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戟尊造型瓷器,仿古铜器经典造型,考古价值和市场价值颇高

出戟尊是尊的一种式样。仿古铜器造型,敞口,腹微鼓,足外撇。考古发现钧瓷中出现出戟尊较少量,馆藏量低。民间收藏中则可以发现,钧瓷出品的出戟尊品相保存度高,其历史价值意义以及市场价值意义颇高。


出戟尊造型瓷器,仿古铜器经典造型,考古价值和市场价值颇高

出戟尊造型瓷器,仿古铜器经典造型,考古价值和市场价值颇高

出戟尊造型瓷器,仿古铜器经典造型,考古价值和市场价值颇高

5231 明万历 青花五彩龙纹出戟尊 尺寸高32cm

成交价 RMB 5,520,000 HKD 6,315,789USD 828,000EUR 607,200

拍卖时间2016-12-05

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会北京保利2016秋季拍卖会

「大明万历年制」款

说明:此式青花五彩龙纹出戟尊当为其中杰出之代表,造型源于上古青铜器,朴拙古雅。整器呈花觚型,于颈部、腹部、底部两侧突起出戟装饰,口沿内外壁均绘五彩花卉纹,颇为特殊;颈部与腹部四面皆绘以五彩寿山福海腾龙纹,蛟龙姿势各异,升降交错,诸彩搭配之下倍觉威猛有神。底部圈足,内心以青花书“大明万历年制”款本品器型基本周正,无明显变形之虞,是为万历官窑不可多得之佳作。另外,此造型的设计与纹饰的布局构图关系密切,例如本品在造型上分出六部分,设计者正是借助造型的变化为繁复的纹饰提供有效的过渡,每一部分均独立成图,彼此又相互呼应,从而达到纹饰虽然繁复致密,但整体构图层次清晰的效果。而造型新奇别致,装饰妍丽繁缛,造型层次丰富,集彩绘、模印、堆塑、浮雕诸项技法于一身,相互辉映,各见其妙,其装饰风格为万历一朝御瓷之罕见,当为万历御瓷花方尊之翘楚。市场流通中本类作品极为罕见,可查近似例极罕;市场流通中可见矾红地青花绘缠枝花卉之例,与青花绘花卉例若干,唯五彩出戟尊例不见。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一例同类作品,著录于《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红(中)》上海科技出版社,P 182,图 171。


出戟尊造型瓷器,仿古铜器经典造型,考古价值和市场价值颇高

出戟尊造型瓷器,仿古铜器经典造型,考古价值和市场价值颇高

出戟尊造型瓷器,仿古铜器经典造型,考古价值和市场价值颇高

2811 元/明初 钧窑天蓝釉出戟尊 尺寸高25cm

成交价 RMB 3,776,600 HKD 4,600,000USD 588,800EUR 460,000

拍卖时间2015-12-02

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会2015年秋季拍卖会

说明:造型仿商周铜器样式,口沿外撇,颈部收束,鼓腹,圈足外侈,并有高折沿。颈、腹及圈足各饰扉棱四道,俗称「出戟」。通体施月白釉,满布紫斑,边沿及扉棱釉薄处玫瑰紫发色明显。底刻「六」字款。

此件出戟尊造型古朴庄重,充分利用了宽厚的扉棱来衬托其优雅的线条,摹古而不泥古,是仿古瓷器的典范之作。传统学术界曾将此种器形与钟情于青铜器收藏的宋徽宗﹝1101-1126﹞联系在一起,认为出戟尊是北宋晚期宫廷使用的典型陈设用瓷。尽管目前的学术观点已将陈设类钧瓷的年代改定为元末明初,其仍不失为一件重要的宫廷陈设用瓷。


