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工作組駐村,農村扶貧工作怎麼做?

東風村是個合併村,由之前的興林村和羅家灣村合併而成。地處湖南省貧困縣新化西北部,是一個貧困小山村。

扶貧工作組駐村,農村扶貧工作怎麼做?

遊老漢今年71歲,祖祖輩輩都生活在這個小村子裡。筆者去採訪時老漢剛從醫院到家,大病初癒的老漢一臉憔悴。兩個月前老漢跟村裡幾個老人一起去張家界工地做小工,不想因為年老體衰從事高強度的體力勞動引發肺部發炎,在工棚躺了三天,痛的死去活來,本想堅持一下做到年底才回家的,工頭怕出事把老漢送回老家。去醫院檢查醫生說是過度勞累引發的神經內膜炎,住了三天院老漢才止住痛疼。

扶貧工作組駐村,農村扶貧工作怎麼做?

遊老漢育有三個子女,老漢說兒女的經濟狀況都不是很樂觀,根本沒有餘錢來管他們兩個老人,所以才出去打工補貼家用。

筆者問你們村不是有扶貧工作組嗎?沒給你們這樣上了年紀經濟狀況又不好的老人做安置嗎?老漢說自從2016年扶貧工作組來了以後,他們經常來家裡走訪,問情況,逢年過節也會給紅包,這是針對貧困戶的。老漢夫妻倆是貧困戶,2016年第一批貧困戶是村裡定的,有些戶全家都評上了,老漢夫妻沒評上。老漢老實,是老太太聯合一幫沒評上的老人去村裡鎮裡鬧了好多天,後來補評了一批才給了他們夫妻兩個指標。”兒女又都不在家,我們當時都不知道怎麼回事,後來聽說貧困戶政府有補貼老太婆才跟別人一起去鬧的。“老漢憨憨的說道。昨天村支書跟扶貧隊來家裡了,我門前這段路要我自己出三分之一的錢,說是上面沒批下來,村裡湊一部分我自己出一部分,我這次打工賺了七千多塊,生病花了一千多,剩下的在湊湊差不多夠了,孩子們都不在家年紀大了冬天燒煤什麼的方便些。“早幾年不是就村村通公路,戶戶通公路嗎?”筆者問道。“別的人家都通了,我這遠一些,就我一戶,說是要上面批一直拖到現在。老太婆一直說要去上訪沒讓。”老漢一臉滄桑笑容讓人心酸!

扶貧工作組駐村,農村扶貧工作怎麼做?

在走訪中,筆者瞭解到在西河鎮東風村像老漢這樣的情況很普遍,年輕人基本上長年在外打工,老人在家長年不出門信息量有限,對國家政策瞭解不多,基本上是村裡在安排,像貧困戶評選,政府各種形式的補貼等沒給安排的就去鬧去上訪,這方法很有效。

在走訪中遇到夏家凹的一位劉姓年輕人,他說:“2016年之前我們村村支兩委是終身制,我今年37歲,從出生到現在總共三位支書,第一位王某某,聽父輩說從土地下放到九幾年,因身體狀況自己不當了。第二位劉某某,接班王某某一直到2016年兩個村合併,2015年中風生病都一直在職,現在合併了羅家灣村實力關係強些,所以支書姓羅,村長是原興林村的。原支書劉某某兩兒子長年不在村裡都是村委委員。現在的村委拼的是關係,間接體現著各方利益劃分。現在誰都知道國家大力扶持農村,貧困村更是給予大量扶貧資金,這是一塊大蛋糕,怎麼劃分?知道了去鬧一下可以分一杯羹,不知道一般都不了了之。去鬧了是扶貧,不鬧不上訪繼續貧“

近幾年農村成為國家重中之重,各種優惠政策偏向農村,財政補貼扶貧精準扶貧住房保障等等。可有多少落到了真正需要的老百姓身上?國家政策是好,沒有人領頭那也就是紙上畫的一個大餅。甚至於會成為一部分有想法有關係人心中的大蛋糕。

農村扶貧,政策是方向,關鍵是實際執行這些政策的人。沒有好的監管,沒有超強執行力,沒有一心為民的公僕心...這一切這只是一句口號而已!

應老漢等人要求圖片沒用原圖,歡迎各位農村出身的朋友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