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自由而戰!阿米爾汗帶來燃點滿滿的《印度暴徒》

在大部分人跨年選擇看某文藝片的時候,在2018年的最後一天我觀看了《印度暴徒》這部電影,這是阿米爾汗帶來的一部動作喜劇片,改編自菲利普·米多斯·泰勒的小說《暴徒的懺悔》,故事背景設定在19世紀30年代的印度,講述了一個江湖騙子的坎坷人生。雖然它的票房失利,主題略顯老套,但當我坐在影院裡,在視覺跟聽覺的雙重衝擊下,那些關於信仰、信任、自由、夢想、還是點燃了我沉睡已久的熱情,就像《海賊王》連載了二十年,當路飛說要成為海賊王的男人時,仍然血脈賁張。本片融合了印度歷史與文化,精彩的印度歌舞,充滿戲劇性的人物性格,華麗的動作打鬥場面,仍值得推薦。

這次,我想從主題切入,來闡述這部電影的精彩之處。為了更好的理解,我先簡單的交代下故事背景,以下內容有劇透,慎入。

為自由而戰!阿米爾汗帶來燃點滿滿的《印度暴徒》

《印度暴徒》

故事背景

英國東印度公司

不列顛東印度公司或作“英國東印度公司”,是一個股份公司。1600年12月31日由英皇伊麗莎白一世授予該公司皇家特許狀,給予它在印度貿易的特權而組成。實際上這個特許狀給予東印度貿易的壟斷權21年。隨時間的變遷東印度公司從一個商業貿易企業變成印度的實際主宰者。在1858年被解除行政權力為止,它還獲得了助理政府和軍事作用。隨著利潤和機遇在不斷增長,與東方的貿易正在變得越來越錯綜複雜。英國東印度公司變成了許多與其貿易的島嶼的事實上的統治者:它有權佔有土地,鑄造貨幣,統領軍隊,簽訂協議,發動戰爭或議和,甚至發展它自己獨有的法律及徵稅體系。它已經可以和許多帝國或小邦平起平坐,實際上已發展為世界經濟中一個全新的實體。


扎菲拉

英雄公主扎菲拉,美麗、勇敢、善良,扎菲拉的父母原本是當地的公爵,古堡主人,被英國殖民者殺害。看到父母慘死自己眼前,她悲痛欲絕,英雄阿扎德危急時刻挽救了她的生命,將她撫養長大,並將她培育成為一個女英雄,一直守護在她身邊,寧可犧牲自已,也不讓她受到傷害,英雄公主揹負著國仇家恨,一直在反抗軍裡抵抗東印度公司的殖民統治。 當地人民一直以為他們的領袖死了,最後發現扎菲拉公主倖存下來,在阿扎德反抗軍的鼓舞與感染下, 才有了最後印度人民集體的反抗意識覺醒,而扎菲拉也成長為一個勇敢的女公爵。

為自由而戰!阿米爾汗帶來燃點滿滿的《印度暴徒》

公主扎菲拉

故事發生在1795年的印度,英國東印度公司殖民統治印度期間,當他們駕駛著先進的武器裝備航行在海上,以武裝暴力鎮壓印度當地人民的時候,由阿扎德(Azaad)領導的一群自由鬥士“印度暴徒”揭竿而起,他們決心要將國家從英國人手中拯救出來。這群縱橫於海上的反抗者,讓東印度公司焦頭爛額。英國指揮官John Clive派出弗蘭基(Firangi Mallah)來應戰,希望從內部瓦解“印度暴徒”。弗蘭基是一個江湖騙子,毫無道德可言。但弗蘭基在潛伏的過程中,被阿扎德的精神所感染,從一個油嘴滑舌、弄虛作假、見風使舵的卑鄙小人轉為一個為國家、為民族而戰的人。


為自由而戰!阿米爾汗帶來燃點滿滿的《印度暴徒》

江湖騙子弗蘭基

一、關於信任

阿扎德對弗蘭基的信任,劇裡有一句經典的臺詞,當弗蘭基說“欺騙是我的本性”時,阿扎德卻說“信任是我的本能”,第一次阿扎德選擇了無條件的信任弗蘭基,但當他背叛他,把阿扎德的信息出賣給了東印度公司後,阿扎德的朋友死了,兄弟死了,就連他自己也差點死了。即將赴死的阿扎德還是選擇了無條件的信任弗蘭基,把扎菲拉託付給了弗蘭吉。再次印證了阿扎德所說的“信任是我的本能”,這種信任讓人感動,同時也深深地觸動了弗蘭基。弗蘭基自稱自己是一個“無恥小人”,背叛對於他來說習為以常,而這次,阿扎德對他的信任與他自己的背信棄義形成了鮮明對比,他心底裡的正義與善良被點燃了。

為自由而戰!阿米爾汗帶來燃點滿滿的《印度暴徒》

英雄阿扎德

二、關於自由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在東印度公司的角度來看,阿扎德是一群印度暴徒,但在印度人民的眼裡,阿扎德是一種信仰,阿扎德的反叛軍是一群戰士,為尊嚴、為自由而戰。那隻阿扎德養的鷹,盤旋在天空,自由而英勇,是阿扎德精神的具象代表。弗蘭德看似是自由的,油嘴滑舌穿梭在英國人、貴族、阿扎德軍隊、平民之間,但弗蘭德又不是自由的,他同樣是印度人,英國人想要驅使奴役的對象。在制服克萊夫時,他說“大人,讓你見識一下不戴鐐銬的印度人是什麼樣吧。”,這正是他對自己身份的認同,追求自由意志的具體體現。

三、關於夢想

影片裡有一個關於夢想的細節,阿扎德每天都要親自犁那塊地,儘管別人告訴他那裡面什麼都不會長出來,但是他還堅持著自己的信仰,去耕耘。最終代表著自由與夢想的種子終於在那塊貧瘠的土地上發了芽,同時也預示著這份夢想在弗蘭基荒蕪的心裡發了芽。

四、關於信仰

弗蘭基跟英國人說了這樣一句話,“阿扎德死了,但阿扎德又沒死。”死的是阿扎德這個人,但阿扎德精神卻不會死,那些追求自由的希望之火不滅,就會有無數個阿扎德站出來。 阿扎德本身成為了一種信仰,雖然看上去虛無飄渺,但那是希望的火種,是無數印度人民心底的信念。

阿扎德是英雄,正義終將戰勝邪惡,他是傳統意義上的英雄。但弗蘭德卻看起來是一個反派、一個無賴,亦正亦邪的角色,並不能稱之為英雄,他這樣一個小人物,也代表了無數普通人,在亂世中圓滑世故,軟弱怕麻煩,但他也同樣有正義與善良的心,會被自由之火點燃,去追求信仰。這就是我理解的這部電影所想表達的,小人物的信仰覺醒。


為自由而戰!阿米爾汗帶來燃點滿滿的《印度暴徒》

弗蘭基的信仰從這裡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