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化騰坐了趟地鐵,騰訊市值漲了 700 億!噢耶帶你一看究竟!

11 月 16 日,「騰訊乘車碼」正式與廣州地鐵達成合作,現在,你可以用這款小程序,在廣州地鐵「刷碼進站」。開通當天,廣州市政府相關領導、騰訊公司高層出席相關儀式。馬化騰還親臨現場,在地鐵閘機口親自演示「掃碼進站上車」。

目前,「騰訊乘車碼」小程序可以在廣州、佛山、駐馬店、合肥等 11 個地區部分公交線路使用。

消息推出後第二天,騰訊公司股價立刻漲至 400 美元,總市值上漲超過 700 億港元,成為亞洲市值最高的上市企業。

怎樣總結小程序過去一年發佈的能力,以及未來的能力規劃?

微信總結說,其實在過去一年,小程序主要解決 3 大問題:更便捷地獲取小程序,更強大的功能,更多的連接場景。

而在未來規劃方面,微信也表示說,小程序會從朝這 3 個方向去做強化:商戶如何獲得更多的收入和收益,提高用戶轉化率,更多的商業支持和營銷能力。

當然,在很多人看來,或許能力導向方面的表述仍然太過籠統。但我們發現,小程序接下來在戰略上的大邏輯,將是回到初心,以線上線下融合+多能力組合的方式,打通垂直行業,深度服務線下商業。

從目前的態勢來看,單純依賴線上場景的小程序已經開始「起飛了」,比如工具類小程序、內容小程序,甚至電商小程序。這些領域,小程序官方只需要做好入口和體驗,一些企業及團隊就可以利用微信的流量與生態自發生長。

而線下則不同,商業/企業的鏈條很長,服務內容多元,同時,用戶的需求鏈條也很長,可能會跨場景,同一場景也會產生多種需求。這些要求可能小程序在推線下時都要滿足到,或者大部分滿足到,才會被廣泛接受,特別帶來企業側的自發推廣。因為線下而言,往往是企業先行,被企業接受,就可以倒逼用戶使用。

當然,對於微信而言,小程序能夠帶來最大的滿足感可能也是線下的覆蓋與活躍,融合線上線下,最後無分線上線上。為此,微信接下來或將繼續以小程序紐帶整合微信其它能力,甚至串聯騰訊系其它產品的能力從而形成一個完整場景、完整行業的解決方案。這 3 個行業可見端倪:

餐飲及 O2O

點餐是一個很好的線下使用小程序的場景,只要被商家接受之後,通過線下小程序碼掃碼點餐完全可以變成用戶習慣。但點餐系統不是獨立存在的。

比如,普通商家可能會覺得開發難度過高,這是第一層門檻,小店小程序剛好解決了此類問題。同時,小店小程序還擁有商品管理、訂單管理、微信支付及卡券功能,幫助商家做好了更深入的後端服務。

而無論是點餐還是支付,用戶其實都在小程序完成。在買單結算之後,遇到顧客開票等需求,微信電子發票又可對接滿足。最後,在顧客餐飲消費過程中,如手機充電等問題,小電的共享充電寶產品也會加入進來,實現同同一場景下多種需求的覆蓋。

目前,小電 95% 的客源來自小程序,可以說,一個小程序解決了餐飲的全部問題。

智慧交通

微信推小程序乘車碼只是一個表徵。用戶出行往往是多種交通工具的交叉組合。為此,騰訊提出了「 0-1-3-5-7 」智慧交通的概念。

但智慧交通也是完整基於小程序的應用場景。

0 公里:停車場無感支付,通過小程序即可完成自助繳費與快速立場。

  • 1 公里:共享單車,如今 90% 的共享單車都已經加入小程序,當然也包括小程序活躍度最高的摩拜單車。
  • 3 公里:騰訊乘車碼乘公交。
  • 5 公里:滴滴打車,直接使用滴滴出行小程序。
  • 7 公里:騰訊乘車碼乘地鐵。

當然,這裡面還可以加入公交到站信息的小程序查詢等。於是,這又變成由小程序全部打通,連結線下全部場景的應用。

無人零售

傳統零售對小程序的使用,更多在於電商化和本地 O2O 化。但對於無人零售這種新業態而言,則還多了進場識別、收銀結算以及智能化營銷等方面的需求。

無人便利店模式的零售,進店前的識別較多用到小程序,這樣不僅取消用戶准入門檻,也可根據微信中的用戶基本綁定進場者身份;無人結算環節,設備清算商品後,也即在小程序中使用微信支付完成買單。而比如無人售貨機、開放貨架等,還可當場在小程序中進行下單和結算,當場取走商品。

當然,小程序線下場景的使用還有很多,對於一些智能硬件、智能家居的現場交互等等。本質上,小程序要營造是一個連接一切、連接萬物的大生態,無論何種領域爆發都是利好消息,但之所以對線下如此持重,只是在於,這是同時需要能力、技術和商業推廣才能撬動的領域,這也是小程序的價值願景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