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氣來了,“暖氣病”也來了,你知道怎麼預防嗎?

盼望著,盼望著,

在這寒冷的冬日,

暖氣終於來了!可是,

這時候“暖氣病”也來了!


暖氣來了,“暖氣病”也來了,你知道怎麼預防嗎?


門窗緊閉導致空氣流通不暢、乾燥,會引起免疫功能和抵抗力的下降,導致人們煩躁不安、鼻咽乾燥、頭暈眼花、軟弱無力等,這些症狀醫學上稱為"暖氣病"。

“暖氣病”雖然不是疾病,但大家也不能掉以輕心,因為長時間待在“暖氣房”中可能引發一些疾病。

暖氣病有哪些?

1

呼吸系統疾病

症狀:嘴唇乾裂、鼻咽乾燥、乾咳聲嘶等。


暖氣來了,“暖氣病”也來了,你知道怎麼預防嗎?



暖氣來了,“暖氣病”也來了,你知道怎麼預防嗎?



2

心血管系統疾病

症狀:心慌、胸悶、頭暈眼花、血液黏度高、血壓改變等。


暖氣來了,“暖氣病”也來了,你知道怎麼預防嗎?


心血管系統推動全身的血液循環,暖氣過熱“搶走”人體的水分,會導致血液黏稠度增高,引起血壓下降及心絞痛等心血管健康問題。另外,如果屋裡與室外的溫差太大,可能會導致血壓波動大、冠狀動脈“不堪重負”,引發冠心病。

3

泌尿系統疾病

症狀:尿量減少、尿道感染等。

“暖氣房”內溫度較高、空氣乾燥,人體很容易丟失水分,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注意補水,就會導致尿量減少,進而有可能增加患上泌尿道感染和尿路結石的風險。

4

皮膚病

症狀:皮膚容易乾燥、瘙癢、出現皺紋等。

暖氣來了,“暖氣病”也來了,你知道怎麼預防嗎?

冬季人們的皮膚本來就容易乾燥、瘙癢,如果“暖氣房”內溫度過高,就會加速皮膚水分的流失,使皮膚纖維失去韌性而斷裂,進而引發一些皮膚病。

如何預防“暖氣病”?

1

開窗通風

一般早晚各開窗通風一次,注意避免對流風,每次開窗時間不少於30分鐘。

2

控制室內溫度

應將室溫保持在18至24℃之間,溼度50%至60%為宜。控制室內溼度,可以使用加溼器,或擺一盆水,同時在室內多養些綠色植物。

3

消毒

消毒時,將液體按需注入耐熱耐腐蝕容器中,放在電爐或煤爐上加熱,使之氣化,燻蒸1小時可使空氣達到消毒,同時平均兩天進行一次消毒。此外,供暖後應該每天擦拭傢俱、地板上的灰塵。

4

補水

在溫暖的室內要注意多喝水,每天需要飲用1.5—2升水,才能保證人體不缺水。可多吃些富含水分的水果,如蘋果、梨、香蕉、橘子、葡萄等。還可以多吃一些溼潤並具有溫熱性質的食品,如芝麻、蘿蔔、蕃茄、豆腐、銀耳、西紅柿、黃瓜等。

另外,乾燥的冬天還要預防乾燥上火引起的口腔潰瘍等疾病。如果出現任何不適症狀,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溫馨提示

加溼器不是所有人都適用,老人、兒童、關節炎、糖尿病患者以及患有慢性肺部疾患的人群要慎用。

加溼器也不宜長時間的使用,應當是每次使用的時間不宜超過半小時。

加溼器需要每週定期清洗,避免滋生細菌引發疾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