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少陰心經的無穴通路有哪些特點?為何會上頭?

手少陰心經的無穴通路有一支上達頭面——“從心繫,上挾咽,系目系”。頭為諸陽之會,怎麼手少陰經卻上頭面呢?

手少陰心經的無穴通路有哪些特點?為何會上頭?

這是由於心居胸部,為“陽中之太陽”(見《靈樞·九針十二原》),從手三陰來說則是陰中之陽,故其內行經脈上達頭面。這可從病理生理意義上去說明:臨床上當心火上炎時,常見嗌幹、目赤、舌尖紅等症,須用清心寧神的治法,一般可取本經穴治療。據記載,通裡、少海主目眩,少衝、神門主目黃、咽乾等。

手厥陰心包經作為手少陰心經的配合,雖然沒有上行頭面分支的表述,其性質當是與心經一樣,同屬於陰中之陽。其病症“面赤、目黃、喜笑不休”,也是上見於頭面,可取有關經穴施治。可知兩經的記載應互相參考,其治理相通,且有“心包代心行事”之說,臨床應用也以手厥陰經穴為多。

手少陰心經的無穴通路有哪些特點?為何會上頭?

手少陰心經還有一特點是“起於心中,出屬心繫”,不像其他經脈那樣,直屬於本髒或本腑。它不說屬心,而說屬心繫。對此,楊上善作過註解:“餘經起於餘處,來屬藏府,此經起自心中,還屬心繫,由是心神最為長也。”(《太素》卷八)心是五臟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心神是魂、魄、意、志各“神”之長。心藏神,在五臟中最為尊貴。心所懸系的部分稱作“心繫”(楊上善注:“肺下懸心之系”),外膜稱作心包(楊注:“心外有脂包裹其心”)。

手少陰心經“起於心中,出屬心繫”,手厥陰心包經則“起於胸中,出屬心包”,均不直屬於心,兩相比較,則心繫為心的紐帶,心包為心的外衛,發揮正常功能和抗禦病邪都是與心密切相關的。

手少陰心經的無穴通路有哪些特點?為何會上頭?

感謝大家的耐心閱讀,歡迎留言評論一起探討中醫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