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找什麼樣的風水師,先得看看風水有啥講究

想找什麼樣的風水師,先得看看風水有啥講究

原始風水的起源,相傳在伏羲時代就已產生,也即在上古、遠古時期就有了風水的雛形。當前易學界對風水起源較為籠統的說法是風水萌芽於先秦時期,單是這個時期就有二三千年、五六千年甚至萬年以上等不同歷史跨度的猜度,因為年代久遠、考證較難,因此只能統稱為先秦時期。但從《易經》一書的生成來看,較早、較權威的闡釋應在東漢班固的《漢書·藝文志》中所載:“易道深矣,人更三聖,世歷三古。”《易經》成書經歷了三個聖人、三個時期,幾千年才形成一部《易經》。

想找什麼樣的風水師,先得看看風水有啥講究

何謂三聖?何謂三古?三聖就是三位聖人:伏羲、周文王、孔子,三古就是上古、中古、下古。古代的三古是以伏羲時代為上古、文王時代為中古、孔子時代為下古。現代史學家則認為,上古時代為三皇五帝時期;中古時代為夏、商、西周、春秋、戰國至秦時期;下古時代即從漢至清時期。其實也可以這樣來理解,風水的形成乃至《周易》一書的問世都不只是某個人或某個時代的產物,而是人類自發衍伊始,直至名歸正傳,其經歷了遠古、上古、中古、下古不同時期的疊加、修補、綜合和各種智慧的匯攏才逐漸問世的。

想找什麼樣的風水師,先得看看風水有啥講究

關於風水的概念,自古以來便有多種稱謂,大致有“地理”“陰陽”“卜宅”“相宅”“圖宅”“形法”“青囊”“青烏”“青鳥”“堪輿”“地輿”“相地”“山水”“擇吉”“時空”等多種稱謂,至東晉時期,相傳郭璞《葬經》一書問世,風水才有了比較清晰統一的釋義,其後逐漸稱之為“風水”,主要包括陽宅風水和陰宅風水。

想找什麼樣的風水師,先得看看風水有啥講究

風水學實際上是中國自古沿襲至今的一門較為實用的學術,並在歷史上一度成為顯學。當時孔子周遊列國,處處向國君或諸侯宣導儒家思想,卻四處受挫,抑鬱不得志,國君諸侯們反而責問他懂不懂易,並勸導其習易。五十多歲歸來,孔子開始研習《周易》,從此手不釋卷、韋編三絕,以致喟嘆“五十而知天命”。得益於晚年時期的孔子,《周易》才有了其註解詳實的《十翼》,並被奉為《易經》,在儒學領域被尊為群經之首,道學領域則崇為“三玄之冠”。

想找什麼樣的風水師,先得看看風水有啥講究

數千年來,無論帝王將相,還是平民百姓,無論鴻儒方家,還是民間藝匠,無論世外高人,還是凡夫俗子,一直對《易經》都抱有廣泛濃厚的興趣,不管是國家治亂興衰,還是個人存亡得失,人們總企望從《易經》中能找到合理的解釋或趨利避害的指導方式,這種人類文明史上少有的文化現象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關注與思考。

想找什麼樣的風水師,先得看看風水有啥講究

那麼,風水究竟是根據什麼來做選擇的呢?古人認為“氣”是選擇生存環境的基本標準。這個氣不僅指空氣,而是一

種富含多種成份、表現多種形式的一種氣場,它雖看不見摸不著,但是它確實存在,並且與人的健康、禍福等息息相關,古人把這種氣叫做“炁”(讀如氣)。關於“炁”的概念,在《要正信不要迷信,是個中國人都應該惡補點風水知識》這篇文章裡已做了較為全面的解釋,在此不再贅述。當前人類科技的發展早已證明了我們周圍存在引力場、電場、磁場等各種能量場,還有些“場”,單靠現代科技還難以辨認,但古人早已覺察到了它的存在。認為“炁”是“聚則成形,散則化氣”“形者氣之著,氣者形之徵”。炁,“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因此風水學就是研究氣的學問。古往今來,無論何門何派,不論是巒頭風水還是理氣風水均以氣為中心,圍繞氣做文章,教人們如何尋找建造一個有山有水、藏風聚氣,適於人們工作、生活、出行、求財、養生的風水寶地。

