個小時的火車,水早喝光了,是真的渴了,我覺得那是我喝過的最好喝的水,清涼、爽口、透澈、我一口氣喝掉了大半瓶,感覺身上的溫度都跟著降下來了幾度。我拿著瓶子,特別留意了一下,這個水叫益力,我從心底感嘆到這真是個好名字,益就是增加的意思,力就是力氣,力量,簡而言之就是增加力氣與力量的意思。比我之前喝的娃哈哈有內涵多了。還有外包裝,一抹海洋藍映射整個瓶子,看著就乾淨,清爽。我對益力一直有著偏愛,直到現在,我還是喜歡喝益力,家裡的桶裝水也一直堅持喝益力的。

其實我心裡面明白,水都差不多,只是益力先入為主,在那個特別的時間與地點,給我解了渴,不僅是身體上的口渴,還有精神上激勵。三十四個小時的火車,我從大西北站到了南方,過道里擠滿了人,我連行李箱從架子上都無法取下來,我靠兩瓶水支撐到下了火車,完全忘記了飢餓,水真的是生命之源啊。

我住進了十元店,好像還不要十元,只要八塊,我記得清清楚楚,一個房間只收了八塊錢。房間小是小了點,其它和小旅館的環境也差不多。我先去洗了個澡,洗去了一路上的風塵與疲憊,然後沉沉睡去。

離開松崗,又坐上了車,這次換了輛小巴,我覺得車走了很久很久,好像穿過了大半個城市,一個下午在各種街道上搖搖晃晃前進。我趴在車窗上,路邊上的各種廣告牌呼嘯而過,不知道走到了哪裡,我看到街邊上有個錄像廳,門口樹立著一個大的牌子,色彩絢麗,上面寫著晚上放映什麼片子,以前我喜歡鑽錄像廳,所以,錄像廳首先映入我的眼簾。我不否認,錄像廳裡有值得我們留戀與探秘的世界。那些大人們口中的禁忌,變成了我們不斷要去探求的真相。無禁忌,不好奇,在這樣一條街道上,我最先關注了錄像廳。

小巴七拐八轉,終於將我們送到了目地的——富士康。我對富士康並不瞭解,只知道它的招工廣告曾經貼在我們村口的磚牆上,這也是為什麼我會來到這裡的原因。高大的兩扇鐵門緊閉著,我把它跟監獄的門在心裡做了對比。進去後,我慢慢了解到,富士康有很多個全世界第一,我到現在還記得其中一個是桌上型電腦連接器。我參加了軍訓,因為老闆是臺灣人。富士康名氣很大,很多人都以能進入富士康工作為榮。

後來的後來,多年以後,富士康不斷髮生員工跳樓事件,引起了社會巨大的震動,一個什麼的企業會逼得員工跳樓?而且十三跳?作為一個過來人,我覺得不足為奇,這樣說並不是我藐視生命,而是以我個人的經歷與觀察,我知道當時的制度與人的尊嚴發生撞擊,一定會有不幸產生。在我的感觀裡,富士康是一個不講人情的地方,只有紀律與制度,嚴重點說就是順者生,逆者亡。在富士康,非黑即白,沒有灰色地帶,沒有什麼叫通融,制度就是唯一的準繩,什麼都是一刀切。你只有逆來順受,容不得半點失誤與錯誤,相當冷血與殘酷。人時刻都處在緊繃的狀態,稍有不慎,就會淘汰,就會被釘在恥辱柱上。在富士康,尊嚴遍地都是,但都是被剝奪掉的,都是隨意被踐踏的。

我不覺得制度嚴厲有什麼不好,也許是我向來對自己夠狠。在選擇離開與尊嚴之間,有人選擇了保住最後一點尊嚴,以死抗議。富士康的伙食一直是我懷念的,選擇比較豐富,縈素搭配合理,每餐必配例湯與餐後水果等,員工宿舍配有飲水機,那是在2000年。從一點上來說,這個企業還是厚道的。

夢麗園是個工業區的名字,開始時我並不知道,我以為是個地名,我看到高高的像水塔一樣的建築,我不能確定到底是不是真的水塔,樹立著三個大大的字——夢麗園。這是一個很有詩意的名字,我常常把它的意思固執的理解為夢裡美麗的家園,還有特美思這個煙,我理解為特別美麗的思考。這可能是我想家的心理在作怪。離夢麗園三個字最近的地方,它的下面是個沖涼房,每天下班後,我都會端著盆子去沖涼,洗衣服。夢麗園三個字高高在上,遠遠的我看見它,把它當成是地理座標。

我離開的那天,抬頭看了看那高高在上,特別醒目的三個字夢麗園,我知道這裡僅僅是個開始,我的路還很長很長。夢麗園,成了我後來的談資,一說起南方,一說起深圳,一說起富士康,我都會說我曾經在夢麗園那裡上過班。

南方Ⅱ:影像

獲獎理由:《南方Ⅱ:詩文志》將詩與文結合,正如精神與人生之間的錯位,現實和理想在磨損中顯示出內在的神秘與意義。富於內省性情感的語言,將個人生活與社會景觀有機融為一體,讓我們看到時代潮流中個人精神的變動,那灰暗但堅韌的生活軌跡。

關於《南方》

南方Ⅱ:影像

1999年,我跟隨南下打工的人潮,湧入了南方的一座城市,從此,開始了長達十多年的打工歷程。從工廠工業生活到城市寄居者,一路走來,經歷著眾多底層打工者類似的遭遇,我曾參與過工廠因拖欠工資而引發的集體罷工事件,也參於過因黑職介詐騙而打砸黑職介的惡性事件,還因沒有一張邊防證而人生第一次被關進拘留所……工業區、返修組、罷工、黑職介、旱冰場、公交車、城中村等等眾多的“關鍵詞”以及背後隱匿的事件都構成了我寫下這些文字的經緯,我以拙筆為符,希望為遠去的一個時代做個見證。

南方Ⅱ:影像
南方Ⅱ:影像南方Ⅱ:影像

頒獎詞:

這部作品遠遠超越了“打工文學”的話語範疇,充滿了生命體驗的生動記錄。在這些文字的背後,站立著一個內心充滿反省精神的人,他的疼痛便也成為了我們共同的疼痛。

作品翔實地記錄了1999-2009年間南方底層打工者在時代變遷中的境遇和體驗,袒露心跡,細緻可感,自我性突出,敘述樸素、資料紮實。抒情性與敘事性結合融洽,表現打工生活富於經驗質地,展示出某種可貴的階級意識,頗具當代意義。

評委評語:

這部紀實文集遠遠超越了“打工文學”的話語範疇,充滿了生命體驗的生動記錄。在這些文字的背後,站立著一個內心充滿反省精神的人,他的疼痛便也成為了我們共同的疼痛。

——著名評論家、中山大學教授、博導謝有順

表現打工生活,富於經驗質地。

——中國作協副主席、著名評論家、作家李敬澤

真切記述了自己在深圳打工十年來的體驗,袒露心跡,細緻可感,自我性很突出。

——著名評論家、瀋陽師大特聘教授、原文藝報常務副主編、小說選刊主編賀紹俊

底層打工者生活的如實記述,有手記色彩。

——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會長、著名學者白燁

翔實地記錄了1999-2009年間南方底層打工者在時代變遷中的境遇,敘述樸素、資料紮實。抒情性與敘事性結合融洽,展示出某種可貴的階級意識,頗具當代意義。

——北京大學教授、權威網絡文學評論家邵燕君

南方Ⅱ:影像
南方Ⅱ:影像南方Ⅱ:影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