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著作颇丰,其中以戏剧最为著名,牡丹亭的创作者就是他了

汤显祖这首《七夕醉答君东二首》诗中反映出其所作的《牡丹亭》在当时社会中影响之大、反响之深, 不愧为明代传奇剧中的罕有之作。《牡丹亭》是汤显祖在戏剧创作上的代表作, 以其曲折的爱情故事和引人入胜的完美结局,倡导了追求个性自由和个人幸福的时代潮流,在当时社会中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一生著作颇丰,其中以戏剧最为著名,牡丹亭的创作者就是他了

汤显祖,雕像

汤显祖出身于书香门第,由于他为人正直,不肯攀附权贵,所以直到34 岁才中进士。他曾经跟着泰州学派著名学者罗汝芳学习,罗汝芳的非程朱理学思想对汤显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此外,汤显祖还同早期的东林党人顾宪成、高攀龙等人交往密切,曾经卷入东林党人的斗争之中。汤显祖29 岁应试时,因拒绝首辅张居正的拉拢而落选。万历时中进士,初担任南京太常博士,后改任为礼部主事。万历十九年(1591), 因上《论辅臣科臣疏》,触犯了神宗与权臣, 被贬为广东徐闻县典史,后又调任浙江遂昌知县。他为官清正,抑制豪强,关心人民的疾苦,任上五年,颇有政绩。但却因此遭到地方封建势力的反对和上级官吏的刁难,于万历二十六年辞去官职,归隐乡里。汤显祖具有反封建礼教和追求个性自由的思想,反对束缚人性情的"理学"。到了晚年他信奉佛学,钻研道教,出世思想较浓。

一生著作颇丰,其中以戏剧最为著名,牡丹亭的创作者就是他了

牡丹亭

汤显祖一生著作颇丰,其中以戏剧最为著名。著有传奇剧《紫箫记》《紫钗记》《还魂记》《南柯记》《邯郸记》等,因为后四剧都有梦的情节,因此又被合称为"临川四梦"。其中《还魂记》是代表作,他曾说: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牡丹亭》即《还魂记》,也称《还魂梦》或《牡丹亭梦》。它是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我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在戏剧创作上,汤显祖反对拟古和拘泥于声律,强调和重视剧作的内容,这与讲求声调格律的"吴江派" 形成鲜明的对比,被称为"临川派"。此外,汤显祖还工于诗文,具有很高的文化素养,26 岁时便出版了一部诗集《江泉邮草》。

一生著作颇丰,其中以戏剧最为著名,牡丹亭的创作者就是他了

牡丹亭,戏曲照

《牡丹亭》是明代传奇剧中罕有的长篇,共55 出,此剧完成于万历二十年。《牡丹亭》的主要情节是:深受封建礼教束缚的南安太守杜宝的女儿杜丽娘,一日在看《诗经》时,受到古代恋歌的启发, 为了排遣闺中的寂寞和苦闷,一起和侍女春香游园。在园中被美丽的春光唤醒了青春,在梦中与一手执柳的青年书生相会,并彼此相爱。醒来后因思念梦中的书生忧郁而死。三年后,一位青年书生柳梦梅赴京应试,路过南安,来到了埋葬杜丽娘的梅花观, 发现了她的自画像,并深深地爱上了她。于是杜丽娘的鬼魂便和柳梦梅相爱,并结为夫妻。后来,在柳梦梅的帮助下,杜丽娘还魂复生,二人同赴临安应试。柳梦梅在应试后,应杜丽娘之请去探视岳父。但是杜宝却把柳梦梅当成是盗墓贼拷打,拒不认亲。正在这时,柳梦梅中状元的消息传来,再加上杜丽娘亲临解释,在这种情况下,杜宝便认了女婿。最后在皇帝的主持下,二人得以正式成婚,有情人终成眷属。

一生著作颇丰,其中以戏剧最为著名,牡丹亭的创作者就是他了

牡丹亭手稿

在剧中汤显祖把爱情看成超越生死界线的伟大力量,肯定了爱情的神圣性和合法性。揭露了代表封建礼教的"理"和人的情感的尖锐矛盾冲突,热情歌颂了执着追求幸福的杜丽娘和富有才华、忠于爱情的柳梦梅,反映了要求思想解放、个性自由的时代潮流。这同明代中晚期的思想界反对"理学"的潮流相呼应。但是这也并不能说明《牡丹亭》就是完美之作,由于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牡丹亭》并没有突破才子佳人式的"恋爱八股"和"成婚待诏书",科考和皇帝的诏书成为支配男女婚姻的万能魔杖,这是封建专制制度和等级观念在婚姻制度上的直接反映。同时,封建社会生活的单一化,也是造成文艺作品公式化的重要的原因。因此没有社会生活新因素的产生和发展,这种才子佳人式的结合是很难突破的。

在当时封建礼教的束缚下,汤显祖的《牡丹亭》采用浪漫主义手法,鞭挞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恶。其宣扬个性解放、主张爱情自由的口号在当时具有非常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思想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