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了,撫州三元樓!

再見了,撫州三元樓!

你心中是否藏著那麼一個地方

每逢有人提到它的名字

一幅幅老膠帶般的影像

便一幕幕地在腦海中回放

當你再次想要重溫當年走過的路

卻發現很多地方已經回不去了

很多人也不再年輕!

再見了,撫州三元樓!

唯一能夠留下的見證

或許只有偶爾

在街坊領居的口中聽到熟悉的口音

又或者是那一直不曾離去的老店

他們見證了老地方的繁華,

也陪伴著老地方的英雄遲暮!

三元樓,一座曾經在撫州歷史上無限輝煌與榮耀的存在,卻被歷史的車輪無情地碾壓後泯然於世。歷經劫難的三元樓舊址雖然已經再也尋不到蹤跡,但是在撫州名人雕塑園內,一座暫新的三元樓繼續延續著曾經的三元樓的榮光。

再見了,撫州三元樓!

三元樓的興亡

三元樓位於江西省撫州市市區原地委坡下興魯坊路南側,有一條三元樓巷,始建於明嘉靖年間。明嘉靖年間,樓內高懸唐代銅鐘一座,為唐大順元年(890年)撫州刺史危全諷所鑄。清同治《臨川縣誌》載:樓內還設鍾夫一名,定時敲鐘。由於樓高鍾大,鐘響聲遠,城郊四應,故稱“樹聲樓”,又稱“鐘鼓樓”。

再見了,撫州三元樓!

1621年,臨川知縣曾化龍認為該樓原是一座三層寶塔式建築,“若文峰聳峙”, 就是說其形狀宛如一支巨筆矗立於縣學(又稱“泮宮”)之南(即前面),加上當時民間盛傳此處乃全城文風之所繫,關乎撫州文化是否昌盛,因而為了祝願撫州自此能多出才子,連中“三元”,所以特地把它改名為“三元樓”。

再見了,撫州三元樓!

1674年,樓內唐鐘下墜,改遷於廣壽寺(今臨川六中東側)。數年後,又復移來懸於二樓內,並定時敲鐘擊鼓,以定全城居民作息。1684年,三元樓為兵火所毀,後多次進行修葺。

1856年,三元樓又毀於兵災。途經該處的名士,多有感慨,1871年又行修復。1931年猶存。後來,被國民黨軍隊當作馬廄,逐漸倒塌。

再見了,撫州三元樓!

至此,

古老的三元樓徹底從撫州的歷史上抹去。

僅能看見一棟棟歲月的民居而已。

關於三元樓樓名的來歷,還有一個這樣的傳說:相傳明朝末年,臨川有個叫易白樓的人,家境貧寒,但自幼聰慧,勤奮好學,有“神童”之稱。但是長大後參加科考,卻屢試不中,弄得窮困潦倒。縣學教諭見他實在可憐,解勸了他一番,並介紹他到縣學前面的樹聲樓當了個敲鐘工,聊以餬口。易白樓在樹聲樓日夜攻讀,三年後終於考中了秀才,獲得了參加鄉試的資格。鄉試中他一舉考中“解元”。第二年赴京參加會試,又考中“會元”,殿試中又拿了個第一,高中狀元。易白樓榮歸故里時,特意來到樹聲樓,聯想到自己幾十年來的坎坷經歷感慨萬千。後來易白樓出資將樹聲樓修葺一新,並更名為“三元樓”。

三元樓的痕跡

按著網上所提供的地址,我來到了贛東大道上興魯坊路上的臨川六中附近。然而幾經詢問,周邊的老爺爺老奶奶都說根本就沒有見過三元樓這棟樓的存在,連一塊磚都沒有看見過。唯一能夠得到肯定答覆的是,這片地方都叫做三元樓。

再見了,撫州三元樓!

從青石磚的民居上看來

這裡確實是三元樓

只不過那搭載著撫州文化的三元樓

早已不留一丁點斷壁殘垣

抱著最後一點希望,我來到了三元樓社區,希望在這附近能夠找到一些三元樓的痕跡,哪怕一塊磚、一根梁也好。

再見了,撫州三元樓!

慶幸的是,在三元樓社區的花家巷內,我找到了一些保存較為完整的歷史悠久的民居。它們或許沒有見證過三元樓的輝煌與榮耀,但有可能聆聽過三元樓定時敲響的鐘聲。

再見了,撫州三元樓!

在歲月的侵襲下,民居的門楣早已凋落,刻在石板上的題字也早已模糊不清。唯一能夠確定的是,歲月沒有折彎他的脊樑,它依然在見證著撫州的變化和發展。

再見了,撫州三元樓!

在這些老舊的民居中,還有一所民居內住著一對年近古稀的夫婦。我不知他們在這古舊的民居內生活了多久,也不知他們為何死守著這老舊的民居不肯離去,或許是習慣,又或許是情懷。

再見了,撫州三元樓!

直到最後我也沒有在三元樓遺址附近找到代表三元樓曾經存在過的痕跡,但是我發現了三元樓留下來的情結,這裡的人們或許不曾知道三元樓的存在,又或許聽過三元樓的傳說,但是“三元樓”這三個字就這樣祖祖輩輩地傳了下來。

三元樓的重生

隨著撫州市區內名人雕塑園的建成,三元樓也隨之重生,坐落在名人雕塑園中的新生的三元樓繼續著它的使命。

再見了,撫州三元樓!

接下來,請緊隨小編的腳步,一起叩門走入三元樓,感受著臨川文化的悠久歷史和迷人魅力。說不定在三元樓敲過鍾、被魁星點斗的你也連中三元哦。

再見了,撫州三元樓!

再見了,撫州三元樓!

再見了,撫州三元樓!

剩下的路要靠你們自己去走了喔

告訴你們一個秘密

——

三元樓中的鐘聲響起代表著祝福的來臨

一撞寓意“一鳴驚人、一帆風順”

二撞寓意“雙喜臨門、雙龍貫鬥”

三撞寓意“三元及第、三陽開泰”

城市在建設發展

老城區也在不斷地收到衝擊

那些兒時的記憶

會慢慢地從現實中抹去

我們能做地

只有收集與記錄

只是希望多年以後

能夠手中拿著的照片

對自己的孩子說

這是我曾經生活的地方

這是我吃過的東西

這是我逛過的街道

這是我們撫州曾經的樣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