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永遠不能少的一條河,它叫秦淮河!秦淮美景,驚豔千年

南京永遠不能少的一條河,它叫秦淮河!秦淮美景,驚豔千年

無論何時,我總喜歡把南京喚之為金陵。對於很多南京本地人來說,南京是繁華,是歷史,是文明,是不捨。

今天拋開那些關於南京跌宕起伏的動人故事,不提梧桐樹下細碎的陽光,那碗滋味的鴨血粉絲湯,如今,南京還沒下雪,此時我最想走近的就是秦淮河!它浸潤著古都南京的城市之根,濡染著明城牆下的金陵之美。

秦淮河還是那千年之前的秦淮河,時光不停流轉,秦淮河水,依舊悠悠向東流。秦淮河是長江下游的一條支流,古稱龍藏浦,漢代稱淮水,唐以後改稱秦淮。秦淮河大部分在南京市境內,是南京市最大的地區性河流,孕育了南京古老文明,被稱為南京的母親河,歷史上極富盛名。

南京永遠不能少的一條河,它叫秦淮河!秦淮美景,驚豔千年

秦淮河它是特別的,在一般人想象中,河流總是向東流的,而它卻偏偏是西北流入長江。這是一種與眾不同的美。

先有秦淮河,後有南京城。龍藏浦是秦淮河最早的一個名字。

唐朝許嵩《建康實錄》記載:“其淮本名龍藏浦……古老相傳,方山西瀆江土山三十里,是秦始皇開,又鑿石硊山西而疏決此浦,後人因名秦淮也。”

浦是水邊的意思,龍藏浦指的是藏龍臥虎之水邊。

淮水是秦淮河使用時間較長的一個名字。

唐代詩人杜牧《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清朝鄭板橋《念奴嬌·金陵懷古·長幹裡》寫:“淮水秋清,鐘山暮紫,老馬耕閒地。一丘一壑,吾將終老與此。”

其中的淮水不是淮河,而是秦淮河。從唐朝至清朝,淮水作為秦淮河的別稱一直在使用。

南京永遠不能少的一條河,它叫秦淮河!秦淮美景,驚豔千年

一般認為,秦淮一名起源於唐朝。唐朝許嵩《建康實錄》記載:“當始皇三十六年,始皇東巡,自江乘渡,望氣者雲:‘五百年後,金陵有天子氣。’因鑿鍾阜,斷金陵長隴以通流,至今呼為秦淮。”

南京永遠不能少的一條河,它叫秦淮河!秦淮美景,驚豔千年

秦淮河到底有多長?到秦淮河乘過畫舫的,沒人不知道“十里秦淮”。

今天的秦淮河,從源頭到三汊河入江口,其水系包括內秦淮河、外秦淮河、秦淮新河,開鑿時代不同。內秦淮河是天然河流,外秦淮河是五代十國時期開鑿的,秦淮新河是1978年—1980年間開鑿的。這三個不同時代、不同性質的河流統稱為秦淮河。

南京永遠不能少的一條河,它叫秦淮河!秦淮美景,驚豔千年

其實,秦淮河的長度遠不止十里。據史料記載,秦淮河上的朱雀橋“長九十步,廣六丈”,經過換算,長度約140米,寬度約18.66米。由此可知,在歷史上,秦淮河的寬度曾經達到100米之上,所以稱作“百里秦淮”才是正確的

一半才子,一半佳人。如果說十里秦淮是南京繁華所在,哪麼“秦淮八豔”:柳如是、顧橫波、馬湘蘭、陳圓圓、寇白門、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八位才藝名伎,則是金陵靈魂所託!一水相隔河兩岸,河岸一畔為夫子廟、天下文樞、江南貢院,走出了多少狀元、榜眼、探花等英年才俊,卻紛紛消逝在歷史長河中;唯有河岸另一畔的南部教坊、名伎聚集之地,成就了“秦淮八豔”的傳說,歷經數百年而流傳不衰。

南京永遠不能少的一條河,它叫秦淮河!秦淮美景,驚豔千年

柳如是,因讀辛棄疾詞:“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故自號如是。陳圓圓,吳三桂愛妾,“慟哭六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的女主角。李香君,《桃花扇》中女主角。其她秦淮八豔也都各有各的精彩。

秦淮河,從來就不缺繁華遺夢的故事。所以後來出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它的北面是封建社會江南的最大科舉考場——江南貢院,唐伯虎、吳承恩、吳敬梓、鄭板橋、袁枚、方苞、鄧廷楨、王韜、張謇、陳獨秀等才子從這裡走出;它的南面是“秦淮八豔”的主要場所,閣樓紅帳裡的紅粉佳人聘聘嫋嫋。

南京永遠不能少的一條河,它叫秦淮河!秦淮美景,驚豔千年

看過秋天的金陵,爬過美美的中山嶺,看過有歷史的總統府,看過美名的美玲宮,搖晃在孝陵的長路上,入夜後的夫子廟很有特色,但,此時卻不及秦淮河夜色。

金陵的美,大部分都落在了秦淮河畔。槳聲燈影,人影幢幢。南京古城兩千年,金陵鐘山何時歸,秦淮河,對於南京,恰是故人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