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艾滋病的簡單常識科普和我們的社會責任

2018年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將迎來它的第30週年。我國2018年“世界艾滋病日”宣傳活動主題為“主動檢測,知艾防艾,共享健康”(英文主題為“Know your status”,知道你的感染狀況)。

關於艾滋病的簡單常識科普和我們的社會責任

儘管艾滋病知識的普及率越來越高,但提及艾滋病很多人仍存有誤區,面對艾滋病人更多的人選擇避開。恐懼和歧視源於不瞭解、不信任,普及艾滋病知識是全社會的責任。請你瞭解艾滋病預防常識並告訴他人:

關於艾滋病的簡單常識科普和我們的社會責任

關於艾滋病的簡單常識科普和我們的社會責任

關於艾滋病的簡單常識科普和我們的社會責任

關於艾滋病的簡單常識科普和我們的社會責任

關於艾滋病的簡單常識科普和我們的社會責任

關於艾滋病的簡單常識科普和我們的社會責任

關於艾滋病的簡單常識科普和我們的社會責任

關於艾滋病的簡單常識科普和我們的社會責任

關於艾滋病的簡單常識科普和我們的社會責任

關於艾滋病的簡單常識科普和我們的社會責任

關於艾滋病的簡單常識科普和我們的社會責任

關於艾滋病的簡單常識科普和我們的社會責任

關於艾滋病的簡單常識科普和我們的社會責任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正確面對身邊的艾滋病患者呢?

1.不歧視艾滋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他們是疾病的受害者,應該得到人道主義的同情和幫助。歧視艾滋病患者的行為對於患者來說比艾滋病病毒本身更可怕。

2.我們要教育病患積極面對生活和自己的疾病,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治療。艾滋病毒檢測對於艾滋病抗病毒治療擴大化以及確保所有艾滋病毒感染者過上健康快樂的生活來說至關重要,知曉自己的HIV感染狀態並及時接受預防和治療服務,可以使得人們可以有效保護自己和親人。汙名化和歧視便會阻止人們去接受艾滋病毒檢測。

3.與艾滋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觸(如握手、擁抱、共同進餐、共用工具、辦公用具等)不會感染艾滋病,艾滋病不會經馬桶圈、電話機、餐飲具、臥具、游泳池或公共浴室等公共設施傳播,也不會經咳嗽、打噴嚏、蚊蟲叮咬等途徑傳播。在平常生活和工作中,與艾滋病人正常交往,飲食、外出等不要遠離或者疏離患者。

4.家庭和社會要為艾滋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營造一個友善、理解、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環境,鼓勵他們採取積極的生活態度,改變危險行為,配合治療,有利於提高他們的生命質量、延長生命,也有利於艾滋病的預防和維護社會安定。

關於艾滋病的簡單常識科普和我們的社會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