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中國造·隱形冠軍”評選全面啟動

點擊上方藍字

關注並回覆“資料”免費領取3000元大禮包

第二届“中国造·隐形冠军”评选全面启动

過去40年,中國經濟從崩潰邊緣一舉騰飛到了全球第二!

鑄就這一舉世輝煌的,除了誕生了華為、海爾等一批世界級大企業之外,更在於無聲處,40年來中國工業領域已經誕生了一大批不求體量規模,但在各自細分行業領域,憑藉持續積累的技術優勢贏得市場第一,並樹立起行業話語權乃至制定行業標準的“中國造·隱形冠軍”企業!

但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因為他們生產的不是終端產品,或不是獨立消費品,因此他們沒有被外界廣泛地瞭解和挖掘,外界也沒有給予他們更多的研究與支持。

2017年12月,出於27年來矢志於為中國企業全面提升管理競爭力而服務的價值使命與專業良知,《中外管理》雜誌在第26屆中外管理官產學懇談會現場,閃亮啟動了首屆“中國造·隱形冠軍”評選,矢志於把聚光燈第一次照向為中國經濟崛起與民族復興做出巨大貢獻的中國隱形冠軍企業,讓他們接受來自全社會的掌聲與尊重,同時對他們進一步的發展給予強力的支持與協助。

在首屆評選中,我們邀請到了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陳春花

、松下中國前總裁木元哲、“隱形冠軍”理論中國佈道者鄧地、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劉傑、唯眾傳媒創始人兼CEO楊暉、泰山管理學院院長馬方、《中外管理》雜誌社總編楊光共7位來自海內外志同道合的頂級專家學者,共同尋找、發現、研究和評審“中國造·隱形冠軍”候選企業。

從全國48家報名參選的中國企業中,評委們經過數輪層層篩選,嚴格評選出了:義烏雙童日用品、廣東華興玻璃、哈爾濱森鷹窗業、青島海佳機械、湖南遠大住宅工業、南通富美服飾、杭州之江有機硅化工、長沙和捷實業、濟南金達藥化共9家實至名歸的“中國造·隱形冠軍”企業。

通過2018年5月在山東青島成功舉辦的首屆評選頒獎盛典上,他們第一次站上了領獎臺,接受了來自公眾的鮮花和掌聲。

經過近兩個月的籌備,第二屆“中國造·隱形冠軍”評選於今日正式啟動!並將在2019年5月於湖南長沙揭曉頒獎!

在第一屆評選的成功經驗基礎上,本次評選組委會對專家評委團進一步進行了升級。在原有評委班級基礎上,我們又邀請到了德國柏林歐洲管理與技術學院(ESMT)“隱形冠軍”研究所所長Prof. Dr. Olaf Plötner、日本長壽企業研究領域第一人後藤俊夫,以及長期致力於隱形冠軍研究的浙江大學教授吳曉波、發展和提出了“中國式隱形冠軍”成長理論及模式的北大光華管理學院教授曹仰鋒、老牌德企蒂森克虜伯(中國)投資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高巖、美國創新領導力中心大中華區研究總監李平、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副秘書長王忠明、興富資本創始合夥人、董事長王廷富諸位頂級業內專家和專業研究機構的加盟。

通過中外專家的碰撞,第二屆“中國造·隱形冠軍”評選規則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細化和完善。同時,為了進一步強化評選的科學性,組委會將增加業內權威人士撰寫推薦信,以及走進入圍候選企業實地考察兩個環節。

在此,我們歡迎更多默默耕耘多年並且實力過硬的中國隱形冠軍企業,踴躍報名第二屆“中國造·隱形冠軍”評選!願此次評選讓更多的中國隱形冠軍,於新中國70週年大慶之際‘閃亮新時代’!

我們不在意你有多小,我們只關心你有多強!

我們不在意你現在有無名氣,我們只關心能否讓你未來更持久的強!

《中外管理》雜誌社社長、總編

楊光

2019.1.1

評選細則

第二届“中国造·隐形冠军”评选全面启动

一、評選標準:

1、市場地位:前一年主營業務在細分行業至少居中國市場佔有率第一。

2、企業規模:前一年主營業務收入1一300億人民幣。

3、成立年限:不低於10年。

4、治理結構:民營獨立工商法人。集團子公司不能參選。

5、盈利能力:之前連續三年主營業務收入保持增長,且主業利潤在細分行業居前三位。需提供連續三年的營業收入、營業利潤及納稅證明。

6、技術實力:有原創技術或技術專利,且無專利糾紛。參與行業核心技術標準者優先。需提供專利擁有情況證明,參與國內外行業標準制訂證明。

7、推薦信:有對企業有深入瞭解的專家撰寫的推薦信。

二、評選流程

徵集階段:

