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達打造貴州丹寨旅遊扶貧模式獲“2018社會責任精準扶貧獎”

萬達打造貴州丹寨旅遊扶貧模式獲“2018社會責任精準扶貧獎”


萬達集團獲“2018社會責任精準扶貧獎”

新華網北京12月28日電(記者 薛楓)發展旅遊產業是否可以帶動一個區域全面脫貧?旅遊產業是否可以實現精準扶貧?12月28日,在京舉行的2018中國社會責任公益盛典暨第十一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峰會上,萬達集團用大量數據、詳實的案例回答了這些問題,萬達集團也因此獲得“2018社會責任精準扶貧獎”。

據悉,為確保整縣幫扶效果,萬達集團過去4年在貴州丹寨推出“企業包縣,整縣脫貧”的創新扶貧模式,累計捐資21億元在丹塞實施三個扶貧項目,包括3億元捐建貴州萬達職業技術學院、13億元捐建丹寨萬達旅遊小鎮、5億元設立萬達丹寨專項扶貧基金,三個扶貧項目長、中、短期相結合,教育、產業、基金並舉,以旅遊產業扶貧為主,整體幫助全縣脫貧。

長期項目指投資3億元捐建貴州萬達職業技術學院。學院佔地300畝,建築面積5萬平方米,可容納2000名學生,硬件達到國內一流職業大專院校水平,2017年9月開學,預計到2018年達到每年700生源。學院立足長遠,專業設置與萬達集團相關產業、職位需求結合,萬達集團每年從學院畢業生中擇優錄取50%進入萬達工作。職業技術學院每年還對大量貧困戶進行技能培訓,在丹寨萬達小鎮設立實習基地,推薦到萬達集團和縣內龍頭企業就業,逐步實現“就業一人,脫貧一戶”目標,提升丹寨貧困人口就業創業能力。

中期項目指投資13億元捐建丹寨萬達小鎮。經過深入調研,萬達發現,相比農業、工業,旅遊產業具有強大的市場優勢、強勁的造血功能、巨大的帶動作用,不僅直接帶動貧困人口增收,而且能帶動全縣經濟轉型升級。小鎮一期佔地400畝,建築面積5萬平方米。小鎮建築採用苗侗風格,引入丹寨特有的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民族手工藝、苗侗美食、苗醫苗藥等內容,並配套建設四星級萬達錦華酒店、多家客棧、萬達影城、萬達寶貝王等,將丹寨地區資源優勢和萬達渠道資源相結合,成為國內極具特色的綜合旅遊項目。丹寨萬達小鎮2017年7月3日開業,首年接待遊客550萬人次,是2016年丹寨全縣遊客數量的600%;帶動全縣旅遊綜合收入達24.3億元,是2016年全縣旅遊綜合收入的443%;幫助1.6萬丹寨貧困人口增收,有力助推了丹寨縣脫貧攻堅。

短期項目指投入5億元成立丹寨扶貧產業基金。2016年第一期基金共惠及全縣3.82萬建檔立卡貧困戶,一般貧困戶每人分紅1224元,鰥寡孤獨、重病重殘等貧困戶每人分紅2000元。2017年產業發展基金,惠及惠及全縣44463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對4240名鰥寡孤獨以及重殘等特殊困難人口,按照2000元/人/年進行兜底生活救助;對10025名因災、因病、因學等致貧的貧困人口,按照1100元/人/年進行階段性幫扶;對30198名有勞動能力能發展產業增收的貧困人口,按照1010元/人/年進行生產獎勵補助。


萬達打造貴州丹寨旅遊扶貧模式獲“2018社會責任精準扶貧獎”


大連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總裁助理兼企業文化中心總經理劉明勝演講

萬達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萬達丹寨扶貧體現了三點創新。其一是模式創新,企業扶貧一般僅限於做項目,很少嘗試包縣全域脫貧模式,但必須有全局觀才能找到精準扶貧產業;其次是手段創新,採取長中短期結合的方式,短期利用扶貧基金全面託底,中期利用旅遊產業全面帶動,長期通過教育徹底阻斷貧困;三是經過認真調研,選擇丹寨最適合的產業——旅遊產業。

作為萬達丹寨包縣扶貧的核心產業項目,開業一年多的丹寨萬達小鎮用實踐生動詮釋了旅遊產業是最好的精準產業扶貧。首先,該項目做到精準扶貧。小鎮不僅創造1870個直接就業崗位,且每一個商鋪都帶動一批合作社和貧困戶,最終達到2.4萬的總就業。小鎮339個商鋪中有210家商鋪直接帶動貧困戶。比如“雲上苗家”餐廳與2個貧困村的合作社簽訂了保底收購協議,日均訂購鬥雞60公斤,覆蓋全村73個貧困戶,戶均增收3150元。揚武鎮洋浪村蔬菜種植合作社一年向小鎮銷售反季節蔬菜82噸,覆蓋全村貧困戶31戶,戶均增收2993元。

其次,帶動全域發展。丹寨萬達小鎮開業一年,帶動丹寨種植業、養殖業、手工業、住宿業等20個行業發展。大量外地遊客通過丹寨萬達小鎮引流到全縣各個旅遊景點,卡拉村、泉山村、甲腳村、石橋村等27個景區和旅遊村寨遊客量持續增加,旅遊收入同比大幅增長。

第三是提升百姓信心。丹寨萬達小鎮在全國塑造了丹寨縣的品牌,提升了丹寨縣的文化,增進丹寨與外界的交流,讓丹寨百姓感到自豪、自信。據研究機構問卷調查,絕大多數參與調查者都積極評價萬達丹寨扶貧項目對丹寨經濟社會文化發展及人們思想觀念革新的促進作用,絕大多數被調查者對丹寨脫貧致富充滿信心,這為丹寨脫貧致富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

據瞭解,2018中國社會責任公益盛典暨第十一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峰會由新華網主辦。該活動已連續舉辦十一屆,已成為社會各界共同探索社會責任新理念、梳理企業社會責任實踐新成果、推動社會責任事業新發展的高端交流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