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

預防是最經濟最有效的健康策略。古人說:“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良醫者,常治無病之病,故無病。”要堅定不移貫徹預防為主方針,堅持防治結合、聯防聯控、群防群控,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全生命週期的衛生與健康服務。

——2016年8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的講話


【出處】

出自《黃帝內經·靈樞·逆順》。

原文: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謂也。

【釋義】

良醫治療病人要做到未病先防、已病防變、已變防漸,掌握病情的發展變化,這樣才能掌握治療疾病的主動權。

【啟悟】

健康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是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的重要標誌,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出發,科學謀劃我國衛生與健康事業,召開了新世紀以來第一次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頒佈實施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黨的十九大報告更是將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納入國家發展的基本方略,把人民健康置於“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誌”地位,並要求“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週期健康服務”,充分表明健康中國建設進入了全面實施階段。

民體康健,國運昌隆。一個人的健康,關係著個體乃至家庭的前途命運,十三億多人的健康,決定著國家和民族的未來。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廣泛,對生活質量的要求日益提高,特別是對健康的追求更突出、更迫切。我們一定要牢固樹立大健康、大衛生觀念,加快轉變衛生與健康發展方式,從“以治病為中心”轉到“以健康為中心”,著力抓好預防保健,大力加強健康教育,廣泛普及健康知識和技能,深入開展全民健身運動,強化個人健康意識和責任,培育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的健康新生態,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築牢健康根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