2019年1月1日——2019年3月20日

初評階段:

2019年3月21日——2019年3月31日

實地考察:

2019年4月1日——2019年4月20日

專家評審:

2019年4月21日——2019年4月30日

頒獎典禮:

2019年5月中旬(具體時間待定)

三、徵集方式

1、企業自薦

2、第三方推薦(行業協會、地方政府、調研機構、業內專家等推薦)

3、評委推薦

四、專家評委(按中文姓氏首字母排序)

1、陳春花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BiMBA商學院院長、北京大學王寬誠講席教授,主講鉅變時代的組織管理。陳春花教授開啟管理研究學者深入企業一線進行實驗驗證的研究模式,先後出任山東六和集團總裁、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聯席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陳春花教授致力於中國企業成長模式研究,致力於管理理論與實踐價值挖掘研究,先後發表專著22部,一百多篇相關研究論文。陳春花教授所研究的成果也被很多企業引用和借鑑,並直接主持或領導瞭如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美的集團、TCL集團、南方航空等大型企業的戰略與轉型,在企業界具有很好的示範效應以及影響力。

2、曹仰鋒

管理X.0創新實驗室(MX.0-Lab)創始人,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管理實踐教授,研究領域包括商業模式創新、國際創業、領導力與組織變革。跟蹤研究德國及北歐四國“隱形冠軍”企業發展模式,並將其與中國獨特的商業環境進行融合,發展和提出了“中國式隱形冠軍”成長理論及模式,致力於為企業提供商業模式創新與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助力它們成為“世界級隱形冠軍”。出版《海爾轉型:人人都是CEO》等多部著作。

3、鄧地

暨南大學管理學院教師,院長助理。赫爾曼·西蒙《隱形冠軍》中文版譯者,《專注——解讀中國隱形冠軍企業》作者,長期從事中國隱形冠軍公司研究。德國特里爾大學、日本名古屋商科大學訪問學者。曾在企業、媒體工作多年,為《南方週末》《21世紀商業評論》《中歐商業評論》《中外管理》《管理學家》撰文多篇。

4、高巖

蒂森克虜伯(中國)投資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畢業於德國達姆施塔特工業大學,於2016年8月1日被任命為蒂森克虜伯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負責公司在大中華區的整體業務及戰略發展,引領集團轉型和文化變革以及加強大中華區不同商業板塊的協同合作。蒂森克虜伯代表德國工業的縮影,歷經兩次工業革命,到現在發展成為機械零部件,電梯技術,工業解決方案,材料服務,鋼鐵業務五大板塊的大型工業集團。 目前,蒂森克虜伯旗下擁有670家子公司,16萬僱員,2017年銷售額430億歐元。2015年,轉型後與硅谷的互聯網和高科技公司並列,被《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列入“全球最具創新力的50家公司”。

5、後藤俊夫 [日]

日本長壽企業研究領域第一人、首席專家。日本經濟大學研究生院特任教授、事業繼承研究所所長,日本文明研究所所長,100年經營研究機構代表理事。先後畢業於東京大學經濟學院本科、哈佛大學商學院MBA。曾就職於NEC、光產業創成大學研究生院。著有《三代人100年不破產的公司的規則——超長壽的家族經營的秘訣》《老店企業研究》《百年企業100選》等多部暢銷書。

6、李平

寧波諾丁漢大學國際企業管理領域李達三首席教授,美國創新領導力中心(CCL)大中華區研究總監,丹麥哥本哈根商學院中國企業管理領域終身正教授。其研究主題包括“發展中國家跨國公司趕超戰略”及“中國傳統思想在現代管理領域的應用”,並在該兩大領域中位居全球領軍地位。李平教授是《信任研究期刊》(Journal of Trust Research)的創始人及第一任主編,也是《組織與管理評論》(Management & Organization Review, SSCI) 與《亞太管理期刊》(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 SSCI) 的高級編輯。並同時擔任另外八種國際著名期刊的評委,他也被列入世界國際企業管理150最優秀管理學家名人錄。

7、木元哲 [日]

松下中國前總裁。日本產業界的資深人士,見證了松下電器40年企業經營折射出的日本產業變遷史。木元哲長期負責松下電器全球家電經營,曾任日本松下亞太區副總裁、松下(中國)總裁、副董事長,深耕中國市場 22 年,掌舵松下(中國)近 12 年,對中國企業崛起和日本產業變遷有切膚體驗和深入研究。退休後深入進行中日企業比較研究,目前擔任日本一橋大學中國交流中心顧問、零牌顧問機構國際導師、特聘教授。

