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智慧与哲科思维碰撞的灵感火花

中国式智慧与哲科思维碰撞的灵感火花

下午在读书时,冒出了一个有趣问题,自己所接受的西方那些条理清晰的理论和我所向往的中国圣贤模棱两可的智慧,如何才能融合贯通。《曾国藩的正面和侧面》一书中张宏杰对中国式智慧有一个精彩的描述,我所理解的中国式智慧的精妙之处在于它的承载能力,在它宏大而模糊的思维架构下,可以装一大堆与这个架构不相干的具体而实用的经验智慧。例如一个“道”字涵盖了国学精粹,却无人能解释得清什么是道。在西方思维看来这就是一个玄学,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

张宏杰的这段话正好可以解决我的这个问题,以中国式智慧为框,以逻辑清晰的思维模型为实,以此构建一套融合两种思维方式的知识体系。正如最近在琢磨的曾文正所践行的“拙诚”二字,此二字有深意,诚的核心是真实,于人无愧于心,于己坦荡从容,这是个体角度的诠释。从开源知识体系的角度来讲,真实是一个系统能够进化迭代的基础,开源体系所具备的是迭代进化能力,反馈是系统的核心属性,只有反馈真实,才能发现系统自身的真实问题,为系统的完善迭代打下基础。“拙”字体现在行动上,研几为“拙”,从细微之处着手,不眼高手低,不偷工取巧,“拙”的核心为固己为本,即结硬寨打呆仗。诚现体在体系反馈,而拙则体现行动实践,拙诚二字,正好是知与行相对应的准则,是一套思想框架,而反馈体系、行为主义以及各种各样的思维模型都可以在这个体系内各得其位。这是构建个人知识体系的一次小思考,若有心得,日后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