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楊振寧為什麼評論藝術家範曾的繪畫

【千千千里馬原創-楊振寧-範曾】楊振寧論繪畫靠譜不靠譜,也就是科學家有沒有藝術權威?

楊振寧先生確實讚賞範曾的繪畫。楊振寧作為一個科學家對於繪畫並不是一個內行,但是,楊振寧有欣賞繪畫的和表達自己愛好的自由,這是沒有問題的。

楊振寧怎樣讚美範曾的?他說,范增的畫與物理學一個原理,比如,

科學家楊振寧為什麼評論藝術家範曾的繪畫

完美、準確、和諧。稱讚範曾的畫“非常奇妙”。這個視頻千千千里馬看到過。

其實,藝術和科學確實也有驚人的相似之處,楊振寧的一些思想也是這樣發展的。

例如,2015年紀念愛因斯坦一百週年的一個楊振寧的採訪,楊振寧就說過“科學是一個猜測的學問,就看你猜的準確不準確了”。楊振寧的這句話,千千千里馬還引用到著作《我要尋找藝術欣賞的科學思維》的這個論文中,進一步闡述了藝術和科學,起初在問題的思維方法上,是沒有什麼區別的,都可以信馬由韁的大膽去想象,但是科學最後要證實,藝術就不需要證實。

例如,地球到火星的距離是多少,最初也是想象,但是,終究要有明確的數據,但是,像李白想象的“白髮三千丈”需要證明嗎?“黃河之水天上來”需要證明嗎?恰恰相反,證明才是一個笑話!這就是藝術與科學的不同。

藝術和科學畢竟還不是一回事,這也是一個科學問題。

楊振寧主要是從科學精神和藝術精神層面欣賞繪畫的。

科學家楊振寧為什麼評論藝術家範曾的繪畫

範曾畫人物自由有度,非常成熟、準確,就這些特點,畢竟容易打動一個科學家的思考。

實際上,如果是普通老百姓看範範曾人物,你也會感到很愉快很奇妙的。

就這一點來說,楊振寧的評價,與老百姓的評價並沒有多少差別。

關鍵是楊振寧是世界級的著名科學家,有很大的社會影響。這就把範曾的繪畫一下提高了很多倍。

不知底數的人,別有用心的人,就會利用楊振寧對范增的繪畫進行大肆炒作。

其實,能夠做到繪畫“準確、完美、和諧、很奇妙”的畫家書法家是非常多的,不只是只有範曾一人。

楊振寧自己喜歡哪一個畫家,完全可以自己做主。

只因為範曾也是著名畫家,楊振寧是著名科學家,加上國際上有一種“藝術與科學相通”的這樣一個思潮,所以,媒體還專門把範曾、楊振寧同臺亮相,論述藝術與科學之間的關係。

事實上,第一個到中國談論藝術與科學的世界級科學家是丁肇中先生。

丁肇中先生1990年代來到中國,舉辦了一個藝術與科學的討論對話活動,當時,丁肇中請的畫家是吳冠中,並沒有範曾,可見,科學家與藝術家的交流很正常。

只是丁肇中沒有說吳冠中是幾百年難見的繪畫大師。

那麼,楊振寧為什麼會說範範曾“幾百年難見的書畫大師?”我認為,這是楊振寧的個人見解,是不是楊振寧這樣說的,我還沒有看到具體的出處。

科學家楊振寧為什麼評論藝術家範曾的繪畫

範曾的書法繪畫確實風格鮮明。尤其人物畫獨樹一幟,成就不凡,但是書法就談不上不凡了,這是大家的公允看法。

而範曾自己卻非常自信,說自己的書法,不是要與現代書法家比,而是要與古代書法家比。

範曾也是醉了,唐代有位詩人說,我的書法超過王羲之,王羲之得跪在我的面前拜師。

這人說來也了不起,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詩聖,杜甫的爺爺杜審言,但是,歷史沒有留下杜審言的一個書法作品,也沒有書法家的名,但是,這不影響杜審言是傑出的詩人。

所以,楊振寧評論範曾,更多是從自己的欣賞感受出發的。

他是世界一流的理論物理科學家,有自己豐富的科學想象和藝術趣味。

所以,很容易把藝術與科學的某些相似性聯繫起來。

德國著名哲學家康德,是偉大的哲學家,他的美學思想成就也很高。當他講述美學思想的時候,也例舉過一些畫家,但是,這些畫家都不是很出名,甚至歷史上都沒有記載,但是,這並不影響康德的美學思想成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