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石油稅改斷白俄羅斯“財路” 俄白兩羅斯,相煎何太急?

俄石油稅改斷白俄羅斯“財路” 俄白兩羅斯,相煎何太急?

2019年1月1日,俄羅斯石油稅改法案正式生效。根據該法案,俄羅斯現行石油出口稅將在2019年至2024年間逐步調整為零,同時提高相同數額的石油開採稅,以增加國家財政收入。

俄石油稅改法案的實施給高度依賴俄能源的白俄羅斯經濟帶來重大影響。白俄羅斯每年從俄羅斯進口大量免稅石油,或將其加工成石油製品出口給烏克蘭和歐洲,從中賺取高額利潤。俄石油稅改無疑會中斷白俄羅斯“財路”。據估算,三年內白俄羅斯因俄石油稅改將損失近45億美元,到2024年將再損失105億美元。白俄羅斯對此極度不滿,甚至以退出集體安全條約組織、歐亞經濟聯盟為威脅要求俄羅斯對此做出補償。

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甚至宣稱,莫斯科方面已不再將俄白兩國關係看做兄弟關係,他將把俄稱為“關鍵的外國夥伴”。2018年12月25日、29日,盧卡申科兩次到訪莫斯科,與普京就俄石油稅改法案及對白進行補貼問題進行閉門商談,但未公佈會談結果,兩次會談時間都將近4小時,可見談判並不一帆風順。

此次由俄石油稅改引發的俄白關係緊張實際上是2018年俄白關係的一個縮影。2018年,俄白關係齟齬不斷。一是俄以質量問題為由對白髮起食品貿易戰,限制白的香菇、牛奶向俄供應。二是白繼續推動開放的免籤政策,對80國免簽入境5天延長到30天。三是白信息部頒佈法令,要求電視臺縮減俄羅斯節目佔比,同時加大白俄羅斯語的傳播。白駐華使館還將白俄羅斯更名為白羅斯。四是,俄總理梅德韋傑夫發表同盟國家整合論,表示俄白同盟的發展有兩種方案,一種是保守的,但並不利於提高兩國現有的一體化水平;第二種則涉及更為緊密的整合,包括建立統一的貨幣發行機構,統一的海關、法院等。此言一出,立即遭到白俄羅斯精英的懷疑和批評,認為俄羅斯有意吞併白俄羅斯。

俄白矛盾頻發的主要原因在於俄羅斯早已對白俄羅斯現行對外政策心懷不滿。烏克蘭危機爆發後,俄羅斯經濟困難重重,給白經濟帶來巨大沖擊。白俄羅斯意識到,與俄羅斯捆綁太緊,不僅不能穩定經濟形勢,而且還有可能導致國際處境更為艱難。為此,白加強了對俄政策的獨立性,採取東西方平衡的外交政策,與西方打得“火熱”。俄羅斯對此很是“窩火”,認為白俄羅斯在享受俄提供的優惠能源價格、市場份額等同時,卻做出不利於俄羅斯的事情。在此前情況下,俄揮舞經濟大棒向白俄羅斯施壓。

俄羅斯與白俄羅斯同屬斯拉夫民族,同根同源。蘇聯解體後,白俄羅斯是保留蘇聯政治、經濟體制程度最高的國家。1999年與俄羅斯建立同盟關係,兩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聯繫十分緊密。近年來兩國分歧不斷無疑對兩國關係整體發展有著負面影響,那麼俄白關係會就此相背而行嗎?

不可否認,未來一段時期,白俄羅斯對俄的“獨立性”將有望繼續發展。隨著白社會的發展和精英代際更替,該國民族獨立意識越來越強。白俄羅斯精英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強調民族主權。這實際上不是反俄羅斯的進程,而是白國家自我發展的過程。但是白位於俄歐之間的地緣位置,加上對俄羅斯的經濟高度依賴,決定了與俄繼續結盟符合國家根本利益,這是白俄羅斯任何一個領導人都無法規避的客觀現實。

俄羅斯也不會允許白俄羅斯徹底棄它而去。白對俄來說,具有五個戰略意義:一是北約在波羅的海三國加強軍力部署後,白的西部屏障作用更加凸顯。二是白將“飛地”加里寧格勒與俄連接起來,改善了加里寧格勒被北約國家包圍的不利局面。三是白還是俄向歐洲運輸能源及貨物的過境國。俄對歐盟出口商品的約80%要通過白過境運輸,為俄節省了大量運輸成本。四是,歐亞經濟聯盟的順利推進還需要白的支持。而且對於俄來說,白具有巨大的國家形象價值。一旦白這個僅存的歐洲盟友棄俄而去,將預示著俄國內外政策的巨大失敗。

由此可見,彼此需要的戰略現實決定了兩國同盟關係不會輕易分崩離析。這也是近兩年兩國矛盾頻發之後往往也留有商量餘地的重要原因。此次俄石油稅改問題,普京和盧卡申科已下令成立工作組來協商徹底解決。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日前也表示,俄羅斯計劃吞併白俄羅斯,抑或兩國通過某種途徑合併成一個國家純屬小道消息,不符合實際,“俄羅斯與白俄羅斯正在相向而行”。

(作者系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亞所副研究員)

原標題:俄石油稅改法案生效,把與白俄羅斯之間齟齬不斷的關係推向懸崖邊

俄白兩羅斯,相煎何太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