出戟尊造型瓷器,仿古铜器经典造型,考古价值和市场价值颇高

2392 明万历 青花龙凤兽耳出戟尊 尺寸高94cm

成交价 RMB 3,850,000 HKD 3,598,131USD 464,976EUR 367,717

拍卖时间2004-01-12

拍卖公司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会2004迎春拍卖会

“大明万历年制”楷书款

说明口小修


出戟尊造型瓷器,仿古铜器经典造型,考古价值和市场价值颇高

出戟尊造型瓷器,仿古铜器经典造型,考古价值和市场价值颇高

0883 明万历 青花龙凤穿花纹大出戟尊 尺寸高91.2cm

成交价 RMB 2,645,000 HKD 3,119,104USD 396,750EUR 290,950

拍卖时间2017-12-17

拍卖公司北京诚轩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会2017年秋季拍卖会

说明:明代万历时期烧造的大尺寸尊,见有青花、五彩两类品种,造型、纹饰略有不同,多不超过八十厘米,其中高逾九十厘米者目前仅知两件,为明清官窑瓷器中体量最大者,拍品系其中之一,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十分珍贵难得。

出戟尊器形取自商周青铜器,气势恢宏,颈部对称设兽首耳,腹和足均饰六条出戟,外壁自口沿向下满绘青花纹饰,颈、腹、足均饰以龙凤穿花纹,其余部分则绘卷草纹、海水纹等,笔法洒脱,青花发色浓重艳丽。


出戟尊造型瓷器,仿古铜器经典造型,考古价值和市场价值颇高

2652 清雍正 白釉出戟尊 尺寸高32.7cm

成交价 RMB 1,380,000 HKD 1,742,424USD 207,000EUR 151,800

拍卖时间2013-06-05

拍卖公司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会2013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说明:雍正帝对白釉器别有青睐,据现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最早记载年希尧榷陶的史实就是雍正皇帝令其仿烧前朝白瓷。“雍正四年五月十三日,据圆明园来贴内称太监雅图交白瓷把杯一件,交年希尧照样烧造。钦此。”另有蓝浦《景德镇陶录》评年窑白釉器曰:“选料奉造,极其清雅,……琢器多卵色;圆器莹素如银,皆兼青彩或描锥暗花玲珑诸巧样。仿古创新,实基于此。”

拍品通体饰白釉,釉质匀净莹润,一如凝脂,以仿永乐甜白之素雅莹洁,迎合了雍正皇帝的喜尚。成型规矩,典雅端庄。肩部两侧饰环耳,器身出戟,是为青铜器所特有,为器身平添古意。虽无款识,仍难掩雍正御窑籹器之风姿。相同造型者还见雍正朝天蓝釉、青花、窑变釉。


出戟尊造型瓷器,仿古铜器经典造型,考古价值和市场价值颇高

0805 宋 钧窑月白釉出戟尊 尺寸高24.5cm

成交价 RMB 1,448,265 HKD 1,365,000USD 175,000EUR 204,750

专场2000年秋季拍卖会·绝妙色彩张宗宪珍藏拍卖时间2000-10-31

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会2000年秋季拍卖会

出戟尊造型瓷器,仿古铜器经典造型,考古价值和市场价值颇高

出戟尊造型瓷器,仿古铜器经典造型,考古价值和市场价值颇高

出戟尊造型瓷器,仿古铜器经典造型,考古价值和市场价值颇高

5224 明嘉靖 青花鱼藻纹出戟尊 尺寸高21.7cm

成交价 RMB 1,150,000 HKD 1,296,505USD 172,500EUR 126,500

拍卖时间2017-06-06

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会北京保利十二周年春季拍卖会

说明: 尊撇口,粗颈,鼓腹,底部呈圆塔式三层,圈足外撇。颈部、腹部及见足处两侧对应出戟,此造型源于青铜器,明代中晚期多见,多为宫廷陈设用器。通体分三层纹饰,满绘鱼藻纹,诸鱼或潜游、或跃起、或戏水,姿态各异,悠游于莲池之中,栩栩如生,极富意趣,为嘉靖时期典型代表。通体釉光晶莹通彻,青花发色深沈典雅。

鱼藻纹为一种典型的瓷器纹饰。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相当重要的象征意义,鱼是道教吉祥物,象征自由自在。并且,“鱼”与“余”同音,是“富贵有余”、“连年有余”的意思。明代的鱼纹瓷以嘉靖朝最富代表性,嘉靖皇帝迷恋道教,在道教学说中,相传龙不仅生九子,而且鱼也可以变化为龙,所以鱼纹饰在嘉靖朝特别受到皇帝、王公贵戚以及市井百姓的喜爱,其鱼纹由前朝的鲫鱼等变成了鲤鱼、白鱼、青鱼、桂鱼等四种鱼纹,加上一些浮萍、水草共绘一器。青花鱼藻纹器物的特点是画风较写实,绘画精美,层次丰富,且青花发色幽青浓艳。此器正是最经典之代表。


