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的3個坑

智能家居的市場有多大?

在我國,智能家居的主要消費人群是平均年收入30萬到70萬人民幣之間的中產階級家庭,這類家庭數量有多少呢?近1億戶!足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與發展潛力。

說起智能家居,不少人的第一個印象是市面上的智能硬件設備,它的市場確實很大,如果每個家庭都購買至少一款智能家居產品,將創造近萬億的市場,但智能家居最有潛力之處還不在於此,而在於打造智慧家庭與智慧社區,幫助消費者進行家庭消費與服務,它帶來的收益是不可估量的。

智能家居的3個坑

智能家居發展的兩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

是設備通過聯網,讓功能更豐富。聯網一般通過佈線來實現,家中的智能家居設備,則以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為入口進行控制。這個入口是非常擁擠的。未來或許會有這麼一個趨勢:所有的消費和服務的分散接入到各個智能家居設備當中,每個智能家居產品都是一個獨立的APP。當你發現冰箱已沒有飲料,你不需要解鎖手機,打開APP下單,而是可以直接與冰箱對話,購買飲料。

智能家居的3個坑

第二階段

交互方式的更新換代,讓智能家居進入了第二階段。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智能語音技術得到了普及,在國外,亞馬遜Echo、Google Home等語音交互的終端智能家居產品開始在各大家庭出現,國內也誕生了嘟嘟智能語音管家、叮咚智能音箱等產品。

視覺交互對第二個階段進行了昇華,一旦視覺交互技術成熟,機器就能主動進行決策,人類也就不需要關注很多家庭的事情了,甚至不需要發出指令。打個比方,家裡的攝像頭實時監測家中環境,當它認為環境過於髒亂差時候,就會自動聯繫保潔上門清理,完全不用用戶操心。當然,人工智能這麼做,必須得到用戶的授權。未來人們的家庭消費,或許主要源於人工智能的主動推薦,這又將產生極大的廣告市場。

智能家居的3個坑

智能家居的3個坑

1、技術限制。

儘管近些年物聯網與人工智能技術得到了極大的發展,但依舊無法讓用戶的生活產生質變。以人工智能助手為例,你可以發現,微軟的小娜、蘋果的Siri,確實是越來越聰明瞭,但和人類正常交流還是非常困難。再以語音識別技術為例,國內的科大訊飛、百度、搜狗,識別都宣稱自己的語音識別準確率為97%,然而,這個97%只有專業播音員能夠實現,對於廣大的普通話一般的人,準確度非常有限;各類技術挑戰長期存在,限制著智能家居的發展。

2、應用場景多且散。

一個家庭的場景是非常多的,如家庭安防、觀影、睡眠、家政服務、教育、健身等等。而家中的智能設備又很散,有電視、空調等大型家電,也有掃地機器人、智能門鎖、智能門磁、智能攝像頭、傳感器等等。過多的應用場景與分散的設備,給打造智慧家庭增加了不少阻力。

智能家居的3個坑

3、獲取有效數據不易。

每個家庭都是完全不同的,家庭的場景也是分散化的,手機數據非常困難,即便收集到了數據,也很難判斷哪些數據是有價值的,那些數據是無用的,難以通過數據分析轉化為實際運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