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文學作品的結尾,讓人回味無窮


與開頭經典的作品一樣,結尾經典的作品,也多是長篇。短篇詩文,彷彿桌球一般,頭尾相連,頭尾難分,所謂"結尾",並不明顯。因此,本文僅列小說戲劇等作品,先列短篇,後列長篇之作的經典結尾。


短篇作品經典的結尾:

0.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

這些文學作品的結尾,讓人回味無窮

鳳凰古城

——沈從文《邊城》。讀完小說,一種濃得化不開的憂愁駐於心頭。已經無依無靠的翠翠,彷彿就那樣永遠在那裡等待、等待,儺送二老會回來嗎?他永遠不會回來了,而就算他回來了,翠翠的等待,那些漫長的孤寂時光,恐怕依舊會停留在讀者心頭,成為永遠抹不去的憂傷!

0.夜靜人稀,沙子龍關好了小門,一氣把六十四槍刺下來,而後,拄著槍,望著天上的群星,想起當年在野店荒林的威風。嘆一口氣,用手指慢慢摸著涼滑的槍身,又微微一笑:"不傳!不傳!"

——老舍《斷魂槍》。老舍短篇小說中,最富詩意的是這篇和《月牙兒》。

0.獄裡是個好地方,它使人堅信人類的沒有起色;在我作夢的時候都見不到這樣醜惡的玩藝。自從我一進來,我就不再想出去,在我的經驗中,世界比這兒並強不了許多。我不願死,假若從這兒出去而能有個較好的地方;事實上既不這樣,死在哪兒不一樣呢。在這裡,在這裡,我又看見了我的好朋友,月牙兒!多久沒見著它了!媽媽幹什麼呢?我想起來一切。

——老舍《月牙兒》。上面兩篇,是老舍作品中,個人最喜歡的。可惜都有種抹不去、暖不熱的悲涼感在。這兩篇作品,彷彿是一些人的安魂曲,最好的歌,也是老舍本人的絕唱。

0.我們一同走出店門,他所住的旅館和我的方向正相反,就在門口分別了。我獨自向著自己的旅館走,寒風和雪片撲在臉上,倒覺得很爽快。見天色已是黃昏,和屋宇和街道都織在密雪的純白而不定的羅網裡。

——魯迅《在酒樓上》。魯迅的短篇小說,要麼如詩歌,要麼像雜文,都經典無比。這篇的結尾,頗有詩意。

長篇作品結尾:

0.從此,王子和公主一起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近代歐洲許多童話故事的結尾。有人覺得,這樣的結尾,非常淺薄無知。其實,淺薄無知的,反倒是認為這種結尾淺薄者!人的成長,需要一個過程,對世界的認識,最好能夠由淺到深。一個人,當ta曾經感受過世間的美好,再來面對冰冷的現實,慘淡的人生,更有可能不被現實打倒,不被黑暗同化,不被邪惡吞噬。這些美好的童話,如果在兒時從未聽過、信過,那該是怎樣的遺憾吶。

0.說到辛酸處,荒唐愈可悲。由來同一夢,休笑世人痴!

這些文學作品的結尾,讓人回味無窮

《紅樓夢》劇照

——曹雪芹《紅樓夢》。一般認為,《紅樓夢》的後四十回不是曹翁自作,乃高鶚續寫。然而,高鶚所作的這首詩對整部小說的把握,還是非常不錯的。該詩與小說開頭不久的一詩相對。原詩為: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0.不過,沒有你,我的靈魂還能存在嗎?沒有你,我還能幸福嗎?不能;我不離開你,我要等著你。美德雖使我們在世上分離,但將使我們在天上團聚。我懷著這美好的願望死去:用我的生命去換取永遠愛你的權利而又不犯罪,那太好了;再說一次:能這樣做,那太好了!

——法國·盧梭《新愛洛依絲》。這段話,是女主朱莉臨終時寫給男主聖普樂的書信。兩人絕望而堅貞的愛情故事,讓人感動不已。這段話,不是小說的結尾,確實主人公故事的尾聲,故破例置此。

0.這手稿上所寫的事情過去不曾,將來也永遠不會重複,因為命中註定要一百年處於孤獨的世家絕不會有出現在世上的第二次機會。

——哥倫比亞·馬爾克斯《百年孤獨》。這個結尾,與其說是作者對世界的描述,毋寧說是祝願。只是如果作者還活著,他可能會悲憤不已,因為悲劇依舊再現,甚至愈演愈烈。

0.船長看了一下費爾明娜,在她睫毛上看到了初霜的閃光。然後,他又看了看阿里薩,看到的是他那不可戰勝的決心和勇敢無畏的愛。這份遲來的頓悟,使他下了一大跳,原來是生命而非死亡,才是無止境的。

