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父母看家鄉

黃堡文化研究 第479期

陪父母看家鄉

石勇強


石勇強/陪父母看家鄉


走過那麼多地方,

最親的還是家鄉。

2018年的最後一天,我跟父母幹完活,又陪著他們在孟姜塬村附近相連的塬頂轉了一圈,領略了我們幾十年在眼前看習慣,卻很少走近的黃土山原地貌風情。

我們村地形低凹,四周都是高處,我家對面是新建的“姜女故里——秦人村落”旅遊景點,最遠處能看到耀州的石柱原。


石勇強/陪父母看家鄉


我們從孟姜塬沿新修的環繞黃堡公路東行,經過馬村我舅家母親從小長大的孃家村裡,又盤旋而上到了地勢更高的安村。我老姑家在安村,我老姑父建國前畢業於如今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在原同官縣政府工作。村委會不遠處有一棵古槐,一位老人說這棵樹是安村的寶貝,活到九十歲的人都說不清樹齡到底有幾百年。政府專門在安村和富平之間溝裡修了立交橋架通去陳爐的旅遊線路,避開這棵古槐。


石勇強/陪父母看家鄉


我們站在安村塬頂新建的美麗鄉村門前,居高臨下極目遠眺,四周視野開闊。往西看,馬村和孟姜塬各個村莊都在腳下,家家炊煙裊裊,往東看還有更高的石馬山靜臥著沉默不語,東南方向是像饅頭又像乳房一般連綿不絕的將軍山,一峰又一峰引人入勝。


石勇強/陪父母看家鄉


我又陪父母從安村經過南邊的文明塬村,一直往西下去,來到梁家塬村,再一次去拜訪姨媽家門前那座修建於清朝的梁家塬戲樓。我和弟弟妹妹過去跟父母來這裡給姨媽和姑媽拜年時,目睹這座戲樓上演了許多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歷史風雲大戲,印象深刻。我給父母說自己的幾位初中恩師就住在梁家塬。我們又參觀了梁家塬古城堡舊址,最後來到黃堡書院和耀州窯博物館。


石勇強/陪父母看家鄉


石勇強/陪父母看家鄉


周圍這些塬和黃堡鎮,父母看了一輩子,我也看了很多年,很少以遊客的眼光去欣賞,今天的面貌煥然一新。父親連連說塬上變化太大了,國家把公路修的這麼寬,農村人條件更好了。我說黃河尚有澄清的時候,一個地方怎能沒有發展的機會呢?國家發展怎能忘了農村呢?過去落後的鄉村,機遇來了,加上大家辛苦努力,就會翻天覆地,滄海桑田。


石勇強/陪父母看家鄉


母親感嘆和谷先生辦黃堡書院真不簡單,裡面這些書和物品價值一定大的很,今天終於來看了。父親接過話頭說,和谷文學館就跟耀州窯博物館一樣,都是黃堡在全國有名的代表,展覽的都是文物啊。

家鄉這面黃土高坡人文底蘊豐厚。孟姜塬是傳說中的孟姜女故里,走出了抗美援朝的石磊少將。安村往東有宋朝楊六郎帶兵住過的六郎洞,南邊的將軍山見證了為秦始皇統一六國建功立業的大將王翦練兵佈陣,賀龍元帥從富平縣進入陳爐古鎮宣傳革命。梁家塬養育了在中條山戰役跳進黃河殉國的抗戰英烈梁希賢將軍。著名作家和谷先生出生於屽村南凹村,賀龍曾去他家買過馬。在延安老區被評為全國先進教育工作者的石志斌老人退休後住在石家咀,耕讀傳家,誨人不倦。史罕明先生老家史家原曾是中共西安情報處地下交通站,我曾祖父跟同學何尚志與梁希賢及王蘊章志同道合,參加過中共地下革命活動。王岐山在西北大學學習時,跟和谷的大大是同學,聽說來過南凹。賈平凹年輕時常跟同學和谷來南凹住。多年來關愛救助抗戰老兵的知名公益活動家孫春龍兄在屽村長大,他最愛吃孟姜塬外婆家的柿子,從小也是和谷先生的文學粉絲。更不用說黃堡鎮漆水河邊有風采越千年的耀州窯瓷器。


石勇強/陪父母看家鄉


我家附近這片熱土養活了一代代勞苦大眾,培育了無數英雄兒女,跟祖國許多地方一樣值得謳歌,只是因為她在我們身邊司空見慣,讓人忽視了她美麗可愛的容顏。

和谷先生曾說,人生在世,做人做事就應該像這哺育了我們的土地一樣,胸懷寬廣,甘於奉獻,獨善其身,兼濟天下。


石勇強/陪父母看家鄉


石勇強

石勇強,男,陝西銅川人,副研究員,陝西省科學院動物研究所黨委委員,中科院科普團西安分團副秘書長,陝西省動物學會理事,中國昆蟲學會會員。業餘愛好寫作,現為陝西省散文學會會員、西安市碑林區作家協會會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