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頭孢,7天內不能喝酒!吃了頭孢,7天內不能喝酒!

前段時間,餘杭77歲的唐大伯,因患有AE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當地醫院住院。1月7日,經過抗炎、化痰、平喘治療後出院。


吃了頭孢,7天內不能喝酒!吃了頭孢,7天內不能喝酒!



出院那天中午,唐大伯在身體痊癒後特別高興,和家人一起吃飯時便端起了酒杯,可是一杯酒下肚,隨後就出現了面色潮紅、胸悶明顯、乏力、伴意識不清等症狀,唐大伯昏了過去。無論家人怎麼呼喊,唐大伯都沒有任何反應。緊急之下,家人連忙將他送到杭州市西溪醫院就診。

送到醫院後,家人們有點想不明白,按理說唐大伯向來酒量還可以,怎麼才喝這麼點,竟會發生這樣的狀況?因為一杯酒,又住進了醫院?

頭孢中斷人體酒精代謝

引發雙硫侖樣反應

經過醫生一番詢問,原來,唐大伯住院期間用過拉氧頭孢這種抗生素,這次剛出院就喝酒,才導致唐大伯出現了“雙硫侖樣反應”,昏迷住院。唐大伯向來嗜酒如命,平時在家中不喝點酒就會難受,但這次著實不應該。

杭州市西溪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王美華介紹,唐大伯的例子,是典型的用了頭孢類抗生素後飲酒引起的“雙硫侖樣反應”。簡單來說,雙硫侖樣反應就是頭孢類藥物和酒精在體內共同作用,中斷了人體酒精代謝過程,從而導致體內“乙醛蓄積”,出現中毒反應。


吃了頭孢,7天內不能喝酒!吃了頭孢,7天內不能喝酒!



正常情況下飲酒,酒精進入體內,首先在肝細胞內經“乙醇脫氫酶”的作用氧化為“乙醛”,乙醛再在“乙醛脫氫酶”的作用下氧化為“乙酸”,進而代謝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體外,但如果在飲酒前後或期間服用頭孢哌酮等含有N-甲基硫代四唑等基團的藥物後,體內乙醛脫氫酶活性被抑制,乙醛無法降解,蓄積在體內。抗生素,尤其是甲硝唑類、頭孢類,會引起乙醛在體內蓄積,而乙醛有毒性,如果蓄積在體內,就會表現出輕重不同的症狀。

浙大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藥劑科副主任、主任藥師周權博士說道,雙硫侖是一種曾經的戒酒藥物,服用後即使飲用少量的酒,身體也會產生嚴重不適,以達到戒酒的目的。之所以命名為雙硫侖樣反應,是因為不僅僅雙硫侖會引起這些不適,許多藥物都具有與雙硫侖相似的作用。

雙硫侖樣反應發生於酒後用藥或用藥後飲酒,症狀一般在5-30分鐘內出現,最慢的4小時,輕則面部潮紅及發熱、頭痛、心悸、胸悶、噁心嘔吐、頭暈、心率增快,重則血壓降低、呼吸困難、胸痛、心律失常、意識喪失、心力衰竭、休克,甚至死亡。

服用頭孢後多久可以飲酒?

至少7天

唐大伯再次住院後,所幸沒有生命危險,經過治療和觀察,一週後順利出院了。王美華說:“一般雙硫侖樣反應都是比較急性的,沒有併發症的話,住院一到兩天能好,像唐大伯這樣的,因為肺和心臟有問題,所以多觀察幾天。”

服用頭孢後,多久才可以再喝酒呢?周權建議,一般服用頭孢、甲硝唑等藥物後,一週內不要喝酒。另外,飲酒後假如需要用頭孢、甲硝唑之類的藥物,須待體內酒精清除後才行。

浙江省人民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袁永生前不久遇到過一位服藥過程中喝酒的病例。30歲的劉先生(化名),天冷不小心感冒了,在服用頭孢期間,參加聚會時喝了酒,出現了雙硫侖樣反應。當天來到醫院時,頭暈、血壓偏低,心跳頻率為120左右,整個人很焦慮。袁永生主要為他採取了監護吸氧,輔助激素治療,兩三個小時後,劉先生恢復正常。袁永生說:“這種還是屬於比較輕度的情況,嚴重的話會致死。”

