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件事上學會偷懶的媽媽,笑得比盛夏綻放的蓮花還美

在這件事上學會偷懶的媽媽,笑得比盛夏綻放的蓮花還美

有朋自遠方來

2018年的中秋節已經過去好幾個月了,但是那天輕鬆、悠閒、歡快的跟以往形式不一樣的家庭小聚場景,猶如發生在昨天,讓我念念不忘。

孔子在《論語》中說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朋友相聚是一件開心的樂事,也是一件忙碌不停的費心事

從小對爸媽招待親朋好友的方式耳濡目染。

親戚朋友來之前,在那個物質生活不富有的年代,媽媽會提前留出一些平時不捨得吃得好菜。

來的當天,爸爸一早就起來打掃屋子,清洗好茶杯和茶壺,燒好開水,倒滿茶葉,甚至有時鬍子並不長,也要特意刮乾淨。媽媽從吃完早飯便不停地忙碌,儘量每盤菜都裝得滿滿的,生怕裝少了,讓客人覺得主人小氣,不好下筷 。

在這件事上學會偷懶的媽媽,笑得比盛夏綻放的蓮花還美

受爸媽的影響,我現在也是這樣招待親朋的。

一早起來先把裡裡外外收拾一遍,然後趁早去菜場按照前一天列出來的菜單購買新鮮的食材,葷素得搭配得當,顏色也得有紅有綠。十點左右開始擇菜、洗菜、切菜,最後炒完,帶著滿身的油煙味坐下時,已經沒有多少食慾了。

這個時候,還沒有結束,吃完還得收拾凌亂的廚房和清洗碗筷,之後才有時間坐下來,跟朋友侃侃大山。

這才是過節該有的方式

王維曾在《九月九日憶山登兄弟》中寫到:“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中秋佳節當然是親人團聚的最好時光嘍。小叔子、弟妹和表妹都聚一起了,聚一起肯定要吃得放心,玩得開心。

親人相聚,又是過節,自然不能太隨意了。按照之前的習慣,重複三部曲,打掃衛生——買菜買飲料買水果——洗切炒。想著這個過程,我都累覺不愛了,加上前一天去香港購物十一點多才到家。


在這件事上學會偷懶的媽媽,笑得比盛夏綻放的蓮花還美

吃完早飯已經八點多,衣服還沒來得及清洗,表妹已經催促好幾遍,“今天過節,早點去買菜哦,去完了菜都不新鮮,還可能賣完了。”

丟下家裡未清洗的髒衣服,帶上表妹和弟妹,三個女人匆忙下樓奔向菜市場,老公和小叔子則帶著孩子去遊玩了。

走在大馬路上,迎面吹來陣陣初秋的涼風,倍感舒適,太陽躲在雲層裡面,這天氣正好,又有涼風。

三個女人同時感嘆,“真舒服,這樣的天氣適合出去走走”。

我無奈地說:“可是我們還得買菜做飯呢,吃完得下午兩三點才有時間出去玩。”

腦海裡面有一千隻草泥馬飛過。

“我們現在就去玩,不買菜了,中午外面吃。”不知從哪冒出來這麼個想法。

表妹和弟妹異口同聲答應了,轉身回去,又吹來了一陣秋風,無比愜意。

“這才是過節該有的方式”,弟妹說。

在這件事上學會偷懶的媽媽,笑得比盛夏綻放的蓮花還美


後來我們悠閒地逛商場,試鞋子、試衣服,陪孩子游玩。走累了,就找凳子坐會,吃點零食和水果;到飯點了,找了一家川菜館,輕鬆地坐下,邊聊邊等飯菜上桌,那天的皮蛋茄子擂辣椒特別的好吃,點了兩碟,還有石磨豆腐,非常的鮮嫩,入口極化。

那天的午餐吃了將近兩個小時才起身回家睡午覺。

這個中秋節,偷了個懶,換了一種過節的方式,由原來認為有親朋過來就得自己動手做菜招待,換成去店裡搓一頓,既享受到了美食,又享受了相聚的休閒時光,一家人都輕鬆、愉悅。

朋友圈更新這條動態時,引起了好幾個姐妹的共鳴。

“過節真的要解放女人。”

“我媽每次過節都說很討厭過節,做飯好辛苦,特別是過年提前好久就開始準備。”

“這樣過節比較輕鬆,6666呀。”