8、馬方

泰山管理學院院長、創辦人,股權戰略理論的提出者,《銷售與市場》雜誌專欄作者,山東中小企業管理諮詢協會會長,皇明潔能控股等多家公司獨立董事,山東德信集團、山東鼎好集團等多家公司顧問,泰山私人董事會、江西財智私人董事會教練。長期致力於企業管理、公司治理、公司頂層設計、股權結構設計、股權激勵設計、股權眾籌設計的研究、教學及實踐,出版著作有《守候》《股權戰略》,發表文章四十多篇。同時,擔任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深圳博商管理研究院、馬來西亞富道學院等多家大學或培訓機構總裁班兼職教授。

9、Prof. Dr. Olaf Plötner [德]

德國隱形冠軍研究所(HCI)所長,柏林歐洲管理與技術學院(ESMT)教授,其研究領域為:戰略管理、工業市場管理、以及全球B2B市場的銷售管理,其研究成果曾刊登在《工業營銷管理》《商業與工業標識雜誌》等期刊上。曾擔任弗吉尼亞大學達頓商學院客座教授、波士頓諮詢集團顧問。HCI是世界上第一個致力於隱形冠軍企業研究的學術機構,並且為這些企業提供學術之家。其使命是通過對隱形冠軍企業的研究,傳播知識理論來支持眾多企業家和管理層人員。

10、吳曉波

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入選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浙江省跨世紀學術與技術帶頭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多年來積極從事以競爭戰略與技術創新管理為核心,在創新管理、全球化製造與創新戰略、信息技術與管理變革、包容性創新、大數據背景下的商業模式創新等領域開展了開拓性的研究。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100多篇,出版著作10餘部,其專著《全球化製造與二次創新:贏得後發優勢》,獲浙江省和教育部優秀成果獎。以培養“引領中國未來發展的健康力量”為己任。

11、王忠明

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副秘書長、中國民(私)營經濟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曾在國務院生產委員會、國務院生產辦公室、國務院經濟貿易辦公室、國家經貿委、國務院國資委工作,先後任辦公廳處長、副主任和培訓司司長、經濟中心主任等職。著有《經營人生》《大潮初動》《難得真言》《另眼相看》《學會退出》以及《中小企業創業》《新時期中國企業管理培訓史論》《人的暴利——新經濟、知識經濟與人力資本的另類思考》《新培訓觀》《WTO規則實務培訓讀本》等。

12、王廷富

興富資本創始合夥人、董事長。復旦大學國際金融學士、復旦大學管理學院MBA、長江商學院EMBA。曾任興業證券投資銀行總部總經理、首批保薦代表人。曾被評為2011年中國券商最佳投資銀行家及保薦代表人。興富資本的宗旨是“做隱形行業冠軍的資本合夥人”, 興富資本已投資項目超過30家,投資組合大部分為細分新興行業的隱形冠軍或前三名,如萬得信息、文華財經、海天瑞聲、佛朗斯、陝西斯瑞、聯測科技、中油優藝等。

13、楊光

《中外管理》雜誌社社長、總編、董事。在中學任教兩年,完成使命後加盟著名企業管理月刊《中外管理》。從基層做起,歷任編輯部所有業務及管理工作,並在職研修北京師範大學管理哲學博士課程畢業。期間,專訪過數十位官產學政要名家,對中國企業發展有獨到觀察與獨立思考,如“反基因傳承”、“德國人為什麼不提互聯網”等觀點獲得了廣泛關注與認可。在他的領導下,《中外管理》17年始終保持管理類媒體一線品質。長期領銜策劃、主持的“中外管理官產學懇談會”,始終是中國最具影響力的高端論壇之一。

名單仍在持續更新中...

五、評選顧問

林宗棠

原航天航空工業部部長、原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

盧秋田

原中國人民外交學會會長、首任中國駐德國大使

楊沛霆

《中外管理》雜誌社董事長、出版人

六、組織單位

主辦單位:

第二届“中国造·隐形冠军”评选全面启动第二届“中国造·隐形冠军”评选全面启动

頒獎典禮聯合主辦:

湖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承辦單位:

北京盛世紫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協辦單位:

德中友好協會

智庫支持

德國隱形冠軍研究所(HCI)

美國創新領導力中心(CCL)

香港創業創新研究院(IOGEI)

媒體支持:

《中外管理》全媒體、今日頭條、鳳凰財經、騰訊財經、中國經營報、每日經濟新聞、界面、一點資訊、優酷網、騰訊視頻等。

七、參評須知

1、參與評選不向企業收取任何費用

2、符合報名條件的企業請填寫參選企業報名申請表,發送至評選組委會

3、要求參評企業所報數據必須真實可靠,並對其真實性負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