浙江省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主任潘文勝說,秋冬季節,可能易發藥、酒同服的事故,天冷了,感冒、氣管炎、扁桃體發炎等病人多起來,如果病人不小心飲酒,容易發生雙硫侖樣反應。

快報已報道過幾起類似案例


杭州58歲的姜先生(化名)有點氣管炎,配了頭孢丙烯片和其他一些藥物。晚上家族聚會,姜先生喝了兩小盅白酒,加起來不超過一兩。當時,距姜先生吃下頭孢約3個小時。喝下白酒不到一個小時,飯局還沒結束,姜先生就感到胃裡非常難受,翻江倒海地要吐。

去年大年初一,富陽一位病人中午吃了幾顆止牙疼的藥,其主要成分為甲硝唑。當天晚上他又喝了點紅酒,於是雙硫侖樣反應發作了。甲硝唑是抗生素,吃了甲硝唑不能喝酒。

臨近春節,應酬增多

切記:吃藥不喝酒

臨近春節,肯定是少不了聚餐喝酒,王美華提醒大家,

這段時間飲酒與使用頭孢類藥物二者重疊在一段時間內的概率越來越大,一定要記得吃藥不喝酒,喝酒不吃藥!

“如果喝酒後出現了面部潮紅、視物模糊、頭痛氣短、胸悶、噁心、嘔吐、心率增快、四肢乏力等症狀,就要警惕雙硫侖樣反應了。”

現實生活中,有不少藥和酒“相剋”。周權將這些藥歸為7類:

0

1

一些抗菌藥物例如頭孢哌酮、頭孢唑啉、頭孢孟多、拉氧頭孢、頭孢羥唑、頭孢氧哌唑、頭孢氨噻肟、頭孢曲松、頭孢他啶、頭孢美唑等含有硫甲基四氮唑基團的頭孢菌素、甲硝唑、替硝唑和呋喃唑酮等可抑制乙醛脫氫酶,使飲酒者體內乙醛蓄積產生雙硫侖反應。

0

2

乙醇可以增加巴比妥類、氯丙嗪、三環類抗抑鬱劑及安定類鎮靜藥物的抑制作用,尤其是患睡眠呼吸暫停症的老年病人。抗過敏藥與乙醇並用,可增強中樞抑制作用。

0

3

乙醇有擴張血管的作用,與阿司匹林、對乙酰氨基酚及其複方製劑、其他非甾體類解熱鎮痛藥物合用會增強胃腸道刺激性,嚴重者損傷胃腸黏膜導致出血。其中酒精與對乙酰氨基酚合用,可增加肝臟毒性。

0

4

與消心痛、硝酸甘油、單硝酸異山梨酯等合用,冠脈擴張作用增強,使皮膚充血、噁心、嘔吐、頭痛等不良反應加劇。

0

5

胰島素、磺酰脲類降糖藥與乙醇同用,可加強降血糖作用,甚至導致低血糖昏迷或不可逆性神經系統病變。

0

6

高嘌呤飲食,如啤酒會減弱抗痛風藥療效,誘發痛風。

0

7

服用單胺氧化酶抑制劑如呋喃唑酮、嗎氯貝胺,利奈唑胺,不宜進食含乳酪豐富、貯存過久或發酵過的含酪胺食品,例如酒類中主要是啤酒、葡萄酒等,否則易引起或加重血壓升高,甚至造成高血壓危象和腦出血。對上述高酪胺食品,不僅在服藥期間忌食,而且在停藥兩週後,仍應注意,以防不良反應的發生。


《人民日報》官微曾對“藥+酒”同服危險作過歸納:


吃了頭孢,7天內不能喝酒!吃了頭孢,7天內不能喝酒!


吃了頭孢,7天內不能喝酒!吃了頭孢,7天內不能喝酒!


吃了頭孢,7天內不能喝酒!吃了頭孢,7天內不能喝酒!


吃了頭孢,7天內不能喝酒!吃了頭孢,7天內不能喝酒!


吃了頭孢,7天內不能喝酒!吃了頭孢,7天內不能喝酒!


吃了頭孢,7天內不能喝酒!吃了頭孢,7天內不能喝酒!


吃了頭孢,7天內不能喝酒!吃了頭孢,7天內不能喝酒!


吃了頭孢,7天內不能喝酒!吃了頭孢,7天內不能喝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