出戟尊造型瓷器,仿古铜器经典造型,考古价值和市场价值颇高

0158 明万历 青花八卦云鹤出戟尊 尺寸高23.4cm

成交价 RMB 782,000 HKD 922,170USD 117,300EUR 86,020

拍卖时间2017-12-08

拍卖公司保利华谊拍卖会保利华谊2017上海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大明万历年制”款

说明:此尊造型源于青铜器。撇口,鼓腹,高圈足中空外撇,两侧出戟。外壁以青花装饰,颈饰蕉叶纹,腹部主体绘仙鹤飞翔于祥云八卦之间。底书青花“大明万历年制”楷书款。其图案布局繁复,青花发色沈着,具有典型的嘉万时期风格。

明嘉万时期皇帝笃信道教,故道教题材于明晚期流行一时。此尊以道家色彩浓厚的松鹤八卦纹即为一证,具有强烈的祈福、祈寿之意味。

本品形制大小与北京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明万历青花八卦云鹤纹出戟尊一致,参见《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红》中,页180,图169,为明代宫廷陈设之器。


出戟尊造型瓷器,仿古铜器经典造型,考古价值和市场价值颇高

0108 元/明 龙泉青釉出戟尊 尺寸高24cm

成交价 RMB 570,625 HKD 687,500USD 88,000EUR 68,750

拍卖时间2017-10-02

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会2017年10月拍卖会

说明: 此尊造型端庄优美,釉色莹润青翠,仿古代青铜式样,口底外撇,扁鼓形腹,颈、腹、足四面各塑齿形方棱。南宋龙泉窑及官窑均见有出戟尊,至元明两代仍持续烧制。


出戟尊造型瓷器,仿古铜器经典造型,考古价值和市场价值颇高

出戟尊造型瓷器,仿古铜器经典造型,考古价值和市场价值颇高

*0907 18世纪 白釉双羊耳出戟尊 尺寸高26cm

成交价 RMB 667,000 HKD 786,557USD 100,050EUR 73,370

拍卖时间2018-01-08

拍卖公司保利(厦门)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会保利厦门2017秋季拍卖会

说明: 拍品敞口微外撇,短颈,颈侧饰双羊首耳,溜肩,鼓腹下垂,下承高圈足。颈部双层纹饰环绕,上层为变体龙纹,下层为兽面纹,两面出戟,另两面羊首耳旁倚,羊角卷曲贴于脑后,羊须自然下垂连于器身,形象逼真。腹部均匀分饰八片蕉叶纹,其内刻绘变体龙纹,圈足四面出戟,环绕双道凸起弦纹,其间绘奔腾瑞兽。纹饰复杂繁多,且区别于瓷器常见纹样,均以青铜器纹饰代之。通体施白釉,素静淡雅,灵润自然。

此件拍品从器型到纹饰均仿青铜器所制,翻阅公私典藏,其与商周时期的青铜觯及青铜提粱卣极为相似,故宫藏例如蝉纹觯、二祀其卣等多可为证。觯是饮酒器,据《礼记・礼器》载:「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它主要流行于商代晚期到西周时期。卣也为酒器,盛行于商周时期,因用来装酒,所以外观上大部分是圆形,椭圆形,底部有高足,周围雕刻精美的工艺图案。拍品以瓷作铜形,将铜器繁杂神秘的纹饰与稳重异美的器形赋予轻灵秀雅的瓷器,构思巧妙,将跨越千年的文化相融合,新颖别致。类似器皿于清代仿古风潮大行其道时多有摹制,传世品以施汝釉者居多,通身满施白釉者实属罕见。大维德基金会、日本大阪美术俱乐部、南京博物院各藏有一件与此类似之品,惟三者皆施汝釉,可资比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