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8個朝代,400多年!洛陽龍門石窟終成世人眼中模樣!


說起我國的四大石窟,很多人第一瞬間想到的,應該是敦煌莫高窟。但是開鑿於北魏孝文帝時期的河南洛陽龍門石窟,同樣令世人矚目。

洛陽龍門石窟自開鑿起,之後歷經東魏、西魏、北齊、隋、唐、五代、宋等朝代連續大規模營造達400餘年之久才終成規模。

龍門石窟南北長達1公里,今存有窟龕2345個,造像10萬餘尊,碑刻題記2800餘品。於200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洛陽龍門石窟密佈於伊水東西兩山的峭壁上,將近10萬餘尊佛像裡,最大的佛像高達17.14米,最小的僅有2釐米,堪稱中國古代石刻造像中的經典之作。

資料記載,龍門石窟開鑿於雲岡石窟之後。自古以來,龍門山色被列入洛陽八大景之冠,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曾說:“洛都四郊,山水之勝,龍門首焉。”評價極高。

世界遺產委員會對龍門石窟作出了這樣的評價:龍門地區的石窟和佛龕展現了中國北魏晚期至唐代期間,最具規模和最為優秀的造型藝術。這些詳實描述佛教中宗教題材的藝術作品,代表了中國石刻藝術的最高峰。

2000年,龍門石窟被評選為世界遺產,成為整個人類世界裡的絕對寶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