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過去十年你的變化

越過越窮的人,都有這3個特質。

①靠時間掙錢

富人憑結果賺錢,窮人靠時間賺錢,深有感觸。

窮人總是傾向於得到一份穩定的薪水,因為需要“安全感”,而這份安全感是有代價的。

代價就是財富。

說起來,我們未嘗不知道這個道理,只是總會擔心自己的表現掙不到足夠的錢,所以總想要安穩地掙錢。

這種想法,就是在為自己的收入設限,也就扼殺了自己致富的機會。

②仇富

史玉柱曾說了這樣一個段子:

當同胞鄰居突然有錢買了一輛好車。

美國人說:“我要賺錢買更好的車”;

日本人說:“我要研究他賺錢的方法”;

法國人說:“我想借他車去兜風泡妞”;

中國人說:“我殺他的心都有,我今晚先砸了他的車”。

雖然是段子,但的確揭露了部分人的心理。

窮人總愛抱怨論世界不公,卻沒有想過貧窮可能是自己一次次選擇的結果。

當你碰上一個富人的時候,如果你選擇仇視他,那你永遠也富不了,因為你永遠無法成為你蔑視的對象。

③以為自己知道一切

Facebook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每半個月至少讀一本書。

亞馬遜CEO傑夫·貝佐斯,通過實驗進行大規模學習的方式,來打造他的整個公司,並且他在一生中都是一個如飢似渴的閱讀者。

沃倫·巴菲特每天都花上5~6個小時閱讀,他描述自己獲得成功的關鍵是——“每天閱讀500頁書。知識的運作方式是:知識會慢慢累積呈複合效應,就像複利一樣。”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反觀身邊的普通人,多少人在大學畢業後就再也沒看過一本書?

《哈佛商業評論》的一篇文章中說過,目前在大學期間獲得的知識只能用五年。

可以說,窮人之所以成為窮人,都是有跡可循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