想找什麼樣的風水師,先得看看風水有啥講究

中國風水源遠流長,各種學術派別很多。自唐宋以降,風水術大致分為兩大派,即形勢派和理氣派。形勢派又大致分為巒頭派、形象派、形法派三大門派,因其初期主要活動分佈在江西一帶,所以又統稱“江西派”。形勢派偏重於觀察山川形勢,以“龍、穴、砂、水、向”的“地理五訣”來論吉凶,尋找生氣旺盛之所,它實際上屬於風水地理。形勢派習慣上奉管輅(讀如路)和郭璞為祖師,但形勢派理論的創立與推廣,卻得益於唐代的楊筠松、曾文遄(讀如傳)、賴大有、謝子逸等人。形勢派風水把地形、地勢的特徵形象化,因形立名。因其實踐豐富,忌諱很少,學起來相對而言比較直接、簡單、易懂,容易被人們接受和理解,所以,它的流傳面相對來說比較廣。

想找什麼樣的風水師,先得看看風水有啥講究

理氣派將陰陽、五行、河圖、洛書、九宮、八卦、六爻、星象、神煞、納音、元運、四柱(八字)、奇門、六壬、擇日等納入其理論體系中,形成十分繁雜的風水術數學說,其理論構架和內容幾乎涵蓋易理的各個方面。理氣派由宋代的王及、陳摶(讀如團)等人創立,後期的蔣大鴻、沈竹礽(讀如仍)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因其初期主要活動分佈在福建一帶,因此又統稱之為“福建派”。理氣派分支很多,有八宅派、命理派、三合派、三元派、翻卦派、五行派(星煞五行派)、陽宅三要派、八卦派、奇門派、星宿派、九星飛泊派、玄空飛星派、玄空大卦派、過路陰陽派(金鎖玉關派)、紫微斗數派、乾坤國寶派(龍門八局派)等流派,最主要的是飛星、三元、三合三大學說。理氣派更注重環境與人的協調,在生活中更具實用性,雖然門派眾多,但主要理論依據基本上是一致的,這一流派在清代乾隆、嘉慶年間非常盛行,但因理論繁瑣、知識龐雜、學問高深,一般人不容易理會和傳承。

想找什麼樣的風水師,先得看看風水有啥講究

形勢派注重山水形勢,以外形論得失,是地學之體。因為形勢景觀是看得見的,所以人們比較容易弄明白;理氣派注重元運、方位、流年等無形的數理方法,講究應驗,為地學之用。而理氣派中的玄空派相傳是古代風水流傳中最為隱秘的一個學派,由於保守嚴秘,傳人甚少。相傳也是東晉郭璞所傳,後經唐朝丘延翰、楊筠松,宋代吳景鸞,明代蔣大鴻,直至清末沈竹礽才將此法公之於眾。玄空派至清末共分六大派系:無常派,以章仲山為代表;蘇州派,以朱小鶴為代表;上虞派,以徐迪惠為代表;湘楚派,以尹一勺為代表;滇南派,以範宜賓為代表;廣東派,以蔡岷山為代表。其中,一般認為影響最大的主要是無常派和廣東派。玄空派是以形勢為本,在深入觀察形勢的基礎上,以分元運、九星及排“洛書九宮”的獨特理氣方法,去推算山川氣運衰旺及如何趨吉避凶。在當代風水學界中,玄空派是較有影響的一派,被稱之為“活易經”,因為用起來比較靈活,效果比較明顯,吉凶驗證時間也比較短,因此也就有更靈、更快、更準一說。

想找什麼樣的風水師,先得看看風水有啥講究

古人云:“上下四方謂之宇,往古來今謂之宙。”“宇”指空間,“宙”指時間。“宇宙”就是在空間上無邊無際、時間上無始無終、按客觀規律運動的物質世界,實際上“宇宙”就是空間和時間的統一體。看風水如只斷空間不斷時間,就會謬誤百出;如只顧時間不顧空間,也會大失偏頗。真正的風水調理準則,一定是要結合時間、空間,甚至諸多關聯要素來綜合判斷和調理的,這種風水才是“活風水”,而不是墨守成規的“死風水”。誠如國際易學風水研究院院長練力華“五位一體”的全新風水理念所強調的:“形為體,氣為用;形氣為體,客星為用;形氣星為體,主命為用;形氣星命為體,擇日為用。”其對風水的形、氣、星、命、日的系統整合思維與兼顧思考模式,也算是當前社會弘揚風水學真諦的一種有益參照或借鑑。

想找什麼樣的風水師,先得看看風水有啥講究


想找什麼樣的風水師,先得看看風水有啥講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