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越群:名師成長靠“一生鍛造”還是“一時打造”

王越群:名師成長靠“一生鍛造”還是“一時打造”

近年來,許多地方像抓鄉村古鎮建設打造旅遊景區帶動經濟發展一樣,引進“打造”思路抓教育教學發展,最明顯的就是師資隊伍建設,都是先確定總數,再劃定比例,最後“打造”出一大批名師骨幹隊伍,試圖以此實現名師引領、帶動全體教師成長和促進教育發展的目的。年年選、年年評的結果就是名師數量如“芝麻開花節節高”,所有被“打造”出來的名師幾乎都套用一把尺子——想當名師的教師只需對準文件裡規定的條件量身準備即可。常聽到一些教師抱怨:參評時的指標過分形式化、技巧化,只要按要求申報,“過關”很容易,一“打造”就成功,將名師成長之路的一生“鍛造”變成了一時“打造”。

因此,由於專業底蘊不夠、歷練程度欠佳,有的名師被“打造”出來後,其後續教學科研水平與能力都不到位,教育教學能力提升很難衝出“天花板”,再加上有的名師剛被“打造”出來就天天忙於各種評選指標的完成,很難靜下心來鑽研業務工作;有的名師整天忙於各種任務式的“傳經送寶”活動,無暇彌補自身的專業缺陷;還有的名師本身就擔任領導職務,天天陷於學校管理事物之中,看似忙忙碌碌,實則與部分景區打造的民俗村相似,開張之初人潮湧動,遍地開花,但終究難逃門庭冷落的結局。

客觀地說,加強骨幹教師隊伍建設採取必要的政策措施予以激勵與引導,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打造”出來的名師也不會一點效果都沒有——猶如打造而成的旅遊景點,雖然很多地方“一哄而上”的結果是“一鬨而下”,但還是會有一些內涵厚重的項目形成品牌,帶動了經濟文化與旅遊發展——“打造”出來的個別名師也可能會成長為優秀的學科教師,並在一定範圍內起到示範引領和帶動作用,如果否定這一點,是不實事求是的主觀臆斷。但古今中外的名師們幾乎都不是刻意“打造”的結果,他們的成長都是在潛心鑽研、靜心思考、循序漸進的基礎上,在個人長期教育教學實踐的積累過程中,人格與學識逐漸被公認後自然而然獲得的名實相符的名師稱號。筆者認為,違此規律,很難造就真正的名師。

當然,已經被“打造”出來的部分名師,儘管從內涵和功底上來說有可能還不盡如人意,且與自然成長起來的真正的名師還有差距,但筆者認為,如果這些教師能以此為契機,增強緊迫感和危機感,在厚植專業底蘊方面砥礪前行,可以避免重蹈打造景點所帶來的“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的尷尬覆轍。

一要樹真情懷。被“打造”的名師們一定要切忌急功近利,在內心深處拒絕功利化,不能將獲得的“教學能手”“學科帶頭人”等稱號或頭銜當作一種榮譽和光環去炫耀,而是要作為一種為教育發展盡責擔當的使命來對待,作為促進自己前進的新起點來對待。

二要苦練內功。被“打造”而成的名師們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半句空”的精神,要用長遠眼光查缺漏、補短板,下苦功研讀教育理論著作的同時,系統掌握學科領域基礎性知識,且要勤思常寫教育教學成果,始終做到教而有學、學而有研、研而有著,並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教育教學資源整合開發技能、教學評價技能和人格影響能力,呈現真功夫,展示真風采。

三要完善政策。各級教育部門對名師不能一評了之,要在“打造”之後注重後續跟蹤,優化完善政策,從教師成長規律的角度,細化名師成長之路的各項政策保障措施,特別是既要想辦法避免因標準條件的簡單模仿複製而造成大量名師風采、風格、人格同質化現象的蔓延,又要朝著有利於名師個性化、特色化、精優化方向發展,力爭使每個經過“打造”而出的名師都能成為底蘊深厚、功力強大、魅力四射的真正名師。

摘自2018年12月30日《教師報》,作者:王越群,原標題:名師成長靠“一生鍛造”還是“一時打造”


更多陝西教育資訊,請瀏覽陝西教育新聞網http://www.sxjybk.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