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永報告:一帶一路建設將創造更加美好的商業世界

安永报告:一带一路建设将创造更加美好的商业世界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至今已邁出五年的堅實步伐。五年來,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攜手同行、共同發展,通過技術、人才、理念的輸出打造了數個大工程和大項目,成果惠及全球。9月21日,安永發布《引航》第二期報告《共商共建共享“一帶一路”五年: 中國是否可讓世界更美好?》,旨在幫助企業在“一帶一路”投資建設的過程中,兼顧經濟、社會和環境等多方面利益,將社會責任融入企業戰略中,獲得持續健康發展,從而創造更加美好的商業世界。

安永报告:一带一路建设将创造更加美好的商业世界

隨著傳統產業的不斷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 中國經濟已經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安永發現,中國企業在參與“一帶一路”投資建設的過程中不僅高效率、高質量的完成了工程建設,還向東道國輸出先進的工程技術;中企在拓展市場的同時,還履行了企業社會責任,追求經濟、環境保護、社會公益綜合價值的最大化,積極推進可持續發展,貫徹“一帶一路”下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則。

安永中國海外投資業務部全球主管、安永“一帶一路”主管周昭媚表示,“中國對‘一帶一路’國家的投資趨勢正持續穩健增長。2018年上半年,中企對‘一帶一路’國家的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為74億美元,同比增加12%。同時,截至2018年8月,中企在“一帶一路”推進建設82個境外經貿合作區,累計投資289億美元,吸引入區企業近4000家,上繳東道國稅費超過20億美元,為當地創造24.4萬個就業崗位。”周昭媚補充道,“這些數據顯示,‘一帶一路’在各方面都進展良好,中企通過參與當地建設不斷深化國際化發展。而且,隨著中企在海外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也有利於他們樹立負責任的企業形象,提升國際影響力和全球競爭力。”

傳播共商、共建、共享理念,推動“五通”建設持續蓬勃發展

“五通”建設,是“一帶一路”建設的核心內容。其中,政策溝通旨在推動沿線各國實現經濟政策協調並開展區域合作。截至2018年8月,中國已同103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了118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周昭媚表示,“應以開放格局兼容各國可持續發展,中國通過‘一帶一路’倡議與發展中國家建立互聯互通網絡,能夠實現優勢互補和互利共贏。”

在設施聯通方面,周昭媚認為,“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各國發展的基礎。故基建一直是‘一帶一路’的重點發展領域,目前多個重大項目正在實施推進中。其中,截至2018年8月,中歐班列目前已突破10,000列,到達歐洲15個國家43個城市;2018年上半年,中國與‘一帶一路’國家新籤對外承包工程合同額478億美元,約佔同期總額的45%,完成營業額390億美元,同比增長18%”;此外,周昭媚表示,“許多項目在實施過程中大量使用當地員工,不僅為當地創造就業機會、促進經濟增長,亦帶動先進技術和標準的轉移,從而實現多贏。”

在資金融通方面,安永財務交易諮詢合夥人劉燁表示,“應不斷創新項目投融資渠道。目前,中國已同‘一帶一路’國家及有關機構開展了多種形式的金融合作並形成了多元化的投融資平臺,亦加強了與其他國際組織和外資機構的合作。過去3年,中資銀行業機構共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相關項目近2,700個,累計授信近4,000億美元,發放貸款超過2,000億美元。另外,境內外的金融機構亦積極建立新興的融資模式,通過多樣化的金融工具,合理引導信貸投放滿足‘一帶一路’各國的資金需求。”

貿易暢通為“一帶一路”打造高效的資源配置平臺,中國積極促進貿易自由化與便利化,促進開放型世界經濟蓬勃發展。2018年上半年,中國與“一帶一路”國家的進出口總額為6,739億美元,同比增長18%,佔總貿易額的31%。劉燁預期,中國將繼續秉持開放透明原則,建立有利商品和服務貿易的國際化平臺,進一步與各國共同構建良好的營商環境,推動國際市場發展。

最後,民心相通建設能為“一帶一路”奠定堅實的社會基礎。劉燁表示,“中國近年來在教育、文化、科技、旅遊、衛生等方面與“一帶一路”國家不斷深化合作,積極推進人才交流,如簽訂政府間文化交流合作協定、互認學歷學位、留學生交流、舉辦多元化文化活動增進認知等。目前中國已和24個‘一帶一路’國家互認學歷學位,且每年向相關國家額外提供至少3,000個獎學金新生名額。”

企業社會責任實踐勢在必行 “一帶一路”成為重要助推契機

“‘一帶一路’蘊含巨大經濟潛力和投資機遇的同時,也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和風險隱患。”劉燁表示,“中企通過履行企業社會責任能夠在獲得當地社會認同的同時,提升企業全球競爭力、降低企業海外投資風險和改善中國和中企的整體形象。通過企業社會責任實踐,中企可以有效緩釋‘一帶一路’投資中的地緣政治風險,長遠看還將深化企業的國際化發展,融入當地社會,順利實施本土化策略。”

安永深度訪談了多家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中企,結合中企在“一帶一路”踐行企業社會責任的成功經驗、困難和挑戰等方面,為未來中企如何更好的實現與東道國社會互利共贏和可持續發展的合作提供借鑑。

• 上海港灣集團在開拓海外市場過程中聚焦在技術層面同當地公司建立合作關係,實現技術輸出,致力於避免矛盾。集團在越南、新加坡、印尼和迪拜等國的基礎設施項目中,憑藉先進技術協助客戶有效降低建設成本,提升工程效率。

• 大唐集團在“走出去”的過程中,為東道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電力支持。同時,集團也致力保護當地生態環境,緩解環保壓力,並積極推行本土化人才政策,從而實現境外企業和東道國社會的共同可持續發展。

• 中國交建在參與共建“一帶一路”過程中逐步完善企業社會責任制度建設,在海外積極履行相關責任。通過建設肯尼亞蒙內鐵路,中國交建幫助肯尼亞提升鐵路運輸效率,並降低物流成本,協助推動當地經濟發展。

• 偉能集團通過在東南亞等地建設分佈式發電站,提供多元化的能源解決方案,有效改善了緬甸、印尼等國的結構性電力短缺問題,並推動當地電氣化建設等長遠規劃,促進了社會發展和經濟增長。

• 國家電網通過建設巴西美麗山水電站特高壓送出項目,把北部清潔水電輸送到東南部負荷中心,有效改善了巴西部分地區供電不足的問題,滿足了巴西數千萬人口的用電需求,並致力協助推動當地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

“在中企走出去的過程中,不能片面追求經濟利益,應當通過更積極、成熟的方式踐行企業對環境、社會的可持續性發展責任”。劉燁認為,“中企應充分利用當地資源,帶動當地就業和稅收的改善;同時,作為外國投資者,中企應重視和東道國政府和社會團體等利益相關方充分溝通,尊重不同國家法律體系和文化、社會差異,化解投資風險,實現共贏。”

根據安永的統計,2018年入選《財富》雜誌的世界500強的120家中企中,近九成企業定期披露企業社會責任建設情況。周昭媚表示,“在‘一帶一路’倡議的推動下,今後會有更多中企不僅關注經濟回報,更會因地制宜,致力於改善當地經濟、社會、民生水平,實現各國協同發展。展望未來,中國將繼續向世界證明,‘一帶一路’始終致力於改善和建設更為開放、包容和普惠的世界,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