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德國東部選舉:一場關乎整個德國發展的“大考”

【歐洲時報白劼編譯報道】2019年或許是德國統一之後最重要的一年。德國東部地區的右翼勢力,在2018年通過一系列事件催生壯大後,迎來了2019的選舉年。在這場傳統執政黨、左翼黨派與極右翼同場競技的大考中,德國東部地區乃至整個德國的未來都在經受考驗。

德國《時代》週刊網站認為,德國東部地區三州選舉,右翼勢力欲唱主角,或許會讓2019年成為兩德統一後最重要的一年。

德國東部地區民眾在經歷了上世紀90年代的經濟蕭條後,在2005年至2015年仍然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儘管在2005年有一些人走上街頭抗議,但也未能阻止一項失業救濟金的推行。

之後一些當地年輕人陸續離開家鄉,留守之人也沒能讓家園富足起來。但這裡的氛圍總體還是安寧的。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超出了人們的想象範圍。雖然不能對這些事情過早定性,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歷史將給出答案。

2014年冬,Pegida運動(“歐洲愛國者抵制西方伊斯蘭化”)的出現,打破了東部地區原本的寧靜。Pediga並非“曇花一現”的現象。德國人需要思考的是,自己是否已經意識到危機的到來,是否已經注意到德國正在經歷著一場前所未有的局面。

2019德國東部選舉:一場關乎整個德國發展的“大考”

圖為亞歷山大•高蘭回答中新社記者提問。高蘭掌著被認為是二戰後進入德國議會的首個極右翼政黨。

緊接著,德國又冒出了極右翼政黨“選擇黨”(AfD) 。根據德國佛爾沙研究中心(Forsa)最新的調查結果顯示,在德國東部地區,右翼民粹分子佔比已經增長到了26%,直逼基民盟(29%),且遠遠超過左翼黨(16%)、綠黨(9%)和社民黨(8%)。

2019德國東部選舉:一場關乎整個德國發展的“大考”

2017年成立僅4年的選擇黨成為國會第三大黨,德國二戰後首次有極右民粹政黨進入國會。圖左為該黨主席莫

再無民主共識?

與此同時,德累斯頓的Pediga分子開啟了反民主的“先河”。

2015年,數百名難民到達薩克森州後,德國東部地區社會氛圍逐漸開始惡化。一部分人開始對難民不再持有歡迎和包容的態度,不再承認兩德統一之後建立在差異之上的民主共識。

這樣的局面,有政客在20年前就給出了預測,只不過“凡事需要時間。“

在過去的2018年,尚處於萌芽狀態的勢力突然成長起來,比如開姆尼茨右翼排外事件。類似的事件不勝枚舉,所有事件背後暗含的信息是:右翼民粹分子已經形成了精良的組織,具備迅速發動成員,使城市瞬間癱瘓的能力。

薩克森、勃蘭登堡、圖靈根將迎州選舉

2019年是兩德統一後,極其重要的一年。

德國現在經歷的事情,恐怕連歷史學家或者小說家都無法構思出來:兩德統一30年後,右翼民粹勢力在德國的土地上揭竿而起,企圖走向權利的中心。

今年東部地區將舉行三場州選舉:9月的薩克森洲、勃蘭登堡洲和10月的圖靈根州。

儘管失業率在這三州經歷了統一之後的最低點,儘管這裡還有很多就業機會,但它們卻是極右翼“選擇黨”勢力最強的地區。

儘管這些現象之間沒有邏輯,就像毫無關係的事情相互疊加在了一起,而且甚至是矛盾的。但在這背後,推動事物發酵的原因開始浮現出來。

2019德國東部選舉:一場關乎整個德國發展的“大考”

柏林時間2018年12月31日,德國總理默克爾發表新年獻詞時表示,德國人只有攜手起來,才能應對當今時

東部的選擇和整個國家的未來

在2018年結束的兩場西部地區州選舉中,“選擇黨”一舉奪下黑森和拜仁。

目前來看,德國東部地區對“選擇黨”沉默不語,既出於支持,也出於恐懼。支持的人會將選票都投給“選擇黨”,恐懼的人不知道“選擇黨”會成長成怎樣的勢力,他們擔心,基民盟(CDU)最終會和“選擇黨”組成聯合政府。

報道認為,如果接下來東部地區“選擇黨”的問題得以解決,那麼德國層面“選擇黨”的問題就有望同時解決。相反,如果“選擇黨”獲得多數的支持,甚至常年穩居德國政壇,那麼德國就和現在的法國情形類似。

這會導致更嚴重的問題:東部和西部會在政治理念上越走越遠。德國內部的衝突以及不和諧會越來越深。那時德國的統一,則名存實亡。

右翼政黨崛起與左翼政黨邊緣化

在“選擇黨”人看來,“選擇黨”的崛起就是一部成功的發家史,他們此時感到自己強不可退。

兩德統一後,德國東部地區民眾的聲音和立場一直在被忽視。“選擇黨”的出現,讓邊緣化達數十年之久的東部民眾,在這片統一的國度上找到了存在感。

現在,所有在德國東部地區的黨派,面臨著艱鉅的挑戰。

基民盟在東部通常會聽到這樣的聲音:沒有默克爾的基民盟會獲得更大的勝利。而現在新上任的卡倫鮑爾,能否帶領基民盟重回巔峰?

保守但有自己特色的基民盟,能否同右翼民粹勢力區分,還是徹底決裂?

左翼黨和所有黨派相比,失去了最多選民,他們還能否宣稱自己為基石穩健的德國東部地區的人民政黨?

自兩德統一後,左翼黨再也沒有在聯邦層面和其他政黨組閣,他們是否還能贏回選民?恐怕左翼黨還沒有來得及總結這些歷史經驗教訓,就已經被邊緣化了。

最具懸念的莫過於左翼政黨——綠黨的選舉競爭。

依然有很多人認為,綠黨在德國東部地區只扮演著邊緣化的角色,因為綠黨在德國東部地區的選民仍然沒有超過10%,並且選民增長明顯緩慢於西部地區。

但是綠黨已經採取了很多行動,他們不會坐視不管。如果綠黨在德國東部地區能夠證明,這裡的社會也是文明的、自信的、開放的,那麼綠黨就有可望成為重塑德國東部地區的發動機。

然而問題是,面對一個過去30年流失了大量年輕人、高學歷人才的德國東部地區,如何實現這一目標?

未來,還有很多事情懸而未決,只有一點塵埃落定:2019是極其重要的一年。很少有這麼多將決定未來的事情,它們不僅關乎德國東部地區的未來,也關乎整個德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