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新常態下產業園區轉型創新路徑有哪些?

產業園區要面對經濟新常態和新產業的發展,這也是產業園區轉型、創新、升級的前提條件,並從中找出轉型創新路徑。

開發主體市場化

產業園區開發一般有政府主導型、政企合作型、企業主導型三種開發模式。隨著政策逐步收緊,地方政府在園區開發中的作用逐步減弱。

產業定位不斷更新

隨著經濟發展日漸成熟及競爭的日趨激烈,園區的產業定位只有更加精準化,才能為招商、制定政策等環節的工作打好基礎。應在對各細分產業的外部發展環境和內部發展條件進行系統分析和整合對比的基礎上,得到科學的產業發展組合,使園區產業定位更加精準,這樣有利於打造產業生態圈,使園區內企業獲得更加良好的生存和發展空間。

要素配置軟性化

原有的產業園區開發模式中,政府提供土地資源,在招商運營中用財政補貼吸引企業入駐。在地區經濟不是足夠發達的時期,這樣的模式非常管用,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目前企業之間的競爭也升級到了產業鏈競爭,企業更關心資源和要素,包括人才是否充足、社會服務是否優質、金融支持是否便捷等等。特別是互聯網、信息類等高新技術行業,企業最為關注的要素為高級人才、政府服務、同業集聚、政策和生活服務等項要素。

產業發展生態化

產業發展生態化園區的核心點是各種要素、各個主體互為連接,是共生關係。這是未來園區的主要方向,但生態型園區的建設不是一步到位的,資源要素也有一個積累過程。

園區產品迭代化

生態是不斷進化的,在園區設計之初,就要給將來的調整留下空間。這個道理和現在的購物中心運營一樣,要不斷調整才能有新的活力,什麼是主力店,什麼是次主力店,什麼是可以靈活調整的部分。

基礎配套社區化

隨著產業的不斷升級,入園企業員工中高級白領的比例不斷增大,90後員工也開始大量出現。這些員工對生活品質要求較高,對社會服務配套的需求也大幅提升,只重產業不重生活的園區已經難以適應需要,直接影響了園區的招商工作。在園區的社會化配套中,要打造“5分鐘生活工作圈”已成為潮流。

園區政策的個性化

面向未來,在充分了解開發運營企業、入園企業、入園員工和服務機構等不同主體的需求基礎上,根據產業定位和區域特點,針對不同主體分別制定個性化政策成為趨勢。

招商體系的專業化

隨著園區產業定位不斷聚焦,對招商隊伍和招商人員的專業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傳統的“全員招商”、“三同招商”已經難以適應形勢的變化。園區招商工作要以專業化的園區規劃為指導,以產業鏈招商為導向,差異化組合招商模式,綜合線上線下資源平臺,形成專業化招商體系。

盈利模式的多樣化

傳統的產業園區,盈利主要來源於售房、租房和物業服務收入。隨著“新經濟”的快速發展,園區物理空間成為“共享資源”,廉價甚至是免費提供成為趨勢。相應的,園區的盈利模式也由傳統的“物業租售模式”向“投資共生模式”、“服務模式”轉變。園區開發運營企業不再和入園企業形成甲乙方關係,而是成為一家人。通過成立產業投資基金,入股入園企業,同時提供專業化的服務,共同享受入園企業的成長收益。

融資渠道的多樣化

產業園區開發通常投資巨大,在自有資金、銀行貸款、銷售回款等傳統融資方式的基礎上,越來越多的產業園區開發企業尋求在融資渠道方面積極創新,通過結構化融資方案解決資金需求,提升開發效率,降低開發風險。

產業園區虛擬化

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經濟正在蓬勃發展並對各行各業進行著深度改造。產業園區亦改變一貫重資產的特點,將會出現越來越多的虛擬化產業園區。在投資參與跨界化的同時,原先的產業園區開發商也在找互聯網化的方式,一些園區開始做社群運營,並把更多功能放到了線上。

經濟新常態下產業園區轉型創新路徑有哪些?

【OFweek企業選址科技園區行】

第二期·深圳科技園區行

2019年1月18日啟程

實地考察深圳優質品牌科技園區

入駐政策園企面對面全方位解析

一站式解決企業選址難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