在這件事上學會偷懶的媽媽,笑得比盛夏綻放的蓮花還美


即使花錢也要藉助他人的力量

日本的婦產醫生吉田穗波在《吉田醫生哈佛求學記》一書中分享了自己對待做家務的觀點。

吉田醫生一邊備考哈佛,一邊上班,一邊養育兩個女兒,同時備孕第三個女兒,可以想象有多忙碌,每天不得飛起來,一天就24小時,怎麼掰開都不夠用。

但是,吉田醫生卻做到了,順利考上哈佛,帶著三個女兒和老公,一家人去了美國留學。

吉田醫生在書中分享了母親的教誨:“即使花錢也要藉助他人的力量”。因此,她請了家政人員幫忙照看孩子、洗衣、做飯和打掃衛生。讓自己從這些家務活中解放出來,身心都更愉快,能更好的陪伴家人和備考。

還分享了,降低必須這樣做那樣做的標準,不以這些標準來束縛自己的日常生活,不被一些所謂的“常識”佔用太多的時間。

在這件事上學會偷懶的媽媽,笑得比盛夏綻放的蓮花還美

比如,吉田醫生從德國留學期間學習到的嬰兒洗澡時間間隔,三天洗一次也可以,不必拘泥自己每天都得給孩子洗澡。

又比如,吉田醫生在被採訪時,記者發出“穗波不做飯的啊”這樣的感慨。不是不做,只是做得相對簡單,“做飯”的標準更低一些,沒有每天都做,沒有每頓都要三菜一湯,煎個魚,做份蔬菜沙拉這樣的也可以。

吉田醫生正是會合理的偷懶和借力,讓原本忙得要飛起來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自己和家人都受益。

會偷懶和借力的媽媽,笑得比盛夏的荷花還美

生活中卻有很多媽媽都被大家心目中的好媽媽標準束縛了。

我的媽媽便是其中一個。


在這件事上學會偷懶的媽媽,笑得比盛夏綻放的蓮花還美

幾年前準備我結婚酒席時,原本可以考慮外包給專門做鄉下流水席的,省力又省心,但是媽媽認為外包做出來的菜不夠地道,給客人感覺主人對酒席不夠用心用力。於是提前三個月預定廚師,兩個月前確定菜單,一個月前便開始陸陸續續購買食材。

酒席前幾天,忙得睡不好覺,總擔心落了什麼,還有什麼沒準備好,酒席當天更是忙得團團轉,別提聊天說話了,就是打招呼的間隙都沒有,全家福照片上的媽媽也是眼窩深陷,顯得特別無精打采。

後來跟媽媽聊起,問她:“以後弟弟結婚,是選擇在家自己辦酒席還是在縣城酒店辦?”

媽媽認真地說:“到縣城酒店辦,即使在家,也外包給專門做酒席的,不跟你出嫁一樣自己做了,太辛苦了。”

之前,媽媽認為嫁女兒不親力親為辦酒席,會讓人覺得媽媽不夠重視女兒,對酒席不夠用心,為了省心就偷懶外包給他人。


在這件事上學會偷懶的媽媽,笑得比盛夏綻放的蓮花還美


經歷過這次之後,媽媽漸漸轉變思維,不是怕辛苦,是怕辛苦得價值不高。外包給他人,酒席質量並不會相差很大,但是媽媽卻可以輕鬆很多,不用忙進忙出,可以打扮美一點,微笑著迎接每一個客人的到來,在全家福上留下燦爛又欣慰的笑容。

會偷懶的媽媽更幸福,會借力的媽媽,更輕鬆,抽出更多的時間陪伴家人和自己玩樂。

誰說會偷懶的媽媽就不是一個好媽媽呢?

當媽媽為家務忙個不停的時候,我希望她偷偷懶,降低做家務的標準,地板不用拖得太光亮,乾淨、整潔就好,坐下來看看喜歡的電視節目,或者出去走走。媽媽心情好,整個家的氛圍也更融洽、和諧。

當媽媽逢年過節還在廚房為豐盛的大餐忙碌時,我希望爸爸或者作為子女的我們可以露一手,讓日夜操勞的媽媽休息一天,或者一家人打扮漂亮,出去外面吃,盡情享受家庭歡樂時光。

偶爾的儀式感和放鬆,讓一家人的手牽得更緊,心靠得更近。


分享到:


相關文章: