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針尖上的景德鎮

在景德鎮,提到扒花也許會有些人不熟悉,但是提起張文月,一定不會有人不知道,他就是景德鎮著名“扒花大王”張文月。


傳承|針尖上的景德鎮


作為現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景德鎮手工制瓷技藝優秀傳承人,張文月出生於1941年,11歲當學徒。自小失聰,但扒花技術一流,所出的作品皆為高檔精品瓷器,多數被國家領導人作為國禮瓷送外賓,國內外博物館和收藏家爭相收藏,接待過胡錦濤、江澤民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及無數中外遊客。

六十多年來,張文月老人一直用自己的方式笨拙而堅定地守護著中華傳統文化。近幾日,燕子得來幾款老師2010年的作品,巧奪天工,匠心獨具,個個都是孤品。


傳承|針尖上的景德鎮


傳承|針尖上的景德鎮


傳承|針尖上的景德鎮


傳承|針尖上的景德鎮


何為扒花


傳承|針尖上的景德鎮


扒花,又叫“粉彩軋道瓷”,在古籍中記載為“錦上添花”,是景德鎮四大傳統名瓷之一——粉彩瓷的製作工藝。

扒花瓷器誕生於乾隆時期,我們都知道,乾隆皇帝喜愛瓷器,收藏了各色各異的精品名瓷。而當時的扒花瓷器就是專供皇室貴族賞玩的珍貴工藝品,是名副其實的貴族寵兒。

扒花工藝繁縟複雜、顏色絢麗,粉彩與扒花工藝的結合更顯華麗。


傳承|針尖上的景德鎮


傳承|針尖上的景德鎮


傳承|針尖上的景德鎮


這極其考驗匠人的技術水平和心態,因為此項工藝繁瑣而枯燥,要求藝人先在素白胎上薄薄的施上一層釉料,再在色料上用一種狀如繡花針的工具撥劃出細的鳳尾紋,最後再配以花鳥、山水等圖飾,共燒造四次。


傳承|針尖上的景德鎮


傳承|針尖上的景德鎮


傳承|針尖上的景德鎮


傳承|針尖上的景德鎮


傳承|針尖上的景德鎮


除了扒花大王張文月,景德鎮還有一位扒花工藝老師,李勝。

李勝

李勝是景德鎮高級工藝美術師,1955年出生於景德鎮,系中國景德鎮美術學會高級會員,名瓷網陶瓷名家、江西省陶瓷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客座教授。

他的作品先後多次在比賽中屢獲大獎,成功在日本、美國等十多個國家舉辦個展,反向十分熱烈,得到海內外一致好評。

這件象耳扒花纏枝蓮賞瓶是李勝老師的特別創作。


傳承|針尖上的景德鎮


獨特少見的器型,柔和溫潤的色彩,搭配扒花工藝,細膩勾勒,陰陽分明,更加凸顯立體感。純手繪纏枝蓮花,排列有序,精緻美觀,富有美好的寓意。


傳承|針尖上的景德鎮

這種充滿浮雕感的瓷器,由於工藝複雜,製作成本高,故而價格昂貴不便銷售,市面上數量有限,精美獨特的更是少數,如若遇到,必定是您觀賞收藏的性價比藝術品。


傳承|針尖上的景德鎮


如何辨別扒花瓷器?

首先,技藝精湛的匠師,往往走針自信,線條流暢、輕重有度,器型畫面上層次感分明。

其次,扒花雖繁複,卻有規律可循。優質的扒花,當雜而不亂、疏密有致,水路清晰。

滿足以上條件的瓷器,選擇它一定沒錯。

感謝您的觀看,更多瓷器有關內容請關注“大御瓷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