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弹致人死亡的原理是什么

子弹那么那么小,按道理打穿人体也没多大事。其实这完全忽略了子弹巨大的初速携带的动能。

鸟那么小,速度也不是很快?为什么飞机惧怕撞到鸟?就是因为动能问题。

子弹致人死亡的原理是什么

子弹也一样,真正的战场子弹速度大约800~1000m/s,也就是三倍音速。

子弹分为可穿透性子弹和不稳定性子弹。

可穿透性子弹就是说,设计初衷只追求初速度和射程。其他参数不变,口径越小,其伤害力往往越大。

子弹致人死亡的原理是什么

吃鸡游戏中的AK装备的7.62mm子弹大概900m/s的速度射进人体,以600m/s的速度射出人体,在射穿人体的时候形成震爆带导致器官和血管破裂,进而导致失血过多和器官功能受损而亡。

M416的5.56子弹的初速度更大,射向人体产生剧烈震动,导致形成15cm大小的伤口。

子弹致人死亡的原理是什么

这还都是穿透性子弹。给子弹增加不稳定性往往就成了非穿透性子弹,这个更恐怖。设计者让子弹射出枪膛的那一刻也携带一定角速度的自转。这种自转速度遇到障碍物就极其不稳定,并导致受力失衡,也就是方向无规律改变。如果这种子弹打入人体,就会停留在人体中,并且乱撞,造成体内大面积受损。人体将消耗子弹所有动能,直到子弹完全静止。

子弹致人死亡的原理是什么

这比穿透性子弹可怕多了,因为穿透性子弹只是人体吸收了子弹部分动能。而不稳定性子弹要求人体吸收所有动能。并造成更大面积的破坏。如果一两个地方流血,人体还吃得消。要是整个身体同时大规模失血。而人体4000毫升的总血量只要流失1/4就失去能动性了,而这种子弹的破坏力可以让人体在几秒之内井喷1000ml血液到十秒远的地方,也就是说,基本十几秒就凉凉了。

而现在得子弹基本都增加了不稳定性,其破坏力大大增加!这就是子弹让人死亡的原因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