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用藥月|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你應該掌握這些用藥常識!

服藥,真不是一把藥丸一口水,

一仰脖子一口吞那麼簡單。

為了自己和家人健康,

合理用藥基本知識還是要掌握。

安全用药月|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你应该掌握这些用药常识!

藥物可以治病,但使用不當反而會出現不良後果危害人體健康,輕則延誤病情,重則危及生命。為了自己和家人健康,人人都應該掌握以下合理用藥基本知識。

安全用药月|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你应该掌握这些用药常识!

合理用藥基本知識

說明書上的【慎用,忌用,禁用】

【慎用】:是指藥物可以謹慎使用。使用過程中,必須密切觀察用藥情況,一旦出現不良反應立刻停藥。需要慎用的大多數是小孩、老人、孕婦以及心肝腎功能不好的患者,因為這些人體內的藥物代謝功能差,出現不良反應的可能性高,所以要慎用。慎用,不是不能用,而是要謹慎。

【忌用】:已經達到不適宜使用或應避免反覆使用。標明忌用的藥物,說明其不良反應比較明確,發生不良後果的可能性較大。但一般有個體差異。如白細胞減少的患者,忌用苯唑青黴素鈉,因為該藥可減少白細胞。

【禁用】:這是對用藥的最嚴厲警告,禁止使用就是不能使用。如對青黴素過敏的人就禁止使用青黴素,青光眼患者就禁止使用阿托品。

藥物的【批准文號】

藥物的批准文號的格式是國藥準字+字母+8位數字。其中,H--表示化學藥品,Z--表示中藥,B--表示保健藥品,S--表示生物製品,T--表示體外化學診斷製劑,F--表示藥用輔料,J--表示進口包裝藥品。

藥品【不良反應發生率】

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的表示法,國際醫學科學組織委員會規定:

十分常見【>10%】

常見【>1%,<10%】

偶見【>0.1%,<1%】

罕見【>0.01%,<0.1%】

十分罕見【<0.01%】

藥物的各種【量】

藥物的“劑量、極量、治療量、安全範圍、常用量、維持量”,都是什麼意思?

藥物的【劑量】是指即用藥量,指一次給藥後產生藥物治療作用的用量。通常在一定範圍內,用藥的量愈大,藥物在人體內的濃度就愈高,其作用也愈強。但藥量超過一定限度後,藥物的主要作用將變為毒害作用而不是治療作用。這個藥物的限度就是【極量】,即可以安全使用的最大劑量。

從藥物最小的有效量到極量範圍,稱為【治療量】。醫師最常用的是藥物的【常用量】。在疾病的治療過程中,病情得到控制,需要將藥量減少,這就是【維持量】。維持量就是維持藥效的最小劑量。同一種藥品,劑型不同,其所用的劑量也不同。例如,治療高血壓的硝苯地平,其普通片每日三次,每次一片。而其控釋片,每日一次,每次一片。因此一定要看清藥品的劑型和規格。

用藥【時間】

根據國人的一日三餐飲食習慣,可將基本用藥時間劃分成:

【空腹】:指清晨未進食前30--60分鐘

【飯前】:即三餐前30--60分鐘

【飯時】:指飯前片刻或餐後片刻

【飯後】:即餐後15-30分鐘

【睡前】:指睡前15--30分鐘

【必要時】:指疼痛時立刻服用的藥,如心絞痛發生時,速用硝酸甘油舌下含服。

【給藥時間】:例如,每日半片或隔日一片,請尊醫囑。給藥時間恰當,才能維持血藥濃度。

服藥【喝水】

服藥時多飲水,可以提高藥物的溶解度和用量較大的藥物的血中藥峰濃度,加快達峰時間,從而提高藥物的生物利用度和療效。

由於大量飲水可以增加胃的排空速度,使藥物儘快到達腸部,提高藥物的吸收率從而提高血藥濃度。一般提倡服藥時要喝200-300毫升水。

有些藥物尤其是膠囊劑不要幹吞,因為藥物容易粘附在食管壁上而造成食管的損傷。

磺胺類藥物,它的代謝物容易在泌尿道形成結晶,因此要大量喝水。每日最好不少於1500毫升。

不可以用水送服的藥物:止咳糖漿,藥物是溶解在糖漿裡。應該先喝點熱水,再慢慢服用止咳糖漿,讓藥物覆蓋在咽部的粘膜表面,形成保護性薄膜。可以減輕粘膜的炎症反應,阻斷刺激,緩解咳嗽。

【溶解】服藥

粉狀的藥物需要用液體溶解後服用。“腸溶片、緩釋片、控釋片”不要分開服用;這類藥物是在腸道才能釋放出來,一旦藥物分開後,腸溶衣被破壞。失去了腸溶衣的保護作用,藥物在胃中釋放出來。這樣,藥物要麼被胃酸破壞而失效,要麼藥物提前釋放損傷胃黏膜。

服藥【姿勢】和【忌口】

最好立位或坐位,稍微活動後再臥位。另外,服用抗胃潰瘍藥物,服藥後應臥床休息。

服用中藥和西藥都有一定的禁忌。例如,服用降血壓藥利血平期間,就不能吃含酪氨酸量高的食品。因為用藥後,酪胺代謝被抑制而使其體內集聚,導致嚴重的高血壓危象,請遵醫囑。

用藥【合理及注意】

【藥物的選擇】:治療疾病,選擇療效最好的藥,選擇不良反應最低的藥。

【藥物的用量】:用藥時要按說明書或醫囑服用,不要自行更改劑量。60歲以上的老人,器官功能下降,排洩減緩,請降低服藥用量,最好遵醫囑。

【藥物的副作用】:在正常劑量下,出現與用藥目的無關的反應,叫副作用。一般說來,副作用比較輕的,基本上是可逆性功能改變,停藥後會恢復正常。

【藥物的“耐受性、耐藥性、抗藥性”】:這些都是指機體對藥物反應性降低的一種狀態。隨著用藥時間的延長或一種藥的反覆使用,使其治療效果愈來愈差,最終失去原有的療效。

【藥物的依賴性】:身體的依賴性,是反覆用藥造成身體對藥物的適應性即“戒斷綜合徵”。精神的依賴性,是指人產生一種週期性或連續用藥的慾望,即習慣性。

【停藥反應】:長期使用某些藥物,使人體對該藥物產生依賴性,一旦停藥,機體來不及調整。於是,變出現機體的無藥狀態,使病情反覆。例如,安眠藥、降壓藥和腎上腺皮質激素,這些藥物停藥都必須由醫生進行減藥量,讓機體慢慢適應。為保證安全,請遵醫囑。

【過敏反應】:過敏反應,又稱變態反應,與藥物的作用和劑量無關。反應不相同,不易預知,一般不發生在首次用藥時。通常停藥後反應消失。對過敏體質的人,用藥要小心。自己對什麼藥過敏要牢記。

【如何儘量避免不良反應】:藥物的不良反應,有些是很難避免的,有些是可以避免的。大家在用藥時要注意:1.對肝腎功能不好的人,應選用對肝腎功能無不良作用的藥物,必須使用,應適當減量;2.用藥要合理,避免不必要的聯合用藥,以免發生不良反應;3.用新藥時,必須掌握有關資料,慎重用藥,嚴密觀察;4.如有對機體功能有損傷的藥物,必須按規定檢查器官功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