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房奴指數抵“紅線”, 你是房奴嗎?

香港房奴指數抵“紅線”, 你是房奴嗎?

今年年初,國際調查機構Demographia的調查數據也顯示,香港樓價中位數相當於香港家庭年收入中位數的19.4倍,較去年的18.1倍又有上升,這意味著一個香港家庭需要不吃不喝19.4才可負擔起樓價,而香港也連續8年成為全球樓價最難負擔的城市。

香港公屋聯會2018年11月4日發佈“房奴指數調查”,以100分為絕對房奴滿分參照數,香港整體房奴指數為45.5分,被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認為接近進一步激化社會矛盾的“紅線”。然而調查中7成受訪者自我認同卻並非房奴,其中逾半為公屋住戶。

調查在2018年10月正式進行,主要通過電腦隨機抽取後經電話訪問508名18至45歲的香港居民,再進行統計。“香港房奴指數”主要以兩個單元構成,一是據民調結果計算“租奴、供奴、上車奴、佛系樓奴”四種樓奴比例,二是計算市民自身的房奴認同。指數以100分為滿分,分數越高則表示香港房屋問題約嚴重。

香港房奴指數抵“紅線”, 你是房奴嗎?

視覺中國 香港

調查顯示,60%受訪者有意搬離現住所,多數希望以買樓、或樓換樓形式搬遷。而其中,64.5%的人願意積極尋求增加收入的機會以償付購樓所需的錢款,而52.8%更表示會減少外遊及消費,過半的有意置業者每月為支付首期平均儲蓄1萬元以上,計劃置業者整體每月平均儲蓄1.3萬。然而,即使以月儲蓄1.3萬計,要支付首期也需儲蓄整11年。而在未打算置業的受訪者中,逾半數認為儲蓄難以負擔首期,近8成則表示公屋比租房或購置私樓好,年齡越大對置業想法越傾向負面。

然而在第二項房奴認同指數中,以受訪者是否被住房問題捆綁、被剝奪人生選擇和降低生活質量為衡量標準,發現整體均分為41.4,7成受訪者分數在50分之下,其中過半數為公屋租住者。但評分為100分的受訪者中,則多為租住私樓的人,即私樓租住者面對的住房問題最為嚴峻。與此同時,相對於40至45歲的受訪者,20至29歲的較輕年齡層,認為自己是樓奴的比例更高,事實上,過半年輕受訪者無“上車”打算。

香港房奴指數抵“紅線”, 你是房奴嗎?

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指目前香港樓奴指數接近“紅線”,若數字繼續攀升,則可能再加深社會矛盾。而年輕人置業意願不高則更令人擔心。

理大應用社會學系助理教授鍾劍華表示,40多分的指數是值得警示的,即3成至6成港人認為自己無法負擔職業款項,建議先從恢復租住權保障入手解決住屋問題。事實上不只香港,臺灣及中國大陸多數一線城市等的家庭和年輕人們,也在為“買房”揹負累累負債或憂心忡忡。臺灣過半家庭揹負鉅額房貸,不少年輕人因而選擇租房。而在中國大陸,通過銀行貸款買房的家庭約2億。

那內地房奴和香港房奴有什麼不一樣呢?我們來看一下2017年內地首份房奴報告:

香港房奴指數抵“紅線”, 你是房奴嗎?


透過上圖我們可以得出的結論是,2017年6月全國50個城市超七成房租相對收入較高,其中北京、深圳、上海、三亞房租收入比高於45%,屬於租金嚴重過高城市。

香港房奴指數抵“紅線”, 你是房奴嗎?

視覺中國 北京



香港房奴指數抵“紅線”, 你是房奴嗎?

視覺中國 上海

據封面新聞報道:印象中,這是國內第一次有研究機構明確給一個城市的租金是否合理下結論。換句話說,我們都知道北上廣深的房租高,但到底有多高呢? 答案是,北上廣深四地大多數人每個月一半的收入都拿來交了房租。

北京的房租收入比是58%,月平均房租是2748元。

深圳的房租收入比是54%,月平均房租超過1500元。

上海的房租收入比是48%,月平均房租是2319元。

廣州的房租收入比是38%,月平均房租是2211元。

而除了北上廣深,在全部50個城市中人均房租高於1000元每月的城市還有杭州、廈門、南京、三亞、珠海、福州、天津、溫州、大連、哈爾濱、武漢、鄭州、海口、寧波等。而秉持著“一房有難八方叉腰笑”的原則,新一線城市中的成都、西安、青島、濟南、長沙可能要幸福不少。

香港房奴指數抵“紅線”, 你是房奴嗎?

匯圖網 成都

其中,房租收入比最高的是成都的29%,而最低的長沙則只有25%。在北京(58%)、深圳(54%)、上海(48%)成為名副其實的“租金嚴重過高城市”的情況下;成都(29%)、西安(28%)、青島(27%)、濟南(26%)不過是“租金相對過高城市”,長沙(25%)更屬於“租金相對合理城市”,而它們的月平均房租都沒有超過1000元。

香港房奴指數抵“紅線”, 你是房奴嗎?


你是“房奴/樓奴”嗎?樓價難以負擔之下,“租房”是更好的選擇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