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歐行記寫作後記 對攝影器材 圖片和寫遊記的幾點經驗下

接上

四、圖片的形式美與記錄的關係

寫遊記,主要是寫旅遊的見聞,圖片是配合文字輔助說明旅遊見聞的。所以圖片的第一功能是說明見聞。其次圖片需要美。回想一下,整篇遊記採用了一百多張圖片,真正好看的圖片只有幾張。這也是無奈的事情。

旅歐行記寫作後記 對攝影器材 圖片和寫遊記的幾點經驗下

到一個場景裡拍照,不是拍攝風景圖片而是拍照記錄場景。所以,沒有時間去等待合適的光線,沒時間用長時間曝光產生特殊效果,也沒有時間去加裝濾鏡形成更好的拍攝效果。那麼拍攝只是一秒內及時反映的按快門,更多的需要後期的調整。

五、旅行的計劃和前期功課的準備

到國外首先面臨的是語言不通。這兩年已經更加方便了,有功能十分強大的谷歌翻譯,只需你看不懂的文字,拍下來及時就給你翻譯了。這給你提供很大的方便。

但是,去一個陌生的地方,首先還是多做功課。比如去一個地方。先了解這個地方有什麼風光,有什麼人文。當你帶著這些已知的信息,在去實地印證。對你的旅遊和拍攝,以及後來的記錄都會有莫大的幫助。比如,我去凱旋門當時不明白門柱上的四幅雕像,也不知道有這樣四幅雕像。只是看著很好就拍下來了。好在幾個角度都拍了,所以這四幅雕像都在。但是如果提前做了功課,那麼這四幅雕像,每一幅都可以拍成一張圖片,然後就這四張圖片就可以寫一篇觀感。這樣會給你更大的啟發和收穫。

旅歐行記寫作後記 對攝影器材 圖片和寫遊記的幾點經驗下

六、選擇自助遊還是跟團遊

自助遊無疑是最佳的選擇,但是自助遊的成本略高,而跟團遊成本較低。但是自助遊的收穫更大,而跟團遊的收穫是大打折扣的。比如,我自己在巴黎的一天走了十幾公里,觀看了很多建築,雕塑,拍了大量的圖片。並寫了8篇巴黎的遊記。而後來跟團遊,每一個地方只有那麼1-2個小時,拍片也少了很多,記錄也會少很多。最多的是荷蘭,去了3個景點,寫了兩集遊記。有的國度比如盧森堡,也只是天黑後才到目的,無法拍,也沒有聽到導遊的更詳細的說明。所以,無資料也無法展開寫。所以盧森堡基本上就很少寫很少拍,內容也空洞枯燥。

所以如果自己有能力,財政富餘,時間富餘,建議自助遊。

旅歐行記寫作後記 對攝影器材 圖片和寫遊記的幾點經驗下

七、旅遊在精不在多

去了那麼多的國家最後的經驗是,深度遊遠比泛泛遊更有價值。在這個旅歐行記的遊記寫作中我使用了一個行記這個稱呼,是因為基本沒有開展深度旅遊,只是匆匆的走馬看花,所以不能稱之為遊記,只能寫成行記。後來法國,盧森堡,德國,荷蘭,比利時5國遊。除了荷蘭感覺有點旅遊價值,德國和比利時基本沒有旅遊價值。遠不如只是在巴黎旅遊幾天的價值更大。看到的都是相近的內容。而盧森堡的旅遊,簡直不能稱之為旅遊,只是大巴的服務區休息而已。所以,下次有機會我會在意大利 羅馬,米蘭,和威尼斯進行相對深度的遊覽。而不是像這樣去了很多國家,只是像一個火車到了那個車站停了幾分鐘而已。

旅歐行記寫作後記 對攝影器材 圖片和寫遊記的幾點經驗下

八、到歐洲旅遊不要選擇冬季

歐洲是個非常美,非常宜人的地方去歐洲旅遊,特別不建議冬季去。因為歐洲的緯度普遍比較高。因此冬天的白天短。而夜晚很長,早上八九點太陽才剛剛出來,晚上四五點天就黑了。所以冬天旅遊時間非常短,而夏天的旅遊時間會較長。這就是寫完這個長篇遊記後的一點經驗。

旅歐行記寫作後記 對攝影器材 圖片和寫遊記的幾點經驗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