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首富的落寞,曇花一現

活著,沒必要凡事都爭個明白。跟家人爭,爭贏了,親情沒了;跟愛人爭,爭贏了,感情淡了; 跟朋友爭,爭贏了,情義沒了。爭的是理,輸的是情,傷的是自己。黑是黑,白是白,讓時間去證明。放下自己的固執己見,寬心做人,捨得做事,贏的是整個人生; 多一份平和,多一點溫暖,生活才有陽光。

華人首富的落寞,曇花一現


隨著互聯網企業的快速發展,競爭加速,一旦停止創新或戰略錯誤很快會被競爭對手所超越,曾經的老大變小弟的事,時有發生,互聯網時代產生過太多商業奇蹟。雅虎就是其中一個,作為互聯網的先驅者,其創始人楊致遠的故事本身就是一代傳奇,當年他可是無數互聯網創業者的偶像。

楊致遠出生在臺北市,父親在他兩歲的時候就因病去世,母親很不容易養大兩兄弟,帶著他們遠赴美國加利福尼亞求生活。楊致遠從小學習成績就非常好,曾拿過多個數學比賽冠軍,他並沒有辜負母親的期望。

九十年代初,楊致遠以優異的成績進入美國頂級學府斯坦福大學,他在那裡只花了四年的時間,完成了電機工程學士和碩士課程,並繼續進行博士深造。而大衛·費羅從杜蘭大學,畢業之後就也來到了斯坦福大學當助教,後來與楊致遠一起成為博士生,兩人以前就認識,又在同一個學校更是形影不離。



華人首富的落寞,曇花一現


讀博的楊致遠和大衛·費羅為了完成自己的論文,成天在互聯網上尋找資料,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收集到很多自己感興趣的站點,並開發了一些標籤,讓查詢數據效率更快。最後,兩人把這種方式編成一個網站,並且把這個網站分享了同學,取名傑裡萬維網嚮導。沒想到就這樣火了,網絡用戶大幅增長,每天用戶數量激增超過了一千人。

隨後,他們兩人就在學校裡的一個拖車上搭建了一個簡陋的辦公室,兩人忙得不亦樂乎,彷彿時間都不夠用,一心用在網站上,慢慢的有了個雛形。

第二年,兩人正式將網站改名Yahoo(雅虎),由於流量快速上漲,影響了學校的正常運轉,主機經常宕機,校園內的網管也經常抱怨他們。終於學校忍受不了,把他們趕了出去。楊致遠出走校園後,找到了紅杉資本的莫里茲( Mike Moritz),剛開始有些猶豫,因為雅虎實在太與眾不同,但還是投了雅虎二百萬美金,後來孫正義找楊致遠又投了四千萬美元。

90年代中期,雅虎市值達到8.5億美元,雅虎也在快速地吞噬著整個互聯網,每天有高達二百萬的網民訪問雅虎,到後來,日均訪問量達到9000多萬人次,比全球所有的網站訪問量總和還要多,成為互聯網的巨無霸。在90年代,《福布斯》雜誌推出高科技百名富翁,楊致遠以10億美元的財富躍居第16位,成為高科技領域的華人首富。


華人首富的落寞,曇花一現


巔峰時期,雅虎的市值達到1300億美元,32歲的楊致遠坐擁超百億身家。他預見到了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的巨大前景,用十億美金,換得了阿里四成的股份。這部分股份的價值後來遠超雅虎的市值。這也雅虎最為輝煌的時刻,隨著互聯網門戶時代慢慢凋零,谷歌的出現和雅虎自身戰略失誤讓它跌落神壇。

楊致遠就幾次試圖退居二線,將公司交給職業經理人來打理。但雅虎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職業經理人,他不得不幾度出山,不過最後也無力迴天幾年蒸發近千億的市值。兩年前,美國電信巨頭威瑞森宣佈以48億美元收購雅虎的核心資產,第一代的互聯網巨頭就此隕落。去年雅虎已更名Altaba,轉型成了一家資產管理公司。

有人這樣分析到:雅虎曾經有很多很好的機會,包括錯過了全球最大的社交平臺臉書,但最後都沒能把握住,也許時代的浪潮總是在無意間轉換,只是結局令人惋惜。

“事業雖然很重要,但到了某一個程度,你會發現事業只是人生的一部分,它可以佔據你人生90%甚至是99%,但不可能是全部,在事業之外還是要有別的追求。”楊致遠在後來這樣說道。

人活著不能只為自己,也要為社會盡自己的一點力量。並非一定要成就偉人或什麼大事業才可以對社會做貢獻,日常生活中,有許多需要我們為社會盡職盡責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