“您認為我們這樣來來回回的,究竟要走到何時?”他問。

在五十三年七個月零十一天以來的日日夜夜,阿里薩就準備好了答案。

“一生一世!”他說。
這些文學作品的結尾,讓人回味無窮

——哥倫比亞·馬爾克斯《霍亂時期的愛情》。

0.世上沒有幸福和不幸,有的只是境況的比較,唯有經歷苦難的人才能感受到無上的幸福。必須經歷過死亡,才能感受到生的歡樂。活下去並且生活美滿,我心靈珍視的孩子們。永遠不要忘記,直至上帝向人揭示出未來之日,人類全部智慧就包含在兩個詞中:等待和希望。

——法國·大仲馬《基督山伯爵》。非常有哲理的一段話。作為人類精神世界的探險家的作家,有責任和道義為人類的前行點亮燈塔。而最明亮溫暖的燈塔,是富有哲理,給人力量,促人進取的文字。因為等待,所以,還可能抓住希望。因為希望,才願意等待。等待和希望,或許並非人類的智慧之所在,而是人類得以不斷走出困境,走向美好的保證和前提。當然,如果熟悉基督教,對這段話的理解,可能就是另一番模樣了。

0.明天,明天,再一個明天,一天接著一天地躡步前進,直到最後一秒鐘的時間;我們所有的昨天,不過替傻子們照亮了到死亡的土壤中去的路。熄滅了吧,熄滅了吧,短促的燭光!人生不過是一個行走的影子,一個在舞臺上指手劃腳的拙劣的伶人,登場片刻,就在無聲無臭中悄然退下;它是一個愚人所講的故事,充滿著喧譁和騷動,卻找不到一點意義。

——莎士比亞《麥克白》。嚴格說,這段話不是《麥克白》的結尾。但是卻有種終結的意味,麥克佩斯最後的覺悟,也是對人生的總結。非常震撼人!

0. 我今日所做的事遠比我往日的所作所為更好、更好;我今日將享受的安息遠比我所知的一切更好、更好。

——英國・狄更斯《雙城記》。有點類似於維特根斯坦的遺言——"請告訴人們,我度過美好的一生。"死而無憾,大概就是這樣的吧。

0.鳥兒胸前帶著棘刺,它遵循著一個不可改變的法則,她被不知其名的東西刺穿身體,被驅趕著,歌唱著死去。在那荊棘刺進的一瞬,她沒有意識到死之將臨。她只是唱著、唱著,直到生命耗盡,再也唱不出一個音符。但是,當我們把棘刺扎進胸膛時,我們是知道的。我們是明明白白的。然而,我們卻依然要這樣做。我們依然把棘刺扎進胸膛。

——澳大利亞·考琳・麥卡洛《荊棘鳥》。愛的讚歌,生命的讚歌,永恆的贊

0.他舉頭望了老大哥一眼。等了四十年,今天才曉得隱在黑鬍子後面的笑容是什麼意義。唉,以往對老大哥的誤解多殘忍、多無聊啊!溫斯頓,你是個頑固、剛愎自用、一直要掙脫老大哥慈愛懷抱的浪子,他告訴自己說。兩滴滲著杜松子酒氣味的眼淚滾到鼻子的兩邊來。但現在什麼事都擺平了,鬥爭已經結束。他已戰勝了自己。他愛老大哥。

——英國·奧威爾《1984》

0.我正在想歐洲野牛和天使,在想持久的顏料的秘密,預言家的十四行詩,藝術的避難所。而這是你與我能共享的唯一的永恆,我的洛麗塔。

——美國·納博科夫《洛麗塔》。一直對這本小說有些排斥,但是不得不佩服它,把那種難以剋制的瘋狂的激情呈現得那般動人,甚至有點兒嚇人了。激情到了頂點,便渴望死亡,因為死亡最接近永恆!

0.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歲末,鍾書去世。我們三人就此失散了。就這麼輕易地失散了。"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碎"。現在,只剩下了我一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當做"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家在哪裡,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

這些文學作品的結尾,讓人回味無窮

——楊絳 《我們仨》。此書洗盡鉛華呈素姿,安靜,直入人心。讀此數句時,只覺有幾片樺葉,無風自落,墜於地面。葉葉千年,葉葉關心。這種地老天荒的時間感、荒涼感、孤獨感,讓人悲喜交集。

0.說著伸手過去,扣住令狐沖的手腕,嘆道:"想不到我任盈盈,竟也終身和一隻大馬猴鎖在一起,再也不分開了。"說著嫣然一笑,嬌柔無限。

——金庸《笑傲江湖》。大家對電視劇已經非常熟悉了,而小說原著的文字,更為精彩動人。不多解釋。

0.一個人只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他還應該擁有詩意的世界……一切都在無可挽回地走向庸俗。

——王小波《萬壽寺》。小說倒數第二段末尾說,"所謂真實,就是這樣令人無可奈何的庸俗。"可見,這種真實,並非小波所欣賞的,但是,他又看到,這種真實是無可避免的。然而,人的價值、人的意義,或者說人生的光彩和希望,或者就在於不滿足於庸俗的真實,還追求著超越的真純和美好,而它們都是詩意之所在。

更多精彩,敬請關注:風雅人文觀察。如覺文章不錯,還請點贊鼓勵

留言分享一下,你心目中的經典結尾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