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机驱动的万吨级远洋袭击舰——“德意志”级袖珍战列舰


德意志级装甲舰是德国海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设计、建造的一种万吨级作战舰艇,由于主炮口径超出当时《华盛顿海军条约》对巡洋舰的定义,被其他国家海军称其为"袖珍战列舰"(Pocket Battleship)。

但是德国人称其为"装甲舰""(英语:PanzerShip;德语:Panzerschiffe)。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海军将其重新划分为巡洋舰。其实他可以被划分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盛行的"装甲巡洋舰"中。

德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战败国,其海军受到《凡尔赛和约》严格限制。德国海军针对条约限制(新造战舰排水量不得超过一万吨,主炮口径不得超过20.3厘米),结合巡洋作战的需求,于1929年动工建造德意志级装甲舰。

德国在条约的限制下设计建造了3艘"德意志"级,即"德意志"号(Deutschland,后更名为"吕佐夫"号(Lutzow))、"舍尔海军上将"号(Admiral. Scheer)和"海军上将斯佩伯爵"号(Admiral Graf.Spee)。

德意志级采用了高干舷平甲板型舰型,广泛使用焊接技术,动力选用柴油机,续航力明显高于英、美海军同期的重巡洋舰。德意志级突出的优势是在6门283毫米口径主炮,安装3联装主炮塔,主炮炮塔舰体首尾各配置一座。

在尽可能小的舰体尺度上集中最大的火力。德意志级受到排水量限制与追求重火力的情况下,装甲防护水平与当时的重巡洋舰相当,装甲总重量只占标准排水量20%左右。比较华盛顿海军条约中,限定巡洋舰主炮口径不得超过八英寸。

德意志级战舰目的非常明确:简单地讲,该级舰的火力比当时的任何一艘装备203mm炮、只有轻装甲防护的10000吨级条约型重巡洋舰都要强,最高航速达26节比当时的战列舰要快,使其能避免与之交火。符合德国海军用作近海区域的海岸防御、远洋运输航线破交作战的需求。


当这些舰首次出现时,对当时的主要海军国家造成了一些冲击,它们看起来是完美的远程海上袭击舰,航速高过几乎任何一艘比它们强大的战列舰,实际上,它们并不象看起来那么强大,由于只有两座主炮炮塔,很难将其火力分散到二个以上的目标;另外,它们比当时的重巡洋舰(装备203mm炮)稍大一点,但防护又好不了多少。

袖珍战列舰是德国海军在条约限制下充分发挥当时的技术优势,结合德国海军的战术需求而精心设计建造的。设计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如何将排水量控制在条约范围内,解决方法之一是采用柴油机,尽管实际上其对空间及重量的要求与同类装备蒸汽轮机的舰只并不占优势,但柴油机油耗低,续航力大;解决方法之二是广泛使用焊接,舰体重量比铆接要减轻15%,这是第一次焊接在舰体建造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其效果也相当不错。

"德意志"级装甲舰采用了高干舷平甲板型舰型,装甲防护能抵御条约重巡洋舰的203mm炮弹,广泛的内部隔舱最大程度的减轻了战斗损伤,其防护能力及火力都比条约型重巡洋舰强。三号舰 "斯佩伯爵海军上将"号根据前两艘舰的经验修改设计,增强防御装甲,加强防空火力。


"德意志"级舰的推进装置由8台MAN柴油机驱动双轴,每4台机驱动一个传动轴,转速为250r/min。在巡航状态下柴油机的振动小,高功率航行时的振动非常厉害,但服役后证明该级舰适航性能好,只是由于舰体前部缺乏舷弧,逆浪航行时上浪严重。

"德意志"号在满载排水量、输出功率为54 000hp时的设计航速为26knts,在轻装试航状态下,该舰以48390hp达到28节的航速。燃油贮备为3500吨,续航力高达10000海里/15节。

标准排水量11700吨,满载排水量15900吨;全长187.98米,舰宽21.7米,吃水5.8米;8台MAN柴油机,功率54000马力,双轴;最高航速27.5节;编制619人。

2座三联装SKC34型283毫米主炮;8门SK C/28型150毫米L/55副炮;3门88毫米高炮(德意志"号和"舍尔海军上将"号),3座双联装SKC33型105毫米炮(斯佩伯爵号)。

8座双联装37毫米高射炮;8门20毫米机炮;2座4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管;2架)Ar